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靈山在心中 相約在小巨蛋

靈山在心中 相約在小巨蛋

E-mail 列印
「真的非常感恩也超級榮幸可以參與這次入經藏演繹,對比三個月前的自己,真的差異非常的大。」A+ (經藏演繹的年輕人團隊的簡稱)的羅思婷,來自桃園新屋的她笑笑地說。

2023年7月因為工作上認識慈濟志工 丁惠美及好朋友的邀約,思婷沒多想就答應參加慈濟的《無量義法髓頌》演繹,人生的第一次,對於慈濟只知是慈善團體,但是佛法經文完全不懂,也不明白肢體動作的意義,就這樣糊裡糊塗地進來。

剛開始要出門練習前,心中常糾結著:「去或不去?」尤其住在偏遠的新屋區,傍晚下了班到家,再開車出門,得塞在車潮陣一個多小時才能到桃園靜思堂,覺得疲累,但是答應了又不好意思不去,只好叮囑自己,不可以不守信用。

◎年輕人習經唱頌 舞動沈睡的肢體

平時鮮少有跪坐起立動作的她,頭一天練習時膝蓋痛、手舉不直及腿筋不合作伸展不開,當下臉都紅了,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年輕人。她看到身旁有了年紀的慈濟志工們超猛地,明明和自己一樣是一整天、做著一樣的動作,卻不曾聽他們喊累,看到他們用堅毅的信念,支撐著疲累的身體,讓她感到無比敬佩,提醒自己注重每次演繹的練習。

思婷感恩自己沒有因為嫌麻煩而落跑,有時緊張到睡覺作夢都在練習。因為教導入經藏動作的老師林淑惠很嚴格也有點兇,超級無敵用心地帶著團隊,要求每一個動作。

思婷很喜愛淑惠老師嚴謹的氣魄,發現她私下真的超可愛,常有一些無厘頭的搞笑動作,有淑惠老師的帶領,桃園、新竹入經藏團隊被其他團隊讚譽是最標準、最紮實的。

演繹的前兩週,密集的驗收讓她感受到要上臺的真實感,尤其在新北市雙和靜思堂,第一次看見螢幕上投射出的眾人身影,畫面是多麼的整齊漂亮很震撼,這段時間她的疲憊被療癒舒緩了。

思婷10月19日抵達小巨蛋現場彩排時,除了興奮還是興奮,多了一點緊張和寧靜,緊張就要正式演繹了,看到場中兩排透著白光的宇宙大覺者,心感到莫明寧靜,兩極化的心情,卻不違和,連自己都感到訝異!

換隊形時跑著心中默記且熟悉的地標號碼,位置距離雖然變大了,不影響大家的動作及換位的時間,仍然是在四個八拍內跑到下一個隊形定點,如同平時在社區的練習。

第一場次入經藏團隊與優人神鼓、唐美雲歌仔戲團等完整的總彩排,思婷內心感到非常震撼,原來自己參加的是一場這麼美、這麼充滿愛與善的活動。三分之二時間她都在流淚著,止不住的是無盡地感動,一幕幕真實的畫面,慈善、醫療教育、環保、救災、苦難、生死,五十八年來上人帶著大家做善事,這是多麼不容易、無私的承擔。

回想起7月下旬時,在桃園靜思堂觀看彰化場次《無量義法髓頌》演繹直播,思婷看著看著,竟睡著直到結束。當自己參加完三個場次,在小巨蛋的舞臺感受了完整地四次演繹,她覺得每一幕都好好看、意義都很深很深。

加入經藏練習一百多天的時間,除了演繹帶來的成就感,有一絲絲的寧靜感在內心擴大,全身上下都被淨化了療癒了,平常時自己是個容易自卑、無力感及憂鬱的人,經過了一場心靈的洗禮,這些負面的心態竟然不藥而癒。

沒有特別偉大的夢想的她,只想自己過得好、照顧好家人、出國玩,思來想去都只有自己,覺得日子理當如此,但入經藏後才發現原來這個世界還有很多事情等著自己去做,不管是臺灣還是國外,舉目所及有很多苦難的人需要幫助。慈濟聞聲救苦的精神,思婷感動著,期許自己也能為苦難的人世間付出一份心
力。

入經藏帶來的改變,是自己意想不到的,例如飲食要茹素,她嚐試半個月完全不食肉,身體變得比較輕盈、情緒也穩定。她決定要繼續茹素,加上做環保愛護球。

◎是小林村人也是慈濟人 給鄉親溫暖依靠的肩膀

加入慈濟志工已有三十年的潘雪珠,從烏黑的秀髪到如今的灰白髪,她不但不後悔還更精進,在慈濟中壢的月眉環保站依然可以見到她忙著回收的身影。

參與《無量義 法隨頌》的大愛之光法海區 (演繹時主舞臺雙邊座位的志工群),在總場練習後,她分享著慈濟五十八年來走過的心情,尤其是看到螢幕上播出八八風災,當時受災嚴重及慈濟救災的情形,數度哽咽的說不出話來。

「我的眼淚忍不住掉下來,雖然經過了十多年了,再次看到當時的畫面,我的心還是好痛。」來自高雄甲仙鄉小林村的雪珠,八八風災村民對外失聯,心繫雙親家人安危,急急忙忙趕回小林村,當時那裏的路和橋都斷了,幾天後救災單位搶搭出一條便橋,才得以進入,看到的景象宛如世界末日,土石湮沒了翠綠的土地,泥流滾滾。美麗的家鄉,怎麼會變得這樣?所幸見到父母及家人都平安,心中大石也放下,但其他鄉親就沒有這麼幸運。

往日的鄰居、親戚、同學不是罹難了就是被掩埋,幸免於難的人,無語問蒼天,耳邊都是呼天搶地的哭聲,身著藍天白雲志工服的她,無語的握著他們的手,陪著他們流淚,因為再多的語言,無法撫平失親的痛,昔日歡笑的村莊,如今何在?

雪珠留在村裡半月餘,每天都到河床去緬懷失去的親人朋友和同學,穿著雨鞋、帶著回收袋到河床撿回收,讓長眠在河床下的鄉親也有一片淨土。

隨著道路搶通,愈來愈多的救災團隊進駐,慈濟也是其中之一,寒冬將至,上人要讓受災的鄉親能在農曆年前入住,志工們拼著八十八天蓋好杉林大愛屋,鄉親們陸續入住展開新生活,逐漸擺脫悲傷,他們感恩上人、慈濟志工在他們最
需要的時候幫助他們。

此次的經藏演繹,雪珠因為膝關節受傷無法靈活起落有些懊惱,但她不氣餒,選擇全程唱頌經文或站立的大愛之光,她用大聲唱頌來入經藏,看到其他更資深、年紀更長、白髪更多的志工,為了演繹《無量義 法隨頌》克服萬難,必需站三小時,她打從心底的佩服與感動。

因為,不管在站在哪一個位置的志工,都是盡心盡力圓滿及成就這一場大法會。

◎圓光佛學院師生 將教室搬到小巨蛋

10月23日是《無量義 法隨頌》法繹的增加場,圓光寺的當家師父─性因法師再度帶領著佛學院的僧眾及學生來到小巨蛋感受法會之法喜。

位於桃園中壢區圓光寺佛學院的幾位法師,受志工邀約參加20日在慈濟在小巨蛋舉辦的《無量義 法隨頌》法繹大法會,看完後深受感動,將佛陀的一生從出生到出家悟道......詮釋的如此真實,長期與師父們互動的志工許玉姬的建議:「可以把教室搬到小巨蛋。」於是法師、師長們決定將佛學院的課程搬到小巨蛋,讓學生們領受佛陀的一生,從發心到悟道悲憫眾生,以及證嚴上人如何帶領出家眾及在家眾,如何實踐佛陀的教法。

慈眉善目的性因法師在回程車上慈悲分享:「我們都好像在佛陀的座前,來聆聽佛陀的教示,也看到現代的一種很好的弘法的方法哦!」

慈濟的證嚴上人,從過去的一攤血,一路行慈善為眾生建學校,把佛陀的慈悲跟愛擴展到全世界,照亮每一個地方,他就像觀音菩薩一樣,只要有苦難的地方,幫助就到那裡。

性因法師也很讚揚場內演繹的志工們:「場內有一千多位志工演繹,井然有序,有的年紀也很大,要堅持站這三個小時,真的不容易,他們的毅力跟發心,值得我們讚歎。」

性因法師表示,透過這樣的演繹,看到的人也能夠,行善積德、戒殺防身,把佛陀的教義付諸在生活中,將來能夠離苦得樂、得到解脫、成佛,也祈願這個世間的苦難能夠消除,大家都能夠生活在一個安和樂利、祥和的社會。

圓光寺的另一位法相莊嚴的師長─意融法師,邊說邊用衣袖擦拭感動的淚水:「看完後,重新拾起我們當初出家的那一份心,透過演繹,我們看到佛、菩薩的慈悲,以及證嚴上人在世間上為眾生的所做的一切。」

意融法師被證嚴上人的那一份悲心,深深的感動,他覺得自己更要堅持願力與道心,還要利益更多的眾生。

佛學院學生看到,證嚴上人救助眾生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只要有需要,這些人(慈濟志工)都願意伸出自己的雙手,不管是五毛錢 還是付出體力,不斷地助人的精神,是他們非常的敬佩及值得學習的地方,懷著慈悲的精神堅持下去。

演繹雖已結束,但靈山大法會仍然未散去,停留在眾人的心中,繼續萌芽成長。

圖左 :來自桃園新屋區的年輕人─羅思婷,看見年長的志工,和她一樣的練習,激勵自己向他們看齊,勤於練習入經藏的肢體動作。[攝影者:李昭田]
圖右 :由莊嚴肅穆的〈爐香讚〉唱頌開始《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繹,是殊勝莊嚴的大法會。[攝影者:張暢忻]

圖左 :潘雪珠參與《無量義法髓頌》演繹時,看見八八風災的畫面,憶起了自己被土石淹沒的家鄉─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 ,心中仍舊悲痛 不已。[攝影者:丘亭]
圖右 :平日都在月眉環保站付出的潘雪珠,加入慈濟三十年從黑髪到白髪,她仍然堅持當初的一念心。[攝影者:張美智]

圖左 :中壢區圓光寺佛學院的當家法師─性因法師及師長們,自10月20日觀賞慈濟《無量義法髓頌》後,原來佛法也可以用音樂劇來說法,觀賞結束回到寺裡決定將課堂搬到小巨蛋23日讓學生們看看慈濟的弘法方式。[攝影者:丘亭]
圖右 :圓光寺法師─性因法師,讚嘆慈濟入經藏志工們,動作整齊有序,年紀也不輕,為了演繹站在場內三小時,毅力令人敬佩。[攝影者:許玉姬]

圖左 :圓光寺法師─意融法師,看完經藏演繹,他的心愈發堅定,也要利益更多眾生。[攝影者:許玉姬]
圖右 :慈濟的五毛錢精神,發揮到全球,幫助了許多苦難的人,證嚴上人這一份慈悲的心懷,很值得學習。[攝影者:許玉姬]
圖左 :慈濟志工邀請諸山長老,一同走入佛陀的一生求法、悟道至涅槃。[攝影者:賴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