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思憶亡母淚涔涔 轉念演繹弘大乘

思憶亡母淚涔涔 轉念演繹弘大乘

E-mail 列印
慈濟基金會在臺灣北區10/21日以愛、以善照亮全球的《無量義.法髓頌》第四場經藏演繹,來自桃園、新竹的演繹人員、觀眾、來賓,下午一點過後,陸續抵達臺北小巨蛋,大家懷著虔誠、喜悅的心情,井然有序魚貫進入 會場,總計約有一萬一千人參與盛會。

法會開始,爐香讚的梵貝聲清澈瞭繞,人人點心香,誠心禮請諸佛菩薩降臨會場。接著《開經偈》在鐘鼓齊鳴、鼓聲震天中,喚起迷途的眾生有幸見聞佛法的歡喜,法海區、觀眾席、大愛之光,眾人流淌的淚水,無言訴說著千載難逢攝心的感動。

舞臺上自覺覺他的佛陀與領眾濟世的上人,在唐美雲具象唱、念、做、打的藝術裡來回貫穿,加上優人神鼓意境式的肢體詮釋下,穿越時空的真理,結合世間人事的演繹,聆賞者不自覺跟著走入歷史長河,共讀藏經,影音弘法在感動沸騰中,大眾共沐法筵、同霑法益。

在A藍區的王水木,被當前肅穆攝心的氛圍感動,眼眶含著淚,他以到位的肢體語言、宏亮的唱誦聲相呼應,當演繹來到〈死苦〉這一幕「西門林邊屍骨四散 送葬哭喊聲震天 ⋯⋯」他眼淚再度潰堤,淚涔涔中,他想起慈祥的母親。

他哽咽說著內心的悸動:「臺上呈現的意境,觸動我內心深處的思念,它讓我想起今年四月剛往生的媽媽,過往與媽媽相處的畫面,如倒帶般,不停的盤旋,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煎熬,這時特別的澎湃。」

拭去淚水,他明白母子情緣,是宿命來的,不能一直沉溺於傷情中,調整心念後,似乎上人開示法語從耳畔飛過:「善用父母給的身體,時時行善,同樣是孝思、孝行。」頓時找到答案,愛別離苦的枷鎖,瞬間斷離。

他想著:「今天能站在這裡,這是曠世的好因緣,生命無常如浮雲,我不能讓悲傷填滿心頭。」抬起頭,他又悠遊於法海的潤澤裡,舉手投足間,以無聲傳大法。

演繹來到《德行品》偈頌:「能捨一切諸難捨,財寶妻子及國城,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當骨髓捐贈OS成龍說:「救人一命,無損己身,慈濟和我,在找一個人,那個人可能是你⋯⋯」

他靈機一動,目光瞄向A+的年輕族群,他想到11/26桃鶯和氣要在建國國小,舉辦「造血幹細胞驗血活動」。

他心裡暗自嘀咕,他們就是最優質的血樣。

他雀躍著:「等演繹結束,我ㄧ定要廣泛邀約,希望能迅速達到八十管血樣的目標。」

今年才承擔桃鶯和氣隊長的王水木,在年初的精進日上,聽到慈悅師姊說:「《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繹,是千載難逢的盛會,錯過了,不知道要再等何年。」因此在六月份啓動報名時,他和同修曾惠寶馬上報名参加。

接著投入演繹排練,在每星期最少兩次彩排中,還要抽出時間参加星期三的種子共修,加上隊上忙碌的勤務,讓今年剛承擔隊長的他,有點無法適應。

在摸索期,他努力學習、迅速接軌,行動環保教育車「淨零未來館」9月走入桃園建德國小時,他每天七點未到,就入校園作前置作業準備,五天参展期間,到處可見他忙進忙出的身影。

他説:「菩薩的道場在人間,二千五百年前,佛陀的教法,二千五百年後,上人引領弟子們身體力行,慈濟人追隨菩薩的芳蹤,回歸佛陀本懷,經藏演繹,我們都已入一實大乘法,宏誓的大願就是要走入人群中,淨零宣導是入群度眾,這是考驗自己的良機。」

考驗他的還有地標,錯縱複雜的地標,有如無字天書,他必須熟識並記住自己的地標,走位時方向才會正確。

他說:「演繹地標非常重要,沒有地標就走不出隊形,林進峰帶領的地標團隊,在一次次的修改中,一張張、一條條的貼,我每次來参與貼地標,就會發現,他們又完成一個新的隊形。」

王水木除了做好本份事,常以同理心關懷隊員,他殷實的作風,感動了建德國小校長吳明芳,吳校長除了熱忱的安排近兩千名學童参展外,還幫忙邀請自己熟識的校長來参觀,極力促成明年三月與五月,在建國國小與福豐國中「環保教育車」入校園的善行。

王水木謙虛地說:「這是桃鶯組隊合和互協完成的勤務。」

演繹彩排承擔種子的王水木,時時作好補位的準備,他説:「彩排時,常練到腰痠背痛,大種子林淑惠,常常提醒我們,練習雖然辛苦,但結果一定值得的,如果學習遇到困難或瓶頸,就想想上人。」

王水木回想,上人從離家、出家、借住普明寺、小木屋燃臂供佛、抄寫《法華經》、創辦「克難慈濟功德會」、開啟慈善救濟、發現貧病相依、決定蓋醫院、一波數折的考驗⋯⋯,想到此,悲心相契的感動,充滿心懷,練習留下的疼痛,早已飛到九霄雲外了。

他在分享《說法品》「習性不同眾生欲 種種說法方便力」的體悟:「也許有人會以為,唱誦只是一般歌唱娛樂,實際上《無量義經》是佛教經文之一,更是《法華經》的精髓,如果以演繹方式表達,善信們尤其是現代青年男女,可能會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正所謂,習性不同眾生欲,種種說法方便力。」

他進一步解釋道:「因眾生性欲不同,佛陀以種種說法,以方便力觀機逗教,這是佛陀為讓眾生入法,四十餘年未曾顯實的用心良苦。」

他似有所思的說:「上人説經藏演繹,不是表演,更不是演戲,而是要我們透過經文的唱誦、肢體語言的傳達創造情境,將《無量義經》的精隨融合靜思法脈,烙印於心,並銘刻在心版上。」

〈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繹,臺上臺下,法音法海共繹法義,王水木在佛法潤澤裡領悟愛,沉澱出悲懷。

圖左 :《無量義.法髓頌》第四場經藏演繹,第四場《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繹結束,法海區大合照。[攝影者:謝佳成]
圖右 :《無量義.法髓頌》第四場經藏演繹,舞臺上自覺覺他的佛陀與領眾濟世的上人,在唐美雲具象唱念的做打藝術裡來回貫穿,加上優人神鼓意境式的肢體詮釋下,穿越時空的真理,結合世間人事的演繹,聆賞者不自覺跟著走入歷史長河,共讀藏經,影音弘法在感動沸騰中,大眾共沐法筵、同霑法益。[攝影者:張暢忻]

圖左 :《無量義.法髓頌》第四場經藏演繹,王水木哽咽說著內心的悸動:「臺上呈現的意境,觸動我內心深處的思念,它讓我想起今年四月剛往生的媽媽,昂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煎熬,這時特別的澎湃。」[攝影者:張暢忻]
圖右 :《無量義.法髓頌》第四場經藏演繹,王水木想著:「今天能站在這裡,這是曠世的好因緣,生命無常如浮雲,我不能讓悲傷填滿心頭。抬起頭,他又悠遊於法海的潤澤裡,舉手投足間,以無聲傳大法。」[攝影者:張暢忻]

圖左 :《無量義.法髓頌》第四場經藏演繹練習,王水木(右)在桃園延平路等候演繹人員上車。[攝影者:葉美瑛]
圖右 :《無量義.法髓頌》第四場經藏演繹,王水木在出發前往臺北小巨蛋的遊覽車上,作行前愛的叮嚀。[攝影者:葉美瑛]

圖左 :《無量義.法髓頌》第四場經藏演繹,到達目的地,王水木(中)整隊等候進入會場。[攝影者:葉美瑛]
圖右 :《無量義.法髓頌》第四場經藏演繹練習,王水木(右)說:「經藏演繹,我們都已入ㄧ實大乘法,宏誓的大願就是要走入人群中,淨零宣導是入群度眾,這是考驗自己的良機。」[攝影者:葉美瑛]
圖左 :《無量義.法髓頌》第四場經藏演繹,王水木説:「彩排時,常練到腰痠背痛,大種子林淑惠,常常提醒我們,練習雖然辛苦,但結果一定值得的,如果學習遇到困難或瓶頸,就想想上人。」[攝影者:張暢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