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功能志工匯聚大愛 盤點生命價值

功能志工匯聚大愛 盤點生命價值

E-mail 列印
嚴寒的天氣檔不住絡繹不絕的志工人潮,12月23日慈濟桃園靜思堂張燈結綵喜洋洋,熱鬧舉行今年首場的受證暨歲末祝福感恩會,證嚴上人以「弘法利生信願行,蔬食共善謢大地」為主軸,迎接2024年福慧年,祝禱善緣 齊聚祥雲現,蔬食法雨潤心田。現場講經堂、感恩堂、國議廳共有一千八百八十六人不畏寒流來襲,參與盛況同享法喜。

慈濟桃園來自社區的各功能志工包括:國際慈濟人醫會(簡稱:人醫)、慈濟榮譽董事(簡稱:榮董)、環保、教育、慈濟警察消防暨眷屬聯誼會(簡稱:慈警)等……約三十個功能志工齊聚三樓講經堂,在大藏經回顧中,藍天白雲的足跡,有醫療、蓋學校、救災……,共同見證,菩薩在人間。

證嚴上人開示:慈濟立足臺灣,開啟濟世救人的志業,本著感恩、尊重、愛,大愛足跡已遍及全球一百三十多個國家,氣候變遷,世間苦難偏多,愛的能量匯合起來,分分受用,馬來西亞、新加坡志工走到佛陀的故鄉,翻轉苦難的人生,開啟竹筒歲月,讓手心向上的人轉為手心向下,匯聚點滴的愛心,粒米成籮,把愛心再傳遞出去,讓世界充滿祥和的瑞氣。

◎慈濟榮譽董事添新丁

慈濟人匯聚大愛,募心募愛救苦難,桃園區今年有一百三十一位善心人士,接受「慈濟榮譽董事」的受證,這些善心人士,來自各行各業,有實業家、有反芻抱恩的孝順子女,也有認同慈濟理念的遺孀,他們身份雖不同,愛心卻一致,在工作人員為他們帶上佛珠別上胸花,並留下愛的足跡。

社區大德也是新榮董石簡美枝説:「錢賺進來,沒有佈施出去,留在身邊是一堆廢紙,捐出去,慈濟會把它用到有用的地方,以前我是捐醫療,慈濟志工告訴我捐款的種類,我知道我捐的錢用到哪裡去了,捐給慈濟的善款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她早年與先生經營資源回收,慈濟環保站有回收物,會載到她那裡秤斤計價,因此認識慈濟志工許秀琴,夫妻有盈餘時,就捐榮董,全家包含自己、兩個兒子、女兒已圓滿四個榮董,因先生已往生,今天由女婿代表先生,再來完成一個榮董。石簡美枝的回饋社會布施精神,實在令人讚嘆。

另外還有出生才四個月的洪莘喬,紅冬冬的臉龐上,好奇的眼睛,不停的搜尋著四周,手抓住胸前的別花,不停的往嘴裡送,她代替行動不便的曾祖父來受證,她阿嬤林姿娜說:「讓年輕人帶著小嬰兒多接觸善的環境,這也是一種愛的傳承,慈濟志業必須代代傳承,才能千秋萬世。」是很有智慧的阿嬤。

傳承美德勝過留財,社區大德也是新榮董的莊桂燕說,為已往生的父母各捐一個榮董,她表示,父親留下的土地,最近兄弟售出,她也分得一筆錢,雖然金額不多,但她想為父母植福,給父母各圓滿一個榮董。她覺得金錢夠用就好,父母遺產,是雙親辛苦積蓄而成,捐出做公益,給自己的孩子樹立典範。莊桂燕孝順及正向思維,值得學習。

臺南慈濟志工鄧淑月,與弟妹們合資,一起幫媽媽圓滿榮董。而八十六歲的鄧楊三娘媽媽表示,孩子的孝心讓她很感動,孩子們有的住臺南、有的住中壢,姊妹約好再到楊梅載她來桃園,接受師父的祝福。

「我嫁比較遠,要照顧到父母比較困難,在不影響生活的前提下,邀兄弟姊妹一起來做好事,爸媽辛苦了一輩子,為爸媽植福田,是我們兄弟姊妹長久以來的心願,今天圓滿心願,我們很高興。」鄧淑月分享著。他們兄弟姊妹是給做子女及時孝順的典範。

◎臺上臺下一起入經藏

證嚴上人開示,從出家開始在「法」海裡撈針,撈出這部《無量義經》。佛陀來人間一大事因緣,《法華經》教菩薩法,佛陀說八年,多少高僧大德深入經藏,成為諸經之王。《法華經》的精髓《無量義經》非常的可貴,上人講《無量義經》帶動人間菩薩走入人群行經,走在經的上面,步步入經藏,桃園區各功能組志工更深入經藏演繹,呈現慈濟大藏經。

骨髓捐贈者陳彥榕和母親陳緗語參與歲末祝福的母子檔,他們觀看《慈濟大藏經》關於骨髓捐贈的一些畫面,因為感同身受,感動得掉淚。陳彥榕從事長照相關的工作,四、五年前造血幹細胞捐贈的驗血活動推廣,就跟著志工去建檔,沒想到前年竟幸運配對成功。

「中樂透都沒有中到,怎麼骨髓有可能?」他知道這機率非常低,可是竟然配對到,他想,「這就是我的使命!」熱心的彥榕是扶輪社的成員,了解到造血幹細胞捐贈的驗血活動推廣不易,剛好其社團有辦捐血的活動,希望藉由此機會來做結合,可以將大愛與更多人分享。

第一次參加授證場歲末祝福的「慈籃」成員張雅惠,每週六下午來靜思堂練習經藏演繹,看大家那麼認真練習,又聽《無量義經》,心裡覺得很充實,她覺得演繹的音樂很柔和,可以安撫很躁動的心。

尤其經文「靜寂清澄,志玄虛漠……」柔柔的音樂一下,就覺得心安住下來。對於「守之不動,億百千劫」也很有感觸,她表示,靜思語裡面有一句,「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因為做很多事情恆心毅力是很重要的。

也是第一次參加歲末祝福經藏演繹的李桂鳳,是志玄社教的瑜伽老師,對經文完全不熟悉,感覺經文的意涵很深。但因為經藏指導老師林淑惠說,要先去了解裡面的意義,於是她便深入去了解其中的意義。

「我想做志工。」提起李桂鳳入經藏的因緣,源自今年年初桂鳳原本要離開職場,結果不慎自摔,傷得蠻重的。慈濟志工帶她到新店慈濟醫院治療,當時她便發願,「老天爺讓我活命下來,我要付出做善事。」

今天(12/23)法海中,志工舉手投足間充滿道氣,與會大眾潤澤於法筵盛會裡,精神抖擻、聲音鏗鏘有力,齊力弘揚法脈、傳遞宗門,證嚴上人連聲讚嘆:感動啊!

◎環保站就像我第二個家

今年七十四歲的葉含笑參加慈濟環保志工已近二十四年,承擔環保幹事也將近二十年,有人問她,「每天做環保不會覺得累嗎?」含笑說:「環保站就像我第二個家,一天若不來做一下就覺得不舒服」。她聽了師父說做環保可以救地球,從此就一直做環保,別人覺得髒臭不敢碰,她都不以為意,因為她覺得能做就是福氣。

聽證嚴法師講解《無量義經》時,含笑記得有句經文是「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佛陀無畏付出的精神讓她深受感動,所以平常她去環保站做環保時,就是為地球佈施一點勞力,有餘力時還可以捐一點錢,佈施的當下就覺得很開心、很知足,而且善念增加,貪念就自然減少了,所以擔任環保志工是含笑最喜歡的志業。

「做環保真好」│來自印尼的吳嫦娥,四十五歲嫁到臺灣三十多年了,今年八十二歲,以前先生還在世時會陪著她做環保,先生往生後她依舊堅持做環保,嫦娥說:「我還是沒休息,每天推著由嬰兒車改裝的小推車,將資源回收物收集後,載到含笑師姊家做分類,不只做得開心,連身體也變健康。」。

每天步行到左鄰右舍收集資源回收,還可以跟鄰居聊聊天,做環保對嫦娥來說是一種健身運動、也是與朋友聯絡感情的好機會。把回收物載到定點進行分類已經是嫦娥每天例行工作,要是臨時有事不在家該怎麼辦呢?嫦娥微笑說:「含笑師姊就當起我的代理人,幫我接手每天要做的事,幫我到社區收資源回收。」原來同為環保志工的葉含笑就是她的最佳後援。

含笑與嫦娥雖然不是親人,但法親關係卻是情比姊妹深,他們因為慈濟而結緣,除了一起做環保,同行菩薩道還能增長智慧。含笑說:「聽到好的道理都會跟她分享,她聽得也很歡喜,感恩上人創造慈濟、提倡環保,讓我們倆姊妹,年老不孤單、順心又健康。」

人間菩薩付出無所求,卻反而從做環保得到莫大益處,真實印證了「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這句話。

◎慈青大愛綿延長 傳承法脈續前緣

曾是慈青的陳素慧在高中時,鄰居叔叔邀約愛喝酒的父親做環保,父親因做環保而戒酒,她對慈濟有了初步的認識。考上大學後因緣際會加入了學校的慈青社,有了懿德媽媽的陪伴,更陸續參與活動去付出。

陳素慧後來考上慈濟大學研究所公費生,響應慈濟造血幹細胞驗血,也參與南亞海嘯街頭募款,沒想到建檔後一年竟然配對成功。當時也不畏懼的她,因為相信慈濟不會因為要救人而損害捐者的生命,救人一命無損己身。對慈濟的了解更多。

平時要上班陳素慧又要照顧小孩,生活著實忙碌。直到有一天,又遇到鄰居慈濟叔叔,問她要不要參加《無量義 法髓頌》入經藏,假日要參與練習。她剛開始練習時覺得入經藏指導的淑惠老師很嚴格,心想也太兇了吧!跟同行夥伴聊聊就轉念了,繼續認真練習,後來又加演了兩場,把慈濟的精神傳播,覺得是好因緣。

小巨蛋《無量義 法髓頌》之後的感恩茶會,陳素慧先生也一起參加,因為對音樂演奏有興趣,當天也參與演出加入樂團,也願意參加慈濟的活動。她帶著孩子、先生一同參加慈濟活動,希望自己能兼顧家業也能做慈濟。

她這次參加歲末祝福演繹,說有回家的感覺,這群入經藏演繹的年輕人,相約在上人場次再次相聚,因為年齡相仿,彼此互動有趣,陳素慧會帶著家人一起做慈濟,希望全家人接受此團體,「孩子也因此有溫暖的一面,對小動物也更友善,日常生活中也少頂嘴,全家人聊一聊智慧就開。」

志工與會眾行入經藏,盤點生命的價值,世代傳承更見證慈濟的歷史,在這歲末年初寒冬之際開啟福慧燈虔誠祈禱,彼此在感恩中祝福。

圖左 :慈濟桃園靜思堂首場的受證暨歲末祝福感恩會,歲末年初寒冬之際虔誠祈禱,彼此在感恩中祝福。[攝影者:李月真]
圖右 :慈濟桃園靜思堂首場的受證暨歲末祝福感恩會,捐贈者陳彥榕(第二排左)和母親陳緗語(第二排右)參與歲末祝福的母子檔,他們觀看《慈濟大藏經》關於骨髓捐贈的一些畫面,因為感同身受,感動得掉淚。[攝影者:蔡沛昆]

圖左 :慈濟桃園靜思堂首場的受證暨歲末祝福感恩會,證嚴上人以「弘法利生信願行,蔬食共善謢大地」為主軸,迎接2024年福慧年,祝禱善緣齊聚祥雲現,蔬食法雨潤心田。[攝影者:黃秝淇]
圖右 :慈濟桃園靜思堂首場的受證暨歲末祝福感恩會,七十四歲的葉含笑與八十二歲來自印尼的吳嫦娥是慈濟環保志工,雖然不是親人,但法親關係卻是情比姊妹深。[攝影者:蔡沛昆]

圖左 :慈濟桃園靜思堂首場的受證暨歲末祝福感恩會,「慈籃」成員張雅惠(左二)覺得演繹的音樂很柔和,可以安撫很躁動的心。[攝影者:蔡沛昆]
圖右 :慈濟桃園靜思堂首場的受證暨歲末祝福感恩會,志玄社教瑜伽老師李桂鳳(第二排左一,藍衣)是志玄社教的瑜伽老師,她發願,「老天爺讓我活命下來,我要付出做善事。」[攝影者:蔡沛昆]

圖左 :慈濟桃園靜思堂首場的受證暨歲末祝福感恩會,鄧淑月(右)是台南慈濟志工,今天帶著家住楊梅的媽媽(左)來受證榮董,鄧淑月與弟妹們合資,ㄧ起幫媽媽圓滿榮董。[攝影者:蔡沛昆]
圖右 :慈濟桃園靜思堂首場的受證暨歲末祝福感恩會,精舍師父發福慧紅包。[攝影者:蔡沛昆]
圖左 :慈濟桃園靜思堂首場的受證暨歲末祝福感恩會,陳素慧(左排第二位) 希望自己能兼顧家業也能做慈濟。[攝影者:張暢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