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高齡YOUTUBER推素有妙方

高齡YOUTUBER推素有妙方

E-mail 列印
「我聽到了每一道的菜名,看起來很好吃,但是看得到吃不到啊!」證嚴法師幽默開示,參加桃園區上人雲端行腳的志工們聽了笑出來。2022年7月26日中壢園區佛堂內三十位慈濟志工與上人空中相會,分享者「蔬食心煮 意」團隊八位主廚端出拿手蔬食料理恭請上人雲端「視嚐」。

一群年齡四十歲至七十八歲的志工,因為上人一句話「茹素才是拯救地球的靈方妙藥」,想盡一分心力推動素食,於是在慈濟志工張玉珍的號召下,結合主廚、課務、人文真善美功能,成立了「蔬食心煮意」團隊。

人手一機的時代,多數人收視的習慣改為網路,因此蔬食團隊構思製作影片後直播,藉著網路盛行來推動蔬食。在網路美食的眾多影片中,如何突破重圍提高點閱率,進而達到推素。食譜的製作、主廚的專業、秀色可餐的料理拍攝完成,在在都是關鍵,倚靠的是團隊合作、用心的堅持及傻子般的熱情。

◎LKK志工面臨全新的挑戰

這群對YOUTUBER一竅不通的LKK志工,要直播、製作影片、上架、做預告片、平臺的管理等,對他們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戰,緊張害怕、一連串的考驗、磨合都隨之而來……

主廚團隊個個是香積高手,煮菜的功夫不在話下,但面對鏡頭吃螺絲、一次次重來,林淑珠看著大字報坦言:「好難喔!」;王月雲回憶第一次拍攝,拿鍋鏟的手一直抖、表情僵硬:「我心臟跳個不停,很緊張、很害怕」。但兩人在團隊的鼓勵下,鼓起勇氣,一次次的練習,終於能面對鏡頭坦然自在,侃侃而談。

而負責掌鏡的三位資深真善美志工都已七十高齡,七十八歲的呂阿坡擅長高角度的鏡位,王添富拍攝特寫,徐春盛負責中焦鏡位,還有六位隱身幕後的剪輯高手、文案製作及照片拍攝的張振成、黃秀玉,葉時熠製作電子海報,充分展現專長。

要拍攝出每道料理的菜色鮮豔又可口,光線、鏡頭、角度的運用是真善美團隊掌鏡的要訣。「之前在八德靜思堂早上錄影,自然光柔和完整呈現蔬果的原色,但到了下午變成大逆光,完全無法拍攝」徐春盛說出了拍攝時的困境。此時,真善美合心幹事呂桂樹就自掏腰包,買了兩個大型立式的拍攝燈,解決了光線的問題。

◎高齡YOUTUBER超強的學習力

年輕人成為YOUTUBER不稀奇,但七十高齡成為YOUTUBER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頭髮斑白的徐春盛七十多歲,做起YOUTUBER一點也不輸年輕人。他上網學習,「我現在上字幕很順、很快,配合YOUTUBE轉SRT可以選擇字幕、設定首播時間、上架……」充滿自信的徐春盛分享著,兩道白色眉毛也笑彎了,他樂在學習;但負責課務的張玉珍卻由衷地感恩、敬佩這位老大哥,初期後製影片時很辛苦,要耐得住「煩」。

因為剪接後的影片必須給張玉珍核片,有時是做菜的工序不對,或者是該放的影片被初剪掉,因此來來回回重覆十幾次修片。「春盛師兄真的好有耐性,從來不會跟我說『很煩』,每次我發現不順暢要修改,他都說:『好』。」

更感動的是為了趕影片,半夜兩點還坐在電腦前盯著螢幕看,電腦整天開著都罷工壞掉了!徐春盛笑著說:「沒辦法有時剪輯睡不著,不小心又半夜了,原本平坦的小腹,現在卻凸出來。」

還有兩位前輩令張玉珍感動又感恩。剛做完十二次化療的呂桂樹,即便雙眼浮腫、臉龐身形被疾病侵襲,只要身體狀況還可以,總會到拍攝現場指導;另一位資深志工葉時熠則是在照顧太太就寢後,撥出時間做電子海報,每當張玉珍聽到電話中傳來葉時熠爽朗的笑聲後,煩惱都隨之而散。

◎課務串起蔬食團隊 退居幕後不居功

蔬食團隊的粽串當屬張玉珍,她串起課務、主廚、真善美功能,居間做行政協調,大小事都要管,直到影片正式上架播出。課務志工們總是走到最前,做到最後。

承擔課務窗口的張玉珍細說課務的功能。課務就像製作一檔節目,從錄影規劃、主廚溝通、菜單彙整、食譜製作、服裝、道具、梳化,剪接好的影片核片。為了讓拍攝的場景美美的,現場的打掃、布置及復原,還有想不到的清洗衣服、桌巾都是課務的工作,真的是很繁瑣。

對於願意共同來分擔工作的志工,張玉珍抱持著疼惜和感恩心。志工陳秀珍去年腦膜瘤開刀後,身體非常虛弱,看到師兄姊精進不懈,因此勤做運動,希望趕快復原。有一天運動完等紅綠燈時,被一輛轉彎的車子撞著,腦袋起了一個大包,這樣的無常,讓她更加體會到上人說:「順境時要有無常觀,逆境時要有因緣觀,善用人身,利益人群。」

「我當下發好願,把握機會,有勤務時努力配合,很感謝玉珍的陪伴,讓我在課務裡面學習,大腦運作能更順暢,需要支援時她又補位。」滿心感恩的陳秀珍說。

◎推素團隊點線面,身心靈均收穫

「蔬食心煮意」團隊從2021年七月企劃開始到2022整整一年,已播出了十六集影片。一年的時間,每位成員都自我成長、收穫很多,同時也影響了身邊的親友、會員茹素。

七十三歲的王月雲一開始想「落跑」不當主廚,「客人已經邀進來了,哪有主廚先跑掉?」在張玉珍陪伴鼓勵下,她已能勝任團隊主廚,更高興的是會員及會員的家人因為看到「蔬食心煮意」的影片,覺得學做蔬食不難,現在都茹素了!

經營包子店的志工李香寶也是主廚之一,也曾擔任過烹飪老師,先生每餐一定要一鍋紅燒肉,對她的勸素,總是搖頭說不可能。先生中風後,慈濟醫院的營養師建議要蔬食,為了健康,他終於開始吃素了,不可思議的是還要李香寶改成素包子店。

陳秀珍分享:蔬食心煮意團隊,就像一個化城,學習到人與人之間的磨合,面對困境時如何突破,最終就是把一道道的美好料理傳播出去,人人茹素健康,地球媽媽有喘息的機會,還給孩子一個乾淨的地球。

◎蔬食心煮意3.0目標

每次錄製的現場,團隊溫馨笑聲不斷,初期蔬食團隊緊盯著點閱率,但現在成員在意的是繼續堅持,做好每一集影片。

張玉珍表示團隊推素的目標從90年代推素1.0以宗教、環保、護生為主軸,到了疫情期將「淨饍食」的概念,融入「蔬食心煮意」成為推素2.0階段,目前規劃「健康挑戰21」,8月正式起跑,向推素3.0邁進。

面對推素3.0的新目標,煮飯煮了五、六十年的主廚,放下身段,重新學習蛋白質料理,全體主廚希望顧好自己、家人、志工、社區會眾,從健康著手,無形中推動素食。

「香積香、用心推動,讓人人歡喜素食,每一道菜都是護生、救生、養生,把親朋好友都推出去,感恩菩薩的用心。」在蔬食團隊分享的最後,上人開示勉勵大家用心繼續推這帖靈方妙藥。

圖左 :為推動人人茹素多蔬食,讓身體更健康也減低地球環境暖化,桃園第三聯區以「蔬食心煮意」的素食烹調教學,由志工現場將料理製作方法、步驟錄製成影片,將在YouTube網路頻道播放,[20211010主廚合影,地點在桃園區八德靜思堂。][攝影者:張振成]
圖右 :慈濟志工呂桂樹(左)做完化療,只要身體狀況許可,都會到拍攝現場指導拍攝,難行能行的精神,令人敬佩。[攝影者:黃秀玉]

圖左 :資深人文真善美志工葉時熠,擅長拍照海報製作,在照顧家人就寢後,撥出時間為蔬食團隊付出,把握分秒做慈濟。[攝影者:黃秀玉]
圖右 :真善美志工徐春盛七十多歲,上網學習YOUTUBER,直播、製作影片、上架,以及平台管理,一點也不輸年輕人,尤其在後製影片核片時,常常做到半夜才就寢,付出精神令人讚歎。[攝影者:黃秀玉]

圖左 :慈濟志工張玉珍(右)是蔬食團隊的粽串,串起課務、主廚、真善美功能,讓團隊成員發揮各自良能,完成影片拍攝,總是走到最前,做到最後。[攝影者:葉時熠]
圖右 :2021年10月10日錄製「蔬食心煮意」的素食烹調教學第十二集(豆腐紅燒茄子),錄製地點桃園八德靜思堂,主廚王月雲師姊,從一開始的面對鏡頭緊張害怕,到現在已能侃侃而談。[攝影者:張振成]

圖左 :承擔課務的志工陳秀珍,面對無常後,體會上人說:順境要有無常觀,逆境要有因緣觀,把握機會,努力付出,讓身體恢復得愈來愈好。[攝影者:黃秀玉]
圖右 :人文真善美志工主要拍攝成員都已七十高齡,各自負責擅長的鏡頭,克服光線、收音的問題、幕後剪輯、影片後製,以及文案製作,許多志工默默付出,為推動蔬食盡一分力。[攝影者:黃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