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睽違三年桃園再啟動接機 志工用心接待人醫菩薩

睽違三年桃園再啟動接機 志工用心接待人醫菩薩

E-mail 列印
溫馨接送情,桃園區慈濟人因地緣關係,承擔海外家人接機接待服務,至今已二十八年。而從2016年起,每年約有九千至一萬三千多人次,志工總是不分航班日夜起降,輪值排班,在入境大廳引頸等候接機,不管從交通接送 或到食宿的安排,總是盡地主之誼用心接待;三年前因疫情關係大量減少,今年再度啟動服務。

2023年國際慈濟人醫年會,9月29日至10月1日,返回花蓮參加中秋聯誼晚會。一百多位海外人醫,桃園慈濟人從9月26日晚上,從來自約旦九位抵達桃園靜思堂後展開服務,隔天27日到28日兩天,即陸陸續續有一位、兩位或五位等學員回來,師兄即刻排班輪流至機場接機;師姊則在到靜思堂備餐點與食宿安排,現場宛如家人般溫馨熱鬧。其中有位來自馬來西亞的眼科醫師顏炳惜,過去曾到花蓮醫院實習,事隔二十六年,再度回來充電。

◎二十六年再返花蓮 盼找回那念行醫初衷

9月27日預計傍晚5點40分,五位來自馬來西亞吉隆坡的人醫菩薩抵達機場,準備去機場接機時,臨時接到飛機提早二十分到,善接變化球的志工,也立即調整時間提早出發。

「我們五個人。」入境大廳,旅客來來往往,小兒科專科醫生陳惟䔗,面帶笑容推著行李走在最前頭,看到接機的師兄,開心報平安。

確認五位抵達,接機志工彭世國,請大家先到門口等候,他才趕緊去停車場開車。第一次參加人醫年會,陳惟䔗醫生很開心,也很期待,「之前有朋友叫我來,那時抽不出時間,疫情關係又三年沒開放,現開放就迫不及急待買機票飛過來,因慈濟的活動,我都會流淚,是感動大家所付出的愛,給那些需要關懷的人。」

眼科醫生顏炳惜則是更期待這次的營隊,「1997年,當時我是第四年的醫學生,有機會來臺灣慈濟醫院實習兩個月,之後在2010跟2011年有參與人醫會,在斯里蘭卡、印尼的義診活動,之後就忙著其他的事了,這次是相隔二十六年再重新回來花蓮。 」

二十六年前,是顏炳惜醫生第一次坐飛機,是過來慈濟實習,這次他也很期待,慈濟醫療這二十多年的發展,及找回當時為什麼要當醫生,「要找回行醫的初心,因做久了,有時思想上還是會有偏差,所以還是要再重新加強。」

◎增加善能量 把握人醫年會充電

參加中秋聯誼晚會達六次的護理師柯莉婷,參加過義診表示,「前幾年因疫情關係沒回來臺灣,今年開放我又回來,主要是要看上人,增加善的能量。」從每次聯誼會中,透過每個學員分享他們國家發生的事,還有慈濟人投入幫助,她會得到滿滿感動,「馬來西亞很少有天災,但弱勢及貧窮的人還是很多,我的資歷比較淺,希望藉由交流,學習如何幫助人的方法。」

回心靈故鄉充電,這次馬來西回來人數很多;隔天9月28日清晨五點四十分,另一批來自新加坡二十一位學員也抵達機場。

新加坡中醫師鄭愛珠,進慈濟人醫會,是因抱著行醫的宗旨,「剛開始慈濟的活動沒有很關注,後來越接觸到上人跟志工們的善舉,就有一些觸動,就慢慢比較深入,後來沈麗芳醫師就很自然引導我加入,很感恩。」

◎我們是一家人 接機接待不遺餘力

公司司機也是慈濟志工彭世國,這次也把握因緣承擔接機志工,「平常工作是開公車,開公車跟做志業不一樣,公車每天要面對很多很乘客,不可能面面俱到,乘客上來就問好,有時開一整天的車,臉就會垮下來。接機比較不用花腦筋,感覺很法喜,很愉快,所以事先知道有機會付出,就會先排假,當天專心做接機。」

無因緣出國付出,彭世國藉著接機與海外家人結緣,「利用接機,可以常常接觸海外家人,雖然來了大家都不認識,你看我我看你,但大家都很開心,也沒有距離。」

接待海外菩薩,已有多年經驗的慈濟志工羅月娥,會先了解這次總共會有多少菩薩,是整批回來?還是分批回來?然後安排接待志工,「師兄去機場接機,我們接待人員就在靜思堂等候,並聯絡師兄,他們大概什麼時候會到,到達靜思堂時,就到大門口等候,讓他們感覺家人回來的溫馨,就好像回來到自己的家一樣。」

板機抵達時間不同,要引導先用餐或先安單也各有先後,「有時碰到班機延誤到晚上十點、十一點到,甚至凌晨一、兩點,我們還是很歡喜心等待,有時還因床位安排要求更換,我們也都馬上處理,大家都是一家人,希望很圓滿完成接待的任務。」

學習接待服務的慈濟志工王繕慈表示,第一批約旦菩薩是26號到,用晚餐時還教他們如何使用筷子,大家都很開心,而因回來班機有些延誤,晚餐時間會不定,本來晚餐就有兩個時段,若是早上跟下午到,是晚上六點用晚餐,下午五點、六點以後到,則是七點半用餐,今天突然接到印尼有三十位飛機延誤,所以改八點後用餐,所以接待,光用餐就會有很多的變化球。

為期三天兩夜的人醫年會結束,10月1日晚上,學員又陸續來到靜思堂安單,準備搭機返鄉,志工愛的接力,接機接待再度啟動,準備茶水點心款待,希望讓海外家人在這愛的中轉站,獲得如家人般的關懷與感動。

圖左 :約旦人醫菩薩第一次學習使用筷子。慈濟志工楊慶鐘(左一)、莊懿珍一旁教導。[攝影者:王繕慈]
圖右 :26日晚上,第一批接機接待服務是約旦人醫菩薩。[攝影者:王繕慈]

圖左 :來自馬來西亞人醫菩薩,晚上七點多抵達桃園靜思堂,享用桃園志工已備好的晚餐。眼科醫師顏炳惜(左三),過去曾到花蓮醫院實習,事隔二十六年後,再度回來充電。[攝影者:李明霂]
圖右 :慈濟志工彭世國(右一)與陳枻昌(左一)與剛下飛機的五位人醫菩薩合照。小兒科專科醫生陳惟䔗(右四)開心表示,之前朋友邀約回來,那時抽不出時間,這次疫情趨緩開放,他迫不及急待買機票回來。[攝影者:李明霂]

圖左 :參訪出發前,人醫菩薩們專心聆聽志工愛的叮嚀。[攝影者:張清和]
圖右 :28日中午,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斯里蘭卡人醫菩薩,將前往臺北慈院、關渡園區參訪,行前與志工們合影。[攝影者:張清和]

圖左 :新加坡中醫師鄭愛珠(左) 表示,進慈濟人醫會,是抱著行醫的宗旨。[攝影者:張清和]
圖右 :接待海外菩薩,已有多年經驗的慈濟志工羅月娥(左一)表示,海外家人將到達靜思堂時,會先到大門口等候,讓他們感覺家人回來的溫馨。[攝影者:李明霂]
圖左 :學習接待服務的慈濟志工王繕慈(右二),協助人醫菩薩搬行李。[攝影者:李明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