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夫妻不是相欠債 是來結好緣

夫妻不是相欠債 是來結好緣

E-mail 列印
「師兄,你每天都可以來這裡,不用上班嗎?你是『田僑』(土地主之意)喔!」在慈濟新泰聯絡處或其他大小活動裡,經常可以見到志工許家銘的身影;曾經有位師姊,誤以為許家銘是家有祖產,不用工作養家,好奇問起。許 家銘笑笑的回答:「我的人生劇本就是這樣寫的!」「喔!你的劇本寫得不錯喔!很有福報。」經師姊這麼提起,許家銘才感受到自己年紀輕輕的,可以每天在慈濟道場上精進,確實是非常有福報。

◎把握當下 行孝行善要及時

當年長的母親逐漸退化,沒有自理能力時,許家銘永遠記得母親曾經表示過,如果她年老時,不要請外傭,不要送安養機構,也不要兄弟輪流照顧。事業為重的許家銘,三十八歲正值壯年,也因老婆蘇素卿創業,事業剛起步,他僅記結婚當天,母親送給他們夫妻倆的一句話:「夫妻不是相欠債,是來結好緣。」為了成就老婆剛起步的事業,他決定放下工作,當個全職家庭主夫,照顧母親。

「當時,媽媽的身體有些狀況,到最後有一點失智,帶在身邊,自己照顧比較放心。」許家銘不捨母親辛苦大半輩子,把九個小孩拉拔長大,需要孩子為她付出的時候不多,唯有老了、病苦的時候,身為子女才能有機會為她付出,行孝不能等,當然要把握。

也因為照顧母親,親自幫母親沐浴的經驗,受當時是慈濟志工的大姨子蘇淑惠的邀約,與訪視志工分享照顧母親的經驗,因此開啟了許家銘行菩薩道的因緣,讓行孝行善並進。

在照顧母親的期間,難免遭受親友異樣的眼光與壓力,許家銘心情起伏在所難免;幸好有證嚴上人的「法」與老婆蘇素卿的支持,還有在訪視中見苦知福,平復了他起伏的心境。「當一個事業心非常強的人,要接受突然的改變,在家照顧一個老人、病人,轉換心是非常大的。」蘇素卿對夫婿許家銘的體貼與付出,銘感於心。

◎領悟無常 入人群豐富生命

母親往生後,接著岳父身體也出了狀況,罹患口腔癌末期,讓本來打算重返職場的許家銘,決定將岳父接回家照顧,把握行孝因緣。「媽媽與岳父往生,這兩個階段,我都很想重返職場,覺得自己還這麼年輕,應該協助這個家庭的經濟啊!」

但又適逢健康壯年的姊夫驟世,讓一心一意想重返職場的許家銘,體悟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常!「姊夫的無常示現,讓我感受到,一輩子的辛苦,也帶不走任何東西啊!」他了悟到上人說的:「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事業心重的許家銘,在「世間財」與「功德財」之間的選擇,他已了然於心,他說:「只要生活欲望降低,何不把人生最寶貴的生命,入人群付出與學習佛法,豐富人生的寬度與深度。」加上老婆蘇素卿全力的支持與鼓勵,讓他的志工之路無後顧之憂。

「看訪視個案後,發現我們的周遭,還有很多過很辛苦的人,見苦知福。」以往,賺錢是許家銘最大的人生目標,參與訪視後,他深深的體悟到,人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選擇,「萬貫家產三頓飯,千棟房屋一張床。」 只要降低物欲生活,如上人開示中常說:「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

「照顧媽媽當時,心靈上找不到著力點,選擇進來慈濟,表面上看起來是付出,但實際是豐富自己的生命。」許家銘曾經陪伴一個鼻咽癌訪視個案,當與訪視團隊第一次去看這照顧戶時,對方七孔流出不潔物,就如上人時常提起〈四念處,觀身不淨〉,受癌症的侵蝕,臉部輪廓有一點模糊,味道也很重!「個案希望我們能救他,孩子還小,他想活下來。」許家銘深切的感受到,身穿藍天白雲,可以給人依靠,讓生命更有意義。

◎把握分秒 珍惜菩薩道因緣

女主外,男主內,許家銘剛開始不太習慣這種角色的轉換,度過一陣子的適應期,也深切體會到,每天重複瑣碎的家事,一個沒有掌聲的工作,確是凝聚一個「家」的必要工作,他衷心的感謝老婆以及天下所有家庭主婦的辛勞。

「以前家裡的經濟主要是由我來承擔,就有一點大男人的思維,孩子跟我有一點距離。」自從學佛以後,許家銘才懂得凡事需要靜思及反觀,以前只會往前看,不會關心周遭的人,只觀照自己,是不是有機會賺錢。他認為今生有幸追隨上人,接觸佛法,讓佛法生活化,並以自己身型影響家人及親朋好友。

女兒許文瑜表示,現在家裡的氣氛比以前更和諧,更緊繫在一起。「自從爸爸進入慈濟之後,比較會跟我們溝通,也會分享一些慈濟的事情及故事,讓我們從別人的故事之中得知,其實我們的生活已經過很好,要知足。」

「感恩我家師姊全力的支持,讓我有這個福報,在菩薩道上的學習,所以會珍惜。」許家銘表示,不敢把時間浪費掉,而且要連老婆的部份一起做,才不至於辜負老婆的用心。他鼓勵仍然徘徊的人:「當慈濟的師兄、師姊邀你來當志工的時候,不妨思考一下,人生是不是可以走不一樣的路,走出生命的精采與價值。」

圖左 :在慈濟新泰聯絡處或其他大小活動裡,經常可以見到許家銘的身影,他感恩老婆蘇素卿全力支持,讓他可以每天在慈濟道場上精進,確實是非常有福報。[攝影者:耿美華]
圖右 :許家銘(左一)謹記結婚當天,母親送給他們夫妻的一句話:「夫妻不是相欠債,是來結好緣。」為了成就老婆蘇素卿剛起步的事業,他決定放下工作,當個全職家庭主夫,照顧母親。[攝影者:廖森藤]

圖左 :許家銘看訪視個案後,發現周遭還有很多很辛苦的人;以前賺錢是他最大的人生目標,參與訪視後,體悟到人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選擇。[攝影者:耿美華]
圖右 :許家銘表示,當「家庭主夫」的時侯,曾經心靈上找不到著力點,選擇進來慈濟,表面上看起來是付出,但實際是豐富自己的生命。[攝影者:廖森藤]

圖左 :許家銘(左一)把握因緣,分秒不空過,遠赴寮國賑災。[攝影者:沈素寶]
圖右 :許家銘參與寮國賑災,搬運賑災用的福慧床。[攝影者:沈素寶]

圖左 :許家銘(右)在寮國賑災中,家訪受災民眾,發放賑災物資單。[攝影者:沈素寶]
圖右 :許家銘(右)十分感恩老婆蘇素卿全力的支持,讓他有福報,能在菩薩道上學習。[攝影者:廖森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