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用愛用心輔新芽 小小孩子助美東

用愛用心輔新芽 小小孩子助美東

E-mail 列印
儘管入冬的第一波冷鋒過境,加上細雨紛飛,大地顯得格外瑟縮寒冷,但是來自中央、中原、健行、萬能、南亞、元智、新生等七所大專院校的二十五位慈青社成員、六位慈青學長 會的行政工作人員,以及八位當區慈濟志工(另有六位志工直接去接學員),依然在12月8日大清早,為了一個月一次的「新芽課業輔導」,按時抵達慈濟中壢志業園區的人文教室 特區。

八點報到完畢,即各就各位準備學員報到、學員牌、為新進慈青講解志工服務規則、發志工服等各項上課事宜。

九點開始,十四位參加課輔的孩子,依照各自的年級進班上課。上完兩堂課後,接下來的十一點到十二點,是慈濟人文課,首先由兩位新生醫專的慈青葉青雲、游佳蓉說演靜思語── 「好意鈴」的故事。

故事述說一位叫小英的小女孩,因為覺得在班上受到排擠……後來「借得」夢想中的五色鳥的「好意鈴」,以及得到真的「小鈴鐺」而心開意解,不但想法變得正向,而且臉上時時帶 著笑容……終於化解同學的嘻笑與嘲弄。

「如果我也有一個小鈴鐺就好了!」孩子聽完故事,天真地說。

「雖然今天我們沒有小鈴鐺,但是等一下大家都有一份聖誕節的小禮物喔!」「新芽課輔班」的主要負責志工吳慧珠,笑容可掬地走向前,繼續向大家說,今天是圓緣,回顧二○○九 年三月,為了照顧弱勢家庭的孩子,我們邀請到慈青及畢業後的學長會,在慈濟中壢志業園區,成立新芽課輔班,以慈善結合教育……

近四年來,不但來自單親、隔代教養等關懷照顧戶,或居家關懷戶的孩子們的功課得到輔導,進而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品格教育,並且與其家人建立起如親人般的友善互動,為 弱勢家庭帶來希望的曙光。

真的很感恩慈青、學長會,以及師兄、師姊這些年來用愛、用靜思語來陪伴;他們的功課也許還有些許落後,但是卻能從生活中體會待人處事的善解與包容、行孝與行善的必要。

這樣的成果或者不盡理想,卻也不負慈青、學長、志工三合一共同為新芽課輔的初衷,尤其藉此讓慈濟的美善人文深植孩子心靈,回家後又能影響家人;同時也讓慈青參予慈善、見苦 知福,並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學相長,期能接引更多新發意的慈青,加入服務弱勢族群的工作。

「再半個月就是聖誕節了,聖誕老公公送禮物來了!」吳慧珠話鋒一轉,由志工與慈青扮演的聖誕老公公,便一一將禮物交到笑逐顏開的孩子手上。

與孩子們一樣拿著禮物露出歡喜笑容的,還有螢幕上播放的美國桑迪風災後,慈濟志工發放、小志工合十鞠躬,受災民眾領受到慈濟人的關懷,所露出來的感激笑容。

「拿到聖誕節禮物高不高興啊?」看完影片,吳慧珠告訴大家:「很久很久以前,你們阿公、阿婆的那個年代,臺灣好窮好窮,許多人都吃不飽,那時候美國人送來麵粉、奶粉幫助臺 灣人;現在美國人受到風災,很多人的房子、車子都壞了,又沒水、沒電,還下著大雪。」

「今天冷不冷啊?」吳慧珠停下來看著孩子們一會兒,突然問道。 「很冷。」孩子們齊聲說。

「美國天氣更冷,災民們都沒電可取暖,所以,我們今天來報恩好嗎?」慧珠接著說。孩子們天真無邪的都說:「好」。

現場備有竹筒和一盞心燈,在「愛與關懷」的悠揚歌聲中,今天參與課輔的孩子,都高興地將自己的零用錢投入竹筒,並祝福天下無災無難。

活潑好動的學員小吉,不但將他的零用錢投入竹筒,而且很虔誠地祝禱美國人平安快樂。他從國小五年級就來參加「新芽課輔」,只是每堂課都坐不住,現在已升上國中一年級,不但 願意坐在教室寫功課,還和師姑、師伯,以及其他學員互動得很好。

就讀小學四年級的阿柏,這學期才來參加課輔,個性雖內向害羞,但愛心不落人後,也投下自己的一點零用錢。

中原大學慈青社長楊智凱看著這群可愛的小朋友,不禁回想起自己當志工的那份歡喜心和初發心:「我當初就是想以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別人,很慶幸自己能走在這條志工道路上,雖 然我目前的力量微薄,但是上人說過:『有一份心,就有一份力量』,也許我這小小的一分心,對於需要幫助的人來說,會是一股大力量。」

智凱頓了頓,繼續說,今天看到小朋友們將自己手中的零錢投入竹筒中,並且闔上眼睛,雙手合十祈禱,不論他們是否真的知道自己手中的零錢所代表的意義,他相信善的種子已經在 孩子們的心中發芽了,因為他們已經懂得幫助別人。

下課的鈴聲響起,慈青與志工們的臉上溢滿與孩子們同樣純真的笑容,他們為預約好的再相聚而互道珍重再見。

圖左 : 慈青帶動學員雙手合十,唱出愛與關懷,祝福天下無災無難無嚎聲。[攝影者:魏琬樺]
圖右 : 原本活潑好動的學員小吉(合掌祈禱者),經過二年多的課輔後,不但願意坐在教室寫功課,還和師姑、師伯,以及其他學員互動得很好。[攝影者:魏琬樺]
圖 : 志工吳慧珠愛的叮嚀,希望慈濟的人文課程能深植孩子心靈,並回家影響家人。[攝影者:魏琬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