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

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

E-mail 列印
2018年第二屆慈濟醫學年會,於2018年9月15、16在臺北慈濟醫院舉行,9月16日上午,在臺北慈濟醫院B1淨如琉璃廳,共有三場民眾教育講座,主題分別為「老人醫學」、「婦女醫學」、「兒童醫學」,每個 場次都由專科醫師前來主講。

其中一個非常特別的議題「老人醫學」,參與人數共120人,座長是臺北慈院張恒嘉副院長,他引言:六十五歲以上叫做高齡,再過七年,也就是2025年,臺灣會有多少的六十五歲的人?「百分之二十,五個人就有一個人是六十五歲以上,以後老年人愈來愈多,年輕人愈來愈少。」現在社會的形態,年輕人都很忙、常常加班,家裡就剩下老人家,該如何因應?

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

張恒嘉副院長接著說,年輕人要忙工作又要照顧老人家,真的不容易。我們年紀愈來愈大,如何過一個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這是很重要的。今天的民眾講座,邀請三位臺北慈院家醫科的醫師,針對三個議題做分享。第一:邁入高齡社會,你應該知道的老年醫學。第二個議題是:我又忘了,談談失智。第三是:看看自己的腰圍,談談代謝症候群。

首先由臺北慈濟醫院家醫科陳正裕主任,主講「邁入高齡社會,你應該知道的老年醫學」,介紹老人醫學,陳正裕主任先讓大眾認識高齡社會,目前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率是14%。「高齡老人醫學」主要是做周全性的老年醫學的評估,包含適合冠狀動脈血管攝影與不適合冠狀動脈血管攝影,以及高齡需要團隊照顧評估。

老年醫學是醫學的一部分,致力於老年人的健康和疾病照顧,特別著重對於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從事健康維護的工作,其中包含臨床的、預防性的和治療性的各項工作內容,應用了生物學、生物醫學、行為科學及社會學等各方面的知識。

第二位沈明昌醫師主講「我又忘了,談談失智」,讓民眾認識失智的定義,沈醫師提醒大家要注意:大部分失智是退化性,失智病程分初期、中期、末期;如何預防失智?要運動,地中海飲食,多社會互動,避免肥胖三高,避頭部外傷,戒菸,減少憂鬱情緒。沈醫師提供資訊:臺北慈濟醫院有「失智門診」喔!

沈醫師說明,在運動方面,一個星期兩到三次的運動,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約六成,如:打球、跳土風舞這些都是可以的;肌肉的伸展、心肺功能的訓練,對於血液循環都有幫助,都有助於降低失智風險。

所謂地中海飲食,其實講的就是:比較簡單的烹調方式,煮菜的時候減少調味,少一點油、鹽、勾芡,盡量吃比較原始,像是青菜、蔬果、堅果之類的食物,另外可以補充魚油,記住不要喝酒。

多社會互動的方面,就是多接觸、多交流,可以延緩失智,大概可以下降40%的相對風險,沈醫師對著臺下的慈濟志工們說:就像各位做志工,就是很好的社會互動模式。要避免肥胖、控制三高,避免中風,影響生活。

第三位是王奕雯醫師,螢幕上簡報剛投影出來「看看自己的腰圍,談談代謝症候群」的字幕,「誰是代謝症候群患者?」王醫師為眾解說:腹部肥胖、血壓上升、空腹血糖值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三酸甘油脂上升,檢測只要超過三項或以上超標,就是代謝症候群患者。觀眾席的民眾、志工不自覺的低頭看看自己的腰圍,還有交頭接耳的互相提醒。

為什麼會得到代謝症候群?王醫師接著說:肥胖引起的各種疾病,造成代謝症候群,所以國健署教我們「聰明選,健康吃: 運用「三低一高」健康飲食口訣(低油、低糖、低鹽、高纖);記得要定期做身體檢查;要運動:站起來,動30: 減少久坐;一天至少運動30分鐘;不吸菸、不飲酒、減少壓力的來源。」

來自三峽區的民眾鍾女士說:年紀大了,什麼毛病都有,聽完三位醫師的演講,最起碼知道要注意哪一些。像飲食、運動,還要定期健檢;雖然現在還沒有到失智的狀況,先瞭解失智有哪些情形,增加知識,也可以預防。

預防勝於治療,老年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還有如何照顧家中長輩,也都是必須學習的。希望透過醫師們的專業指導,讓每一位老人家都有個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

圖左 :張恒嘉副院長接著說,未來年輕人要照個老人不容易;年紀漸大,如何過一個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這是很重要的。[攝影者:盧瑩順]
圖右 :家醫科沈明昌醫師講「我又忘了,談談失智」,讓大家認識失智的定義,在提醒大家要注意的,失智是完全忘記,大部分失智是退化性,失智病程分初期,中期,跟末期。[攝影者:盧瑩順]

圖左 :家醫科王奕雯醫師講「看看自己的腰圍,談談代謝症候群」誰是代謝症候群患者,國建署有教我們,聰明選,健康吃,記得要做檢查,要運動,不吸菸,不飲酒,減少壓力的來源。[攝影者:盧瑩順]
圖右 :2018年第二屆慈濟醫學年會,於9月16日上午,在臺北慈濟醫院B1淨如琉璃廳,共有三場民眾教育講座。會眾專心聽演講有關老人醫學議題。[攝影者:盧瑩順]
圖左 :鍾女士聽了這堂課:最起碼知道年紀大了,要注意哪一些,像失智方面,雖然現在還沒有到失智的狀況,瞭解失智有哪些情形,增加知識,可以預防。[攝影者:盧瑩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