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門把牌上寫靜思語 榮民願「三好」隨身

門把牌上寫靜思語 榮民願「三好」隨身

E-mail 列印
上課時間未到,桃園八德榮民之家簡報室內滿滿人海,九十多位的伯伯己經就座,精神奕奕、開心期待11月18日的「銀寶學習」課程。這次,慈大桃園社教中心與八德區志工來陪伯伯製作門把牌,並寫上靜思語、用樹脂土捏出各式各樣的形狀來裝飾,也透過靜思語故事分享,讓伯伯們把「三好」牢記在心。

丘秀琴師姊鼓勵伯伯將門把牌掛在房間的門上,學習打開心門,隨時祝福自己與他人。[攝影者:唐崇文]
清爽的早晨,冬天的太陽閃耀出金色、柔和的光芒,朗照著大地,榮民之家的伯伯們,感受到溫暖的氣息, 三五成群的在戶外廣場做運動、透透氣,當看見熟悉的身影前來,熱情地 與志工問好、打招呼,他們知道今天(11/18)有「慈濟的課」,做完運動後,紛紛前往簡報室集合,上課時間未到,簡報室內滿滿人海,九十多位的伯伯己經就座,精神奕奕、 開心期待今日的課程。

慈濟大學桃園社教中心與八德區志工,定期與八德榮家合作,安排銀寶學習課程,為讓伯伯持續學習、找尋生活中的樂趣及改變心境,有慈濟志工溫暖的陪伴,長期以來,許多伯伯變 成固定的「常客」,每個月的二次課程,已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樂事。而本次課程的主題為靜思語故事分享、手工創作。

「……手牽著手,肩併著肩,輕輕唱出我們的歌聲……」課程一開始,播放〈我們都是一家人〉的輕快歌曲,志工手拉著手,開心地和伯伯唱唱跳跳;活動主持人,平時也是社教中心 教育志工的邱秀琴師姊,告訴伯伯平時別忘了要鍛鍊兩種功夫──「笑笑功」、「跳跳功」;每天要哈哈大笑、每天也要記得動動手腳做運動。伯伯們熱情鼓掌,開心地回答:「會記 得!會記得這兩種功夫!」

接著,邱秀琴師姊和伯伯講述一個「因果」的故事:從前有一位老人家共生四個兒子,分別取名為「黃金」、「白銀」、「業障」及「三好」;有一天,老人家年歲已高,問及「『黃 金』、『白銀』兩個兒子是否願意跟著爸爸去黃泉?」黃金、白銀不願意去,此時「業障」說:「爸爸,您怎麼沒叫我去呢?您以前的壞事我都有記錄下來,我要生生世世跟隨著您 呢!」

老人家後悔今生所做的錯事,懺悔不已;還好,「三好」前來鼓勵父親:「家財黃金白銀鋪地,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業障是老師,時時跟著您走,督促著您;但人非聖賢,熟能無 過,隨時要記得三好:心發好願、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只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下輩子的劇本,今生就在寫,秀琴師姊以此故事闡述因果的重要,提醒伯伯平時記得植好因、種好果,感恩國家及身邊照顧您的人,以感恩的心對待他人,把「三好」常住心,轉心念 化干戈,就能輕安自在。而伯伯們聽得入神,大家也一起背誦「三好」,答應回家的作業就是要做好這三件事。

為讓伯伯激發腦力及創作力,今日的課程設計為手工創作,教伯伯用樹脂土捏出各式各樣的形狀,再用白膠粘在門把牌上,做好的門把牌,由社教書法課的呂國祈老師及同學們,與伯 伯一起寫書法,選擇所喜愛的靜思語寫在門把牌上,即完成作品。

僅管看似簡單的作品,卻讓伯伯付出許多心力,以顫抖的雙手、模糊的視力,要完成作品並不容易,不時看見氣餒無助的他們在嘆息;但,志工在旁鼓勵打氣,和伯伯一起完成作品, 而童心未泯的他們,就像大孩子般,捏出令人嘖嘖稱奇的可愛形狀,有人物、太陽、鴨子等等,歡笑驚奇聲不間斷。

完成作品的伯伯,開心分享自己的作品,還有所寫的靜思語,秀琴師姊鼓勵伯伯將門把牌掛在房間的門把上,學習打開心門,隨時祝福自己與他人。

「爺爺,您喜歡慈濟的哪些課?」「都好,都好,看到你們來,就開心了。」心寬念純的老人家,是榮家的「寶貝」,用純真的心學習新的事物,小小的鼓勵,就能讓他們開懷大笑, 而慈濟志工持續愛的經營,願與伯伯一同增長智慧。 .

圖左 : 伯伯們快樂的和志工們一起動動手和唱著〈我們都是一家人〉。[攝影者:唐崇文]
圖右 : 伯伯們一起大聲並喊著「哈、哈、哈」三聲,這是他們每天早上最喜歡的運動之一「大笑功」。[攝影者:唐崇文]

圖左 : 志工陪著伯伯在門把牌上寫上靜思語。[攝影者:唐崇文]
圖右 : 伯伯在門把牌背面寫書法,選擇所喜愛的靜思語寫在門把牌上,即完成作品。[攝影者:唐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