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貨櫃車結合科技 環保知識在裡面

貨櫃車結合科技 環保知識在裡面

E-mail 列印
慈濟行動環保教育車,開到了中壢志業園區展示,8月4日開幕式,桃園市環保局長、督學、校長、里長等貴賓蒞臨參觀,親身體驗行動環保教育車結合科技,所呈現寓教於樂的環保教育與觀念,引起許多的迴響。

開幕儀式 中,貴賓和慈濟志工代表手捧著串連在一起的紅色綵球,當彩球一拉開,完成揭綵儀式,彩帶既不用剪斷,還可以重複再利用,志工用心設計,一開場的開幕儀式就落實了環保。

◎全球暖化共議題 環保教育齊宣導

科學家證實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已非常緊急,因此2021年全球領袖氣候峰會中,多國領袖共同倡議2050年達到淨零排碳,於是相繼提出許多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等的策略。然而庶民百姓又該如何從日常生活,有所作為呢?

桃園市環保局呂理德局長於致詞時表示,現在正倡議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全球暖化問題已經來臨,大家該怎麼辦、如何防止?「就是需要我們支持環保環境教育來推動,讓我們扎根。」

全球暖化帶來氣候異常、帶來氣候的大毁滅,其實大家可以做些事,像是隨手關燈,說起來很簡單,但很多人做不到,「所以就是要靠我們的環保教育、環境教育。」呂局長再次強調環境保護教育的重要性,很高興慈濟能夠一起來推動宣導。

環保教育雖然是個嚴肅的議題,但透過慈濟行動環保教育車活潑生動的互動宣導方式,希望能啟發民眾環保意識,並落實於生活中。

◎環保教育齊推動 節能減碳生活化

在志工悉心導覽下,桃園市教育局聘任督學黃清淵也闖關好幾個站,「寶特瓶的再利用,不管是做衣服或裝置藝術都讓人印象深刻,而且能夠充分發揮資源的再利用。」讓他印象深刻。

此外,黃督學對於「蔬食三好ㄊㄢˋ真多早餐車」,每餐食物會製造多少的二氧化碳也有很多感觸。比如平常早晨都吃牛肉漢堡的話,一年會製造1657公斤的二氧化碳,「這麼多的二氧化碳需要種多少棵樹才能夠緩解空氣的品質?所以我們要改變食物的飲用習慣,素食方面是我們最好的選擇。」他表示,將行動環保教育車引進學校教育,就是最好的環境保護教育推手。

南勢國小許志豪校長參觀「一筷省水」,看到一筷省水與平常用水的水龍頭同時打開後,水位變化的差異,覺得這能讓小朋友很直接看到「一筷」用水的力量,可以省非常多的水;也看到寶特瓶抽絲後,又做成環保衣服及救災毛毯,讓更多人受惠,這些都讓他既驚艷又感動。

許校長表示,學校裡受限於環境與資源的建置,沒有太多的資源,頂多是以環保的影片讓孩子看,但在行動環保車看到用科技結合環保行動,很清楚看到原來大家可以有更多的環保做法,這是實際體驗學習和學校知識學習的差異性。

因為疫情關係,學校裡已經習慣了遠距教學的模式,但許校長認為行動環保教育車的概念,應該讓更多的孩子都知道。因此校長呼籲,「不只南勢國小的小朋友,桃園市的小朋友有機會都可以來這邊實際體驗一下。」

「我剛才看到的是環保一條龍,把寶特瓶變成碎片,最後拉成絲,還可以做成衣服,這對孩子來說絕對是非常驚艷的一個點。」新街國小張明侃校長希望行動環保教育車能開進校園,讓更多的學子認識環保。

張校長表示,環保是非常重要的,它不是一個高深的理念,是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做到的,讓地球更美好。慈濟行動環保車真的能讓孩子了解,「原來這些智慧一點都不高深,可以透過生活來實踐,對我們環保教育,絕對有很大的幫忙。」

◎惜福愛物化廢為寶 讓大自然生生不息

除了校長們對於行動環保教育車很多充滿智慧的設計驚奇不已,許多參訪者也都讚歎連連,尤其是與地球共生息館「環保一條龍」寶特瓶回收後的演示;把酯粒放入抽絲機,透過溶融,紡絲,成為紗、織布後,能廣泛運用製成衣服、毛毯,國際賑災時滿載著眾人的愛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化無用為大用,真的是不可思議!

會眾張金玉女士,透過導覽志工鉅細靡遺地解說和遊戲闖關,讓她深刻體會人人做環保,不但是自愛,更能愛護地球。最令她讚歎的是環保一條龍,完整呈現環保再生製程,來到循環經濟產品展示區,導覽志工李姿蓉親切地為她介紹大愛感恩科技將廢棄回收寶特瓶製成各項「環保心品」,並回收再利用,導入循環經濟,朝零廢棄的目標前進。

最後,張金玉看見一條閃亮亮的環保珍珠項鍊,眼睛為之一亮說道:「一般珍珠要在蚌殼裡面好幾年才有辦法成為珍珠,現在在慈濟環保裡面就可以有珍珠了。」她感覺環保真的太重要了!

中壢區幸福里陳耀金里長也蒞臨參觀,了解資源回收的重要,感覺收穫很大,「有機會一定帶我的環保志工來參觀,讓大家了解目前的社會應該要做資源回收這部分,希望我們能夠為社會盡一分力量,來繼續努力。」

地球資源有限,唯有資源循環再利用,人人生活簡樸、力行環保,為地球盡一分心力,才能保護地球,與地球共生息。

圖左 :慈濟行動環保教育車,開到了中壢志業園區展示,8月4日開幕式,桃園市環保局長、督學、校長、里長等貴賓蒞臨參觀,親身體驗行動環保教育車結合科技,所呈現寓教於樂的環保教育與觀念,引起許多的迴響。[攝影者:丘亭]
圖右 :導覽志工梁修銘(穿綠背心)為環保局呂理德局長導覽「環保五寶」,杯、碗、筷手帕、購物袋要隨身帶,說明用遊戲方式加強大家的記憶。[攝影者:丘亭]

圖左 :南勢國小許志豪校長(左三)參觀「環保一條龍」,看到寶特瓶抽絲後,又做成環保衣服及救災毛毯,讓很多人受惠,讓他既驚艷又感動。[攝影者:丘亭]
圖右 :桃園市教育局聘任督學黃清淵,來到「低碳心生活館」,體驗踩腳踏車可以發電,還能減少碳足跡。[攝影者:丘亭]

圖左 :新街國小張明侃校長(右二)希望行動環保教育車能開進校園,讓更多的學子認識環保,「原來這些智慧一點都不高深,可以透過生活來實踐,對我們環保教育,絕對有很大的幫忙。」[攝影者:吳家山]
圖右 :中壢區林森里劉得全里長也蒞臨參觀,了解資源回收的重要,參訪後歡喜地拿起KoKo打卡版留影。[攝影者:陳秀貴]

圖左 :「鯨魚為什麼哭哭?」導覽志工黃素幸抱著三歲小朋友,為他解說因為人類亂丟垃圾,鯨魚誤食許多塑膠袋而生病了,請小朋友一起來拯救牠。[攝影者:吳家山]
圖右 :在循環經濟產品展示區,會眾張金玉(右一)看見一條環保珍珠項鍊,眼睛為之一亮說道:「一般珍珠要在蚌殼裡面好幾年才有辦法成為珍珠,現在在慈濟環保裡面就可以有珍珠了。」她感覺環保真的太重要了![攝影者:陳秀貴]
圖左 :導覽志工丁玉環,為蘆竹環保站環保志工們導覽「衣的足跡」,勉勵環保志工為環保而付出,就是創造自己的價值。[攝影者:陳秀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