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慈濟同學會 找回「同心」

慈濟同學會 找回「同心」

E-mail 列印
一場前所未有的「慈濟同學會」在2024年6月30日於桃園靜思堂舉辦邀集「2021-2023年受證的慈誠委員」來齊聚一堂,期待透過這場特別的溫馨茶會,來凝聚同學間的情感,堅定道心,歡喜攜手繼續同行在菩薩 道上。

由於2021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經過三年的口罩、快篩、隔離等政策,許多活動因避免群聚感染而停止。然而這三年來,慈濟志工培訓的課程不曾因疫情嚴峻而中斷,多數活動從實體改為線上的連線,也因此減少了人與人的接觸與情感的交流,為了更堅定志工們的道心,五十位工作人員合力營造「升溫」期許六十七位學員們能感受到溫暖的關懷。

◎同心協力 找回向心力

活動由志工蕭百合所帶領的探索教育團隊,帶動大家體驗「同心協力」的遊戲,找回慈濟大家庭同一條心的歸屬感。這個探索教育想讓大家再次感受自己發揮生命的良能,更加明白慈濟路上你、我、他必須緊密一心,才能團結力量大。

首先志工們分成十組,每組約六至七位,每個人拉著一條線,將球放在中心點,由手上的線來控制與支撐著球,讓球不要掉下來,大家同心協力將球通過障礙物,再運送回終點即完成過關。「等一下、慢一點……」「你們要拉住繩子的尾端,手不能碰到球」現場此起彼落的呼喊著,緊張熱鬧的氛圍,志工們瞬間成了生命共同體,缺一不可的互助,方能繼續前行度過難關。

體驗遊戲後,大家圍坐成一個圓圈,由探索指導員啟發學員分享心得,第六組志工黃彥慈分享,團隊開始練習時因為默契不佳,而一直失敗,但是經過一次次調整修正,並聽取每個人的想法調整步調後,合和互協發揮最佳默契,大家同心協力不放棄,小心翼翼如同以戒為師,共同以最快速度完成任務。

透由遊戲黃彥慈領悟到,大團體共事要合和互協一條心,大家同心協力,每個人都可以想出具體的Idea想法,但最後要有個Leader領導來帶領大家,才能不慌不忙地朝向目標前進。

第三組志工龍潭陳亮宇分享,從同心協力的遊戲中,體會到上人曾開示的「六和敬」大家志同道合,目標相同,彼此間的意見不相紛爭,即能同心、同道相互的勉勵。人與人之間,難免有不同的習氣、不同的形態,倘若彼此見解一致,能聲色柔和與人結好緣,聚在一起共事,則事事皆可成就。

◎法親生世情 緊密同一心

慈濟志工彼此稱為法親,以佛法為結合的親人,開場由司儀李晴香柔和的聲色,感恩大家不畏疫情阻隔完成受證,即是大家有緣相聚在此,能夠同期培訓受證就是難得的好因緣。

尤其最近上人一直開示「學與覺」,上人提到普通友情或家庭親情終究只是一世情,但法親情是生生世世。也因為慈濟人方向一致,跟隨師父佛心師志,為佛教、為眾生,這都是同行菩薩道的法緣。也因為同師同志向,更應該彼此關懷,同心協力一條心。

籌辦此次活動的行政協調窗口石美英表示,由於新冠疫情最嚴峻的三年期間,多數活動均採線上視訊,大型活動幾乎停滯,維持社交距離令人冷漠,所以希望疫後的現在,大家能夠齊聚一堂聯絡感情,希望人人都能以歡喜心辧Party的方式來參與,同學聚在一起會特別感到熟識與溫馨。

今天舉辦同學會其實是慈誠委員的法親關懷的項目之一,是希望透過同學相聚讓大家起歡喜心,同學彼此較能敞開心胸,歡樂暢談,將自己所遇到的困難或行經的法喜,透過彼此分享,也讓在場的資深志工可以提供經驗,進行關懷與解惑參考,而同學會是雙向互動的,也希望彼此都能夠分享歡喜心而相互感染,這種見賢思齊,善念被啟發出來,這就是善的循環。

◎品茶談心 慈濟路上你我他

為了拉近彼此心靈的距離,承擔課務規劃的志工陳鳯英,也特別設計「談心」這堂課,為什麼要談心?她說,剛剛有上過探索課程,接下來要探索內心的世界,將學員安排由不同區的資深隊輔陪伴,品茗、話家常,就是希望透過暢談的當下,他們能夠談出內心的問題,所遇到的困難、瓶頸,由資深經驗互相交流,意旨在培養學員面對困難時,有依靠可循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我是怎麼做慈濟」單元,學員分享自己在慈濟這條道路上的心路歷程,他們所學的法喜,或曾經有過障礙,讓大家學習效法。

來自平鎮的楊佳琦,2021年受證,她感恩臺北慈濟醫院大醫王把她從鬼門關救回來,既然讓重生了,她就發願努力做慈濟,承擔愛心商店以及樂齡長照的窗口,她很認真到處募心募愛,也無所不募,包括募捐髓、募環保。楊佳琦分享自己募心募愛的過程,也啟發身邊的人,展現出堅韌不拔的慈濟精神。

第六組龍潭區方祥瑜,受證後擔任和氣骨捐幹事,分享在探索課程遊戲中獲得了深刻的啟示。他舉例說:運送物資或骨捐,都是靠大家的力量,需要眾人去完成,念力很重要,大家都不想重新來過,所以就是那一念心之下,那個球就很穩得掉進去,大家就很開心。

另外針對提問「遇到境界的時候,要怎麼為自己加油﹖」其實大家不管從事什麼事情,一定會遇到境界,如果沒有接觸佛法,一定心是隨著境界被帶走,非常的苦,他舉例子,龍潭在五月舉辦一場驗血活動,因為疫情停滯多年,大家也卯足了全力去邀約大德來驗血,但當天的成果非常的低,只有十七支血樣,遇到這樣的境界,要怎麼為自己加油,他告訴自己「你盡力了,因緣就是這樣,就接受它」盡力而隨緣放下,讓心不執著。

◎堅定信念 啟航更順暢

龍潭區志工鍾秀珠2022年授證,在慈濟已有十五年志工經歷,受證後勇於承擔協力組長,她分享,在同心協力的遊戲中,團隊失敗了兩次,花了很多時間,因為大家都用自己的方法,慢慢才找到一個共識,才順利把球移到第二關,透過遊戲讓她體會到,慈濟事就像在合和互協,有很多細節在裡面,如果可以良善的溝通,相互合作,很多事情都可以圓滿達成。

遊戲後大家圍坐一圈分享,有位同學分享「軟實力」特別有反思,她說尤其在帶組員的時候,真的需要一些軟實力,自己的身段不要放那麼高,凡事好好溝通,且一定要面帶微笑,做事就可以更順暢。

寶山區志工劉家誠是慈二代,認識慈濟快三十年了,2022年才受證,今天活動他體悟到每個團隊成員都是一個小螺絲釘,很贊同彼此增益的互動方式,能夠讓慈濟的志業能夠走的更長久。而疫情期間確實與實體接觸有些落差,透過活動彼此互動,只要是利益大眾的,都能成為幫助地球更美好的一分力量。自己也發願,要做一個守護慈濟這條法船的一個螺絲帽、一個鉚釘,把上人的法給牢牢拴緊。

第六組學員蘆竹區朱震宗,在同心協力遊戲中,始終推著同組一位行動不便坐輪椅的同學,協助他一同參與,一起完成團隊的任務,愛心助人且謙虛的他表示:「不是幫助他,是感恩別人給我機會歷練,我們同組要一起完成」視同伴猶親的朱震宗表示,團體中除了戒律外,心中一定要有法,有法就可以更圓滿地完成一件事。

這一位同學雖然坐輪椅,他也是法親家人,不能放棄他,在這條路上不管多艱難,都不能讓任一個隊員落隊,這樣才能一起完成同件事。

「法輪要轉,食輪也要轉」溫馨的聚會,在工作人員用心的籌畫下,以Buffet的方式來營造同學會的氛圍,希望讓大家感覺有親切感,這也是推動茹素的方式。今日溫馨的同學會,在大家臉上洋溢的笑容,以及法喜收穫的分享中,不言而喻的呈現出滿意的成果,讓法親們彼此攜手同行在菩薩道上更具信心。

圖左 :慈濟同學會活動,探索教育團隊帶動大家體驗「同心協力」的遊戲,找回慈濟大家庭同一條心的向心力。[攝影者:林天順]
圖右 :慈濟同學會活動,每個人拉著一條線,將球放在中心點,由手上的線來控制與支撐著球,讓球不要掉下來,大家同心協力將球通過障礙物,再運送回終點即過關。[攝影者:林天順]

圖左 :慈濟同學會活動,學員朱震宗(推輪椅者)於遊戲中,不離不棄協助行動不便的組員一同參與,他表示,他也是法親家人,不能放棄他,在這條路上不管多艱難,都不能放棄任一隊員,要互相扶持。[攝影者:林天順]
圖右 :體驗遊戲後,大家圍坐成一個圓圈,由探索指導員啟發學員分享心得。[攝影者:林天順]

圖左 :慈濟同學會活動,工作人員用心的籌畫下,以Buffet的方式來營造同學會的氛圍,希望讓大家感覺有親和感,推素也吃得歡喜心。[攝影者:林天順]
圖右 :寶山區志工劉家誠是慈二代,認識慈濟快三十年,今天活動體悟到每個成員都是一個小螺絲釘,很贊同彼此增益的互動方式,能夠讓慈濟的志業能夠走的更長久。[攝影者:林天順]

圖左 :龍潭區志工陳亮宇分享,從同心協力遊戲中,體會到「六和敬」大家志同道合,目標相同,即能同心、同道相互勉勵。聲色柔和與人結好緣,聚在一起共事,則事事皆可成就。[攝影者:林天順]
圖右 :慈濟同學會活動,龍潭區志工鍾秀珠(左)受證後勇於承擔協力組長,今天聽到分享「軟實力」特別有反思,日後在與組員互動時,身段要柔軟,要面帶微笑,做事就可以更順暢。[攝影者:鄭信義]
圖左 :慈濟同學會活動,籌辦活動的行政協調窗口石美英表示,舉辦同學會也是一種法親關懷,期望同學敞開心分享困難與法喜,資深志工陪伴提供經驗交流,進行關懷與解惑,帶動善的循環。[攝影者:許永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