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見習志工的美好身影

見習志工的美好身影

E-mail 列印
「來,笑一個,要照嘍,不要眯著眼睛。」影視志工利用身心寬暢時間,希望為即將結束研習課程的見習志工們留下最美的團體身影。今天(10/28)是2012年見習志工研習 的第八堂課程,約有五百位志工前來慈濟中壢志業園區的佛堂一起精進。

今天的講師也是大愛「地球證詞」節目主持人何佩玲以環保為題,除了與大家分享心靈環保、清靜在源頭的重要等等,更介紹證嚴上人推動環保庝惜大地的遠大眼光,她很佩服上人總 是在看到一件很重要又非做不可的事時,就勇敢地去做而且義無反顧……

學員洪秀玉是位社區環保志工,還沒做環保之前,最常做的事,就是把自己妝扮得美美地去舞廳跳舞。在一次偶然的機緣聽到中藥舖老板說,他們社區有個慈濟志工阿儉,在做環保回 收的工作,她不在意別人取笑的眼光,依然堅持做回收。

秀玉聽了心裡很感動,於是主動找到這位阿儉志工……秀玉了解環保的意義後,便開始向左鄰右舍詢問,可不可以將要丟棄的瓶瓶罐罐送給她,也向他們解釋,回收這些東西除了愛護 地球,還可以將回收品變賣,捐給慈濟做好事;就這樣,她每個月的環保回收量大約有兩車之多,貼心的秀玉又自製了一些精美的紙球花結合靜思語的小飾品,與送回收物來的鄰居結 好緣,拿到飾品的鄰居都很開心,同時驚歎她的手巧。

另一位見習志工吳錦玉,六年前因為父親生病,孝順的她,希望以繳善款的功德來回向給父親,減輕他的病苦,雖然父親後來仍舊走了,但善的種子留下了。

之後,前來收善款的志工鍾秀玉邀請她加入環保回收行列,錦玉欣然首肯,並且積極懇請同事將那些不要的、可回收的物品讓她回收,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她做環保回收,而且將回 收所得捐給慈濟助人,於是都會主動將可回收物送來給她,待集中一定量後,她再請先生幫忙載到環保站。

以前的錦玉總認為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為什麼先生還不滿意?接觸慈濟後,她改變自己和先生說話的方式,先生要出門時,開心地送他出門外,還加上溫柔叮嚀:「要小心開車 喔!」如此一來,不但改善了夫妻的相處模式;連在南部工作的大兒子都向她說:「媽媽你真偉大。」而且,兒子一有放假便去看阿公、阿嬤,陪他們說話聊天。

阿公告訴他,以後結婚的對像就要找像媽媽一樣品性的。原來錦玉在公婆生病時,請假回南部照顧老人家,親奉湯藥外,不時軟言細語,無微不至的照顧,讓隔壁床的病友都誤以為她 是女兒,公婆讚嘆她的表現比自己的親生女兒還像女兒。

再有一位見習志工,是大學二年級時就加入慈青的彭沛涵,大學畢業後投入職場,擔任手機門市服務員工作,工作二年後,便常常問自己:「我追求的是什麼? 就是這樣日復一復的 工作嗎?」

她開始想念慈青時所接觸到的證嚴上人的法,心中不斷有想要找回「法」的感覺,於是辭去了原有工作,投入靜思書軒的工作;沛涵認為在書軒,不是銷售產品,而是要如何透過商品 來向顧客們傳遞上人的法,因為書軒裡的所有商品、每一本書、每一樣東西,都是師父們的用心;她常常反省自己是不是做到了? 為了更深入上人的法,她積極參與志工見習課程, 上過課後的她,更了解如何與志工及前來書軒的顧客互動,是她最大的收穫。

今天來上課的徐華濱也覺得收穫豐盛,他很感恩他的妻子師姊,若不是她幫他報名見習志工課程,他那來那麼多的收穫?之前,妻子雖然也常和他分享法喜,但總不如自己的親身體驗 來得多。

自今年3月開始上課至今,他像海棉一樣不斷不斷地吸收,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林勝勝、薛足、林葉等志工的分享;如今他也在四大志業八大法門中,找到自己未來會投入的兩大部門: 醫療及國際賑災,希望能給苦難的人作最直接的幫助,也希望為自己的人生旅程留下美好的身影。

圖左 : 大愛「地球證詞」節目主持人何佩玲分享:心靈環保精質化 清淨源頭持齋護眾生 。[攝影者:陳春景]
圖右 : 彭沛涵(中前)師姊專心的繞佛繞法。[攝影者:陳春景]
圖 : 徐華濱師兄發願要做一位不請之師的快樂志工。[攝影者:陳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