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變形金剛到中壢 導覽志工來挖寶

變形金剛到中壢 導覽志工來挖寶

E-mail 列印
慈濟行動環保教育車從2020年7月起,展開了全臺巡迴之旅,在桃園區志工們引領期盼下,兩年後的7月26日,終於來到了中壢志業園區,所有的準備工作也隨即緊鑼密鼓地展開,其中導覽志工的培訓格外重要。30日一 早,園區內顯得很熱鬧,一百多位志工頂著烈日,專心汲取各導覽點講師傳授心法,大家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8月4日至14日的展期中,能以生動有趣的互動方式向民眾宣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進而將環保落實日常生活中。

◎變形金剛 宛如行動環保展覽館

佇立在園區內的行動環保教育車,是以四十呎回收貨櫃打造而成的,宛如兩個行動環保展覽館,有兩個環境教育行動主題;「低碳心生活」和「與地球共生息」,內含十二站的互動闖關遊戲。又酷又炫的設計,若不為導覽志工詳加介紹,大家都不知道它們就像變形金剛一樣暗藏玄機。

導覽志工教育訓練,首先由慈濟基金會環保推展組楊贊弘專員,介紹行動環保教育車的六個特色:綠能供電、降溫節能、隔熱漆、照明設施、雨水回收、資源回收循環再利用。

全車以太陽能板供電,超炫的太陽能發電門板一拉開就是遮蔭採光罩;車上還有超智慧的噴霧系統,降溫又環保;車身隔熱漆彩繪達到環保又節能;車內採用節電低耗能的LED燈;環保兼具藝術的雨水回收寶特瓶集水鏈;更有許多利用回收物設計出的好玩闖關遊戲,等著大家來挑戰。

楊贊弘以「節用厚生」一語貫穿這即是行動環保教育車的精神。低碳心生活館訴求的是能源要「節用」;與地球共生息館講的循環經濟就是「厚生」—要厚待萬物。

「環保一條龍」是與地球共生息館中很重要的環境教具,展區透過小型的綠色供應鏈模式,完整呈現環保再生製程,進行一條龍演示。

講師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李鼎銘表示,「垃圾是錯放的資源,也是城市的礦產。」因此環保志工回收的寶特瓶正是化廢為寶,透過上中下游廠商的愛心接力,共同研發製成諸多環保再生產品,甚至將再生產品回收後再製成新的產品, 如此生生不息地物命延續,是時下最夯的循環經濟。

環保一條龍不只是製程的一條龍,更是許多人愛心善行接力的一條龍;循環經濟也不只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環,更是人類本能慈心愛心的循環!

◎導覽志工初體驗 行動環保做先鋒

分組學習與體驗活動的講師群,來自北區內湖、新泰、土城的十位慈濟志工,為了這場培訓課程,他們一早六點三十分即抵達中壢園區。攻站的導覽課程中分別為學員示範解說,有關碳足跡、衣的足跡、一筷省水、循環經濟等不同主題攻站,並示範一筷省水、蔬食三好、隨身五寶和騎腳踏車等環境教育互動遊戲的操作。

「杯、碗、筷、手帕、購物袋」導覽學員有節奏性地踩踏跳舞機,順口溜念著平時隨身要攜帶這五寶,就能減少一次性用品的耗用,還能減塑。還有些學員努力踩著腳踏車,「加油!用力踩,樹越種越多,蝴蝶都飛過來了,六個燈全亮,過關!」

經過講師的講解示範後,學員們躍躍欲試,輪流試講演練或刷卡操作,在行動環保展覽館有限的空間裡,頓時人聲鼎沸,加油聲、歡笑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有了親身的互動體驗,當正式導覽時,無論老少參訪者,導覽志工更能掌握得當。

最後,講師們一致勉勵所有的導覽志工,只要有信念,放手去導覽,希望來參訪的不論是阿公、阿嬤,或幼兒園小朋友,回去之後都能把環保化為行動,落實在生活中,大手牽小手讓環境變得更好!

◎與地球共生共好 愛護地球一起來

地球孕育著萬物,就像人人的第二個母親,當母親生病了,子女莫不竭力照護。因此能承擔導覽志工,也是為大地母親盡心力。

導覽志工培訓者方宥勻,編組在「環保5R」和「環保一條龍」,先是到5R學習後才到一條龍,因為晚到而聽得懵懵懂懂的。因為講師說8月4日開幕首場很重要,認真的她下午又特意去學習環保一條龍,她說:「隔行如隔座山呀!幸好有再去學習,回家再好好揣摩練習,希望自己能發揮恰當。」

「這兩臺行動環保車蘊含著環保智慧和對地球的一分心力,化廢為寶,珍惜物資,回收好,不用更好!」方宥勻表示身為地球的一份子,愛地球是本分事,除了知道環保的重要,更應於日常生活中,以行動來實踐。這麽好的活動,要分享並邀約更多的人來觀摩。

除了慈濟志工踴躍報名承擔導覽志工外,許多對環保有熱忱的民眾也投入其中。中壢社區大學講師,也是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人員的呂學雄,平日熱心公益,參與許多志工服務,去年還榮獲金牌志工獎。這次透過志工群組,得知行動環保教育車巡迴展的訊息,剛好自己暑假還有些空擋,便立刻報名承擔導覽志工。

「從環保教育車的製作,還有展演活動的設計都很專業,這對小學生是很有助益的教育。」平常參加過很多課程或演練,對於環境教育訓練非常熟捻的他,覺得慈濟對於環保的作法更細緻一些,從環保的概念做起,更易理解。呂學雄表示,「我是愛分享的人,我會把這些訊息分享到我個人的群組,讓大家都知道有這個活動,環保是人人有責,要愛地球,地球只有一個。」

在醫院從事行政工作的呂紹綺,從也是慈濟志工的同事處得知中壢園區需要導覽志工,一方面她很關注環保議題,另方面對於做志工很感興趣,便趁著離開職場再去進修的空窗期,報名參加這有意義的活動。

呂紹綺有時候會參加一些水上運動,知道海底生態是需要被大家保護。以前在學校也學習過很多環保相關的事物,但今天教育訓練中學習到許多再生能源,去做環境的永續,覺得受益良多地說,「可以傳遞給更多人,知道怎麼去介紹環境、如何去維護,因地球只有一個,大家都要去照顧他。」

有了這群導覽志工共同的願力,期待能啟動更多人愛地球的心,一起為環境保護盡心力,讓環境更美好!

圖左 :7月26日午後,慈濟行動環保教育車抵達中壢志業園區,進行吊掛作業。[攝影者:丘亭]
圖右 :7月26日午後,慈濟行動環保教育車抵達中壢志業園區,兩個四十呎貨櫃安置定位後,志工學習展示櫃的開與關作業。[攝影者:丘亭]

圖左 :慈濟基金會環保推展組講師楊贊弘,以「節用厚生」一語貫穿這即是行動環保教育車的精神。低碳心生活館訴求的是能源要「節用」;與地球共生息館講的循環經濟就是「厚生」—要厚待萬物。[攝影者:丘亭]
圖右 :「環保一條龍」是與地球共生息館中很重要的環境教具,展區透過小型的綠色供應鏈模式,完整呈現環保再生製程,進行一條龍演示。[攝影者:丘亭]

圖左 :中壢社區大學講師,也是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人員的呂學雄,得知行動環保教育車巡迴展的訊息,便立刻報名承擔導覽志工,他覺得從環保教育車的製作,還有展演活動的設計都很專業,對小學生是很有助益的教育。[攝影者:丘亭]
圖右 :7月26日導覽志工培訓,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李鼎銘師兄,與學員進行雙向互動有獎徵答。[攝影者:丘亭]

圖左 :導覽志工努力踩著腳踏車,「加油!用力踩,樹越種越多,蝴蝶都飛過來了,六個燈全亮,過關!」[攝影者:丘亭]
圖右 :「杯、碗、筷、手帕、購物袋」導覽學員有節奏性地踩踏跳舞機,順口溜念著平時隨身要攜帶的五寶,就能減少一次性用品的耗用,還能減塑。[攝影者:丘亭]
圖左 :「這兩臺行動環保車蘊含著環保智慧和對地球的一分心力,化廢為寶,珍惜物資,回收好,不用更好!」方宥勻(右一)表示身為地球的一份子,愛地球是本分事,要以行動來實踐。[攝影者:陳秀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