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桃竹場經藏演繹照亮全球 一萬一千人憾動共霑法喜

桃竹場經藏演繹照亮全球 一萬一千人憾動共霑法喜

E-mail 列印
一大事因緣,走入靈山法會,跨越時空與佛相遇。

◎人間佛教 從臺灣出發到全世界

以愛以善照亮全球《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從10月20至23日一連四天共十場。10月21日第四場,由桃園與新竹區一 千五百多位演繹志工,經過無數彩排,下午在臺北小巨蛋盛大登場,與唐美雲歌仔戲團、優人神鼓、愛樂合唱團攜手合作 ,將佛陀的一生、《無量義經》的精髓、慈濟四大志業,以藝術方式呈現說法、傳法。

現場三百多位法師、桃園市長、演藝人員、入經藏菩薩、大愛之光及觀眾,共一萬一千兩百多位共入靈山大法會。

「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在靈鳩山上說法,兩千五百年後,慈濟人落實佛法在人間 ,從臺灣到全世界 。」主持人陳竹琪為莊嚴法會揭開序幕。

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經藏演繹非常細膩,把佛教與現代做一個結合,臺下志工動作整齊劃一,是投入很多的時間,讓他非常感動。從前面幾個段落,雖然小小的動作,是佛陀悟道生老病死階段,所以今天這演繹,不管什麼年齡,看了應該都各自有體會。

慈濟五十八年走過的歷史足跡,步步都是心血澆灌而成,張市長很感動,「佛經非常深奧,但透過上人帶領眾多師兄師姊,平常在生活表現出的各種公益義舉,才是真正所謂人間佛教,是入世的佛教,對社會有非常大的貢獻,我覺得慈濟對臺灣、對世界貢獻太大了。」

◎經排華暴動 演繹敘利亞感同身受

舞臺上演繹佛陀的一生及說法,螢幕上有慈濟法脈宗門五十八年一路走過的歷史足跡, 歷歷在目 。見習志工陳麗花,認識慈濟已經快二十年,但一直在門外徘徊。這次她感到很榮幸,可以趕上入經藏,是一個殊盛的因緣。

五毛錢的力量來到敘利亞,當入經藏彩排到第三功德時,一聽到敘利亞戰爭,陳麗花感觸特別傷感,「我在2014年時,經歷越南排華,513的暴動,那個暴動讓心會很沉,會很惶恐。所以當音樂響起時,感覺心是痛的,就會想到以前人在異國,好像沒有根,很無助。」

還好不幸中的大幸,那天剛好是十五,她不在工廠到胡志明市,去買一些素果要回來拜土地公,「經歷過程最血腥、最暴力的地方,我沒有親眼目睹,公司也沒有被打得很爛,只是大門口玻璃全部敲碎,也沒有到我住的地方,收刮我所有的財物,我覺得我還是很慶幸。」

在慈濟找到歸屬感,她的先生和兒子也很支持,希望她找一點事做,不要人生空過,尤其多從事一些善的活動。

今天下午先生及兒子、媳婦也前來為她加油打氣。而她在演繹隊伍裡更是感動,「點點滴滴的慈濟事,透過這次的演繹才知道,原來上人做了這麼多事,在演繹中我哭了兩次,一次是暴動與戰爭的苦,一次是骨髓捐贈還有大體老師,原來人之脆弱無比,在有生之年能聞法,是無比的慶幸還有慈濟事可做,這是我最大的幸福。」

兒子曾國豪, 在美國大學當慈青,陸續參加不少慈濟的活動,美國的UNN或是臺灣慈青幹部營,因工作之後離慈濟有一段時間,媽媽重新進入慈濟,因十幾年海外遊子,看到媽媽參加這盛會,一定要來參加,「最厲害的就是各位菩薩們包括我媽媽,在這三小時內根據不同內容,需要換位跟各種優美動作, 媽媽真的辛苦了! 但這三個月的努力真的非常值得! 對我們來說都是很棒的啟發跟感觸。 從小做起,五毛錢也可以救人,盡力而為,愛地球不能等,環保救地球。」

媳婦李易修,「感恩媽媽邀請我們來參與這場經藏演繹,也感恩為這場精緻、完整、處處可見用心的演繹付出的所有菩薩,讓我們可以透過優美的宗教藝術,學習到推己及人的大愛精神!」


◎有福入經藏 無畏病磨堅持到底

以虔誠的心,走入靈山大法會,慈濟志工葉曉錡,不僅忍受病苦入經藏,還勇於承擔種子。在入經藏前,她檢查出胃上方的黏膜,長了一顆疑是五公分的腫瘤,因擠壓到胃,胃已凹下去一塊,常造成她胃常不舒服,每次吃東西只能吃一點。

身體病痛不只如此,肝臟旁邊血管也有一顆瘤,及呼吸很辛苦,有時候會吸不到氣,不僅如此,目前最她嚴重的是,「我眩暈比較嚴重,眩暈起來,整個房子會360度抓起來轉,從床上滾到床底下,很痛苦,太累就會常發生。入經藏就曾發生過一次,不得已請假一次。」

任教過幼稚園、國小和家教及課輔班老師,葉曉錡在三月份剛好把工作辭掉,專心做志工,「既然成為種子就要負責到底,把事情做好,所以集訓那一天開始,哪怕是颳風下雨,我還是自己騎車去練習,這是一種使命。」

十二年前她參加水懺演繹,一開始唱〈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她就哭了,「覺得人生就是無常,真的要深入經藏。有福才可以遇見,有的人遇見佛法,不一定能親近,就算親近了,也不一定能接受。」今生她見到了,願意接受,且身體力行。

演繹說法品〈能捨一切諸難捨〉葉曉錡深深體悟到,「佛就是斷捨離,才不會有煩惱,不是求給我什麼東西,也不能保我平安,求就是有欲,有欲就有煩惱,所以能捨一切諸難捨。」

等入完經藏再做徹底檢查的她,對最後謝幕很感動,「這五十八年來,上人帶領我們走在菩提道上,很感恩。還有這麼多人護持慈濟,讓我們有力量繼續往下走。」

◎帶動家人員工入經藏 學能捨一切諸難捨

慈濟志工同時也是企業家的孫俊璞,平日工作忙碌經常出差國外,家業事業志業忙碌集於一身,去年接任合心團隊更加忙碌,今年又逢殊勝因緣經藏演繹,前一陣子又因白內障兩眼手術,但仍不影響入經藏的決心。

孫俊璞說:「由於慈濟是我想做的,願意做的,所以我就會把時間挪出來。」行程排程對他而言並不困難,困難的是自己的心有沒有轉過來,因為是自己願意做的,就會去克服,把行程安排好,這段時間盡量不出國,假如出國也儘量趕回來。

此次難得十二年一次的因緣,除了同修呂麗敏及兒子三位,也邀約三位員工加入演繹行列,希望讓員工及更多人知道慈濟做哪些事情,不只在行善,更大的在淨化人心,尤其最近整個局勢不好,所以入經藏是非常有意義的事,促使他要趕快去行動。

孫俊璞表示,入經藏雖然肢體勞動,但對心靈上有很大的收穫,演繹過程中會唱頌經文,經常一句經文就可以把煩惱給放下,近年由於整個製造業的市場訂單很少,讓他起了煩惱心,但每當唱頌到,「能捨一切諸難捨、財寶妻子及國城、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這段經文,也在告訴自己,諸多該放下就放下吧!該是你的,就是你的,所以就轉念以平常心去看待,內心也就得到平靜。


◎捐髓者入靈山會 感動一群人齊努力

「無給職的慈濟,到底有什麼魅力?為什麼這麼多志工願意投入在其中?」現年五十五歲的楊寶雲,這三年多來一直感到很好奇。她本人與慈濟的因緣,開始於十五年前參與慈濟骨髓建檔的活動。她表示自己一直在等待救人的機會,「感覺自己的一點點東西,就可以救人」。

每年九月的第三個星期六,是世界骨髓捐贈者日,國際扶輪社和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合作,舉辦造血幹細胞宣導活動,今年特別在大佳河濱公園舉行一場龍舟聯誼賽,有十多位捐贈者組隊參加,隊名叫做「髓」遇而安,楊寶雲就是其中一名隊員。

「我對宗教沒有慧根,也沒有接觸。」楊寶雲直言在成為捐髓者之前,她沒有接觸過宗教活動,卻因為與慈濟志工的互動,而逐漸參與,她也曾參與慈濟在歲末祝褔承擔手語演出。

今天,楊寶雲因工作安排,必須由彰化趕到臺北參與經藏演繹的觀賞,雖有些舟車勞頓,但她感到一分歡喜期待的心情。

對於宗教經典以演繹的方式呈現,她感到十分驚訝,但覺得這是ㄧ個讓大眾,更能接受與幫助理解的方式,尤其一大群人一起努力,更是讓她心生感動。

「我喜歡跟慈濟人在一起!」楊寶雲訴說自己對未來的期待,她說在其他志工的鼓勵與自我期許下,她祝福自己可以成為慈濟受證志工的一員。


◎演繹弘法 祈求世界和平

看見慈濟人的身影,一幕幕的演出,觀眾陳淑娟記憶最深的是環保志工,能夠做得歡喜也不怕辛苦,把環保回收物想成金銀財寶來看待,就如靜思語「歡喜做甘願受」。

陳淑娟接續表示:「對法海區演繹志工們非常讚歎,站了三個小時如如不動,也變化出許多隊形,動作磅礡有氣勢,優人神鼓的鼓聲震撼著我的心。要是我是做不來的,起因於高中時車禍腰椎受傷,留下病根,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經常腿麻腰痠。對於法華經文,只看經文難以理解其涵義,但演繹出來,就能體會慈濟在做的事情,真的很感動。」

一開場「爐香讚、開經偈」,就令觀眾連雪瑩充滿了感動的氛圍,「氣場讓頭皮發麻,淚水止不住濕了口罩。佛陀一生,看盡老苦、病苦,捨身救世,慈悲為懷,以強大的意念和堅韌的毅力,最終悟道「究竟」成佛的過程,讓人覺得很敬佩,體悟生命有限,應把握當下因緣,弘法利生。」

連雪瑩對現場搭配科技感的影音、燈光,專業的表演者,以及眾多的慈濟志工,帶來了滿滿的視覺和聽覺震撼,尤其看到站在前排的幾位年邁老菩薩,再想想手骨折還堅持上場演繹的媽媽,這分堅持與用心,讓更多的人有機會聞佛法,也拉近了許多人的心,默默覺得這些小螺絲釘其實是很偉大。

她再度表示:「演繹內容讓我最有所感觸的是,其中一段關於印尼『釋迦牟尼+穆罕默德』的大愛思想,反觀『以巴戰爭』的現況,如果佛法思想能感染更多國界的人,那該會是多麼美好的和平世界啊!」


◎國際生感同身受 流下感動的淚水

慈濟科技大學劉純宏老師,帶著十多位來自莫三比克、辛巴威、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的學生,專程從花蓮來觀賞經藏演繹,「就是讓學生透過演繹,體驗不一樣的文化。」

2019年3月伊代風災,造成東非國家莫三比克、辛巴威、馬拉威嚴重災情,一場世紀大水患,全球慈濟志工愛心大串連,為受災民眾發送物資、工具包,以及援建學校、蓋大愛屋。

「我們帶著鍋鏟到千里救災傳法,援助伊代風災」「五十二個國家動起來!」演繹中的一幕幕讓來自辛巴威的學生沈善涵,看到很多志工帶很多東西,像水、食物,到非洲幫助她的國家,不禁流下淚來分享:「我真的很感動,很感恩上人,還有志工們的幫助。」她表示,雖然亞洲和非洲距離很遠,但有災難時,志工們不辭千里來援助非洲的生活,幫忙非洲人,甚至還幫忙蓋學校、大愛屋,讓她深受感動。

「我非常喜歡這場的演繹,因為我以前有讀過慈濟相關的一些書,但今天我從演繹中了解到慈濟真正的精神!」費米諾來自莫三比克,從演繹當中他看到慈濟是如何開始的、慈濟的歷史,以及慈濟如何幫助苦難人離苦得樂。

因家境清貧,他的哥哥們都無法唸大學,只有他因為慈濟而有機會讀大學,「我很感恩慈濟與每一位慈濟人,還有岱霖媽媽(莫三比克志工蔡岱霖),讓我有機會來這邊唸書,加入這個美麗的家庭!」

另一位也是來自莫三比克的高慧凡也呼應說道:「莫三比克以前沒有很多學校,現在因為慈濟援建學校,很多學生就可以去學校學習。」

經藏演繹對於國際學生而言,雖然語言不同、文化不同,他們或許不全然了解,但他們看到了超乎天堂、超乎國界的「大愛」!

圖左 :現場八千一百多位會眾,與入經藏菩薩們一起祈禱。祈願人心淨化、天下無災難。[攝影者:張暢忻]
圖右 :法會莊嚴落幕,為入經藏菩薩們喝采,全體大合照,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攝影者:丘亭]

圖左 :百忙中抽空前來的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慈濟才是人間佛教,是入世的佛教,對社會、臺灣與世界貢獻太大了。[攝影者:呂孟玲]
圖右 :入經藏陳麗花(右二),感恩先生及兒子曾國豪(左二)、媳婦李易修(左一),來為她加油打氣。[攝影者:翁文雄]

圖左 :對於宗教經典以演繹的方式呈現,捐髓者楊寶雲感到十分驚訝,但覺得這是ㄧ個讓大眾,更能接受與幫助理解的方式,尤其一大群人一起努力,更是讓她心生感動。[攝影者:楊淑惠]
圖右 :慈濟科技大學劉純宏老師,帶著十多位來自莫三比克、辛巴威、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的學生,專程從花蓮來觀賞經藏演繹。[攝影者:盧碧芳]

圖左 :大愛之光,與入經藏菩薩一起演繹代謝不住。[攝影者:蔡沛昆]
圖右 :一開場「爐香讚、開經偈」,就令觀眾連雪瑩充滿了感動的氛圍,淚水止不住濕了口罩。[攝影者:邱鏸斳]
圖左 :觀眾陳淑娟大德(中)對法海區演繹志工們非常讚歎,站了三個小時如如不動,也變化出許多隊形。[攝影者:邱鏸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