全球社區網

06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歡喜教學 口腔衛教

歡喜教學 口腔衛教

E-mail 列印
醫事科技日新月異,許多新型器械與藥材也推陳出新,在在推著牙醫助理(簡稱牙助)必須不斷的學習新知。7月21日午後,在臺北慈濟醫院三樓合心會議室,舉辦「2018慈濟北區人醫會牙科學堂教育訓練」第二堂課,學 員來自北區、桃園、新竹和遠道而來的中區志工,共八十二位參加,課程豐富介紹複合樹脂充填與IRM調劑實作、齲齒及牙體復形,藉由教育訓練,豐富牙助知識。

午後,學員陸續報到後,課程隨即開始。「曾經參加人醫會牙醫義診,請舉手」周艾綸醫師詢問,在場學員紛紛舉手。周艾綸醫師分享課程以討論聊天的方式進行,牙體復形就是把破損的牙齒清理乾淨、挖成適當形狀、填補起來,目的為遏阻蛀牙。

◎認識醫療器材

周艾綸醫師準備豐富的簡報資料,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牙科診療時,醫生會完成大部分的工作,牙助只要配合前後的順序,及準備診療時所需醫療器具。周醫師先介紹牙醫器械:人醫義診器械收納盒有基本裝有複合樹脂、小棉棒、牙挖、擠壓器、流動樹脂、隔片、窩洞墊底、LIGHT Q 鹵素光機(光固化機)、咬合紙等等。

牙醫治療時使用的IRM調劑是經常使用的醫材,IRM是粉狀,需用生化水來調劑,周醫師也準備材料,讓學員實際操作,增加印象。另一個牙科治療時時常有的窩洞程序。簡報上,有高速鑚針、慢速鑽針、鑽針材質−鐵針⁄鎢鋼針、牙挖……等,周醫師也做了清楚的說明,讓學員明白,在義診現場會使用到的器具及醫材。

◎ 用心研習 義診應用

周艾綸醫師教學,介紹複合樹脂充填流程。學員圍在旁邊仔細觀看。助理團隊也教導大家如何調配IRM,先檢查玻璃板、金屬調刀,準備IRM一瓶,生化水。當中一項棉捲,是臨床上複合式樹脂充填時使用,主要隔絕水分,助理團隊提醒乾燥是很重要的。

慈濟志工林萬福,加入人醫會五年多。常常到偏遠山區服務關懷獨居長者、外勞健檢、創世基金會等等地方義診。林萬福說:「剛剛在上課有調製IRM是補牙的臨時調劑,體會到每個行業都有它的專業,上這個課程希望增加牙醫助理的專業基礎,能夠幫助牙科醫生和病患,心裡非常快樂。」

◎口腔衛教 保護健康

口腔健康會影響全身的健康,要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首重預防-潔牙、使用氟化物,與治療-牙體復形、牙周治療等。周醫師指出:用餐後先以清水漱口,15分鐘後再潔牙。另外,也要定期到牙科檢查保養,維持牙齒的健康。齲齒治療就是處理蛀牙,牙體復形常用在處理蛀牙,恢復牙齒的功能與美觀,而蛀牙的直接原因是酸蝕。

牙齒的結構,「牙冠 」牙冠的最外層是琺瑯質,再來是象牙質就是牙粉質,琺瑯質最大的好處是堅固,耐咬、耐磨、美觀,比骨頭還硬,是人體最硬的構造。周醫師講解齲齒正確的衛教觀念,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實用,居家最常使用含氟牙膏與含氟漱口水,防齲效果不錯,志工忙著勤抄筆記。

◎Q&A 教學相長

學員林萬福提問:「以前在鄉下牙齒痛,阿嬤都用鹽水讓我們含著,為什麼?」艾綸醫師回答,鹽水有清潔的效果。溫溫的鹽水,可以讓蛀牙疼痛舒緩,最好還是看醫生,以免延誤治療。

草屯慈濟志工黃淑賢分享:「我植了四顆牙齒,所以注重牙齒健康真的很重要。」草屯人醫幹事林梅勵:「感謝周艾綸醫師,加入人醫會義診,關懷病患的牙齒,讓我對她很敬佩。」

有志工問:老人牙齒好不好與痴呆有沒有關係?周醫師回答:「目前還在研究患有失智症的老人,這些人牙齒是否健全,統計發現患有失智症的老人,多數咀嚼不足。推論出你的咀嚼功能不好,有可能影響失智,但沒有確實證據。」

現場也有提問:小朋友乳牙蛀牙要補嗎?周醫師說,蛀牙形成的原因:牙齒、細菌、醣類、時間。至於需不需要補牙,最好讓專業醫師判斷。周艾綸醫師說明:小臼齒前乳牙有二十顆,掉一顆長一顆,五至七歲長出第一恆牙大臼齒。十二歲至國中階段長出第二恆牙大臼齒,18歲以後長出第三恆牙大臼齒(智齒)。

新竹區慈濟志工覃小玲分享:「因為牙齒不好,所以來上這堂課,學到專業知識,現場教學,了解蛀牙處理流程,以後去看牙醫心理比較不會害怕。」來自桃園區劉秀珍:「參加人醫會好幾年了,通常負責安撫小朋友,今天上課才知道當牙醫助理有這麼多東西要學。」

邱鴻基醫師看這麼多位慈濟志工來上課:「人醫會牙科團隊有牙助、管線志工參與消毒、準備、打包等等是最團結的。」上人創辦慈濟醫療,讓人醫團隊出去義診付出愛心,人醫團隊有因緣跟著上人的慈悲腳步,對的事繼續做下去,繼續發揮醫療專長,繼續為偏鄉鄉親服務。

◎做得歡喜 福慧雙修

慈濟志工王碧玉加入人醫會將近兩年。為了患者能得到乾淨的器具,得到好的治療品質,在牙科消毒器械的區塊學習。碧玉年輕時原本想當醫護人員,結果考上老師,退休後參與教聯會與人醫會,承擔勤務會調配好時間,做得很歡喜。

周艾綸醫師於2002年參加人醫會,今天幫新進的牙醫助理學員設計這堂課,希望牙助對牙醫義診整體有了解。周醫師表示備課時,看到「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覺得因緣不可思議,課程的前後順序是事先排好的,剛好呼應了這兩句話。尤其是後面概念性的東西,大家都在學習。其實平常我們門診是比較單向的,今天從師兄姊身上,覺得學習很多。

班天的課程即將圓滿。劉益志醫師致贈感謝卡和結緣品,感謝周艾綸醫師今天的授課,也感謝牙助團隊。期望將這份歡喜心,繼續奔走偏鄉,付出愛心。

圖左 :午後,學員陸續報到,參與人醫會牙科學堂教育訓練第二堂課。[攝影者:喬美鳳]
圖右 :周艾綸醫師講解複合樹脂充填的流程。[攝影者:喬美鳳]

圖左 :林萬福上這個課程希望增加牙醫助理的專業基礎,能夠幫助牙科醫生和病患,心裡非常快樂。[攝影者:喬美鳳]
圖右 :草屯人醫幹事林梅勵,感謝周艾綸醫師,加入人醫會義診,關懷病患的牙齒,讓我對她很敬佩。[攝影者:喬美鳳]

圖左 :覃小玲分享,因為牙齒不好,所以來上這堂課,學到專業知識,現場教學,了解蛀牙處理流程,以後去看牙醫心理比較不會害怕。[攝影者:喬美鳳]
圖右 :邱鴻基醫師感恩「人醫會牙科團隊有牙助、管線志工參與消毒、準備、打包等等是最團結的。」感恩上人創辦慈濟,讓人醫團隊出去義診是最有愛心的。[攝影者:喬美鳳]

圖左 :周艾綸醫師於2002年參加人醫會,今天幫新進的牙醫助理學員設計這堂課,希望牙助對牙醫義診整體有了解。也跟師兄師姊互動中,覺得學習很多。[攝影者:喬美鳳]
圖右 :周艾綸醫師準備豐富的簡報資料,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給學員信心,增進牙科新知。[攝影者:陳坤富]
圖左 :周醫師說明齲齒治療就是處理蛀牙,牙體復形常用在處理蛀牙,恢復牙齒的功能與美觀。[攝影者:陳坤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