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雨中故人來 環保體驗淨源頭

雨中故人來 環保體驗淨源頭

E-mail 列印
康芮颱風所帶來的外圍環流再加上鋒面過境,讓臺灣下起了豪大雨……

在8月31日的午後,八德廣福環保一掃這幾天陰雨霏霏的天氣,佛堂內歡笑聲不斷,熱鬧的氛圍讓整個環保站又忙碌了起來。

來自北京大學護理學院師生一行十一人的參訪團今天抵達臺灣,展開為期十五天的參訪行程,行程的第一站即來到八德的廣福環保站。

◎調伏自心 落實環保

志工們先用帶動唱的團康活動帶領大家為下午的活動做暖身,當志工進一步拿出賑災用的毛毯及灰色跟綠色的polo衫,向來賓介紹這是用寶特瓶做出來的,在場的來賓無不露出驚 呼的表情,更好奇得伸手摸摸看,「啊~這是雪碧!我們那也有!」女學生像是見到故人般的指著綠色寶特瓶說,「這件綠色的polo衫就是用這種寶特瓶回收做的」一旁的志工這 樣說。

「這是真的用寶特瓶做的嗎?」另一位女學生好奇的問,「沒錯!這件polo衫是用七十六支寶特瓶做的」慈濟志工接著又說「當寶特瓶回收來環保站後首先須經過分類,再送到工 廠處理,先是碎成片狀然後再碎成顆粒,最後抽絲織成毯子。」志工邊說邊展示著手上兩袋分別已碎成片狀跟顆粒狀的樣品,此時,來賓的目光全落在那兩袋樣品上,並詢問志工能否 讓他們也摸摸看,「那就跟古時候紡紗織布是一樣道理囉!」一旁聽的入神的老師回應了志工說的話。

再一一介紹過環保站內的各個回收區後,最後是讓來賓們體驗實作,經志工講解說明後,來賓們戴上手套開始做寶特瓶的分類,從拆解瓶蓋、環、顏色分類,再緊接著踩寶特瓶,大家 專注的神情似乎不在意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漬了大片,仍奮力的踩著,其中有幾位穿著高跟鞋的女士,賣力的程度並不亞於穿球鞋的人。

◎法水要入心 清淨在源頭

參訪即將接近尾聲時,郭記敏老師向大家分享著說,「今天感觸非常多,來到這裡看到很多人在做這樣的事,其實環保不是說等著別人做好,我們來享受美好的世界,而是說從我們做 起,再帶動周圍的人,周圍的人再帶更多的人,然後再回過頭,這樣的善行才能良性的循環。我們也要把慈濟的這種精神帶回去,從我們自己做起。像在大陸在北京,在學生之間,環 保也是個大家崇尚的思潮,我們也有很多志願者在做這樣的事,回去之後,我就從我自己先做起,如同剛才一位師姊說的『說再多都沒用,要做了才知道!』以前我在丟廢棄物時,已 注意到要分類,我回去之後更要再加一步,就是先清洗。我也會告訴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鄰居、我的學生,我們一起來做!」

另一位碩士研究生也是今天來賓中唯一的男生,陳杰分享說:「今天讓我印像深刻的是,在團康活動過程中,告訴我們如何不要有貪念,如何帶著自己的一顆善心學會奉獻;在環保的 活動中讓我知道怎樣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再透過一點一滴的行動進而保護地球」。

離去前志工送給來賓們的結緣品是各種款式不一的吊飾,其中最特別的就是環保志工將回收的竹墊子經拆解、清洗、風乾後,用毛筆在竹片寫上靜思語做成的吊飾,來賓們收到後非常 開心,相互端詳著竹片上的文字許久,慈濟志工再進一步說明這就是證嚴上人期勉大家要做到的「延長物命」。

近傍晚時分,暮色中志工們歡送這群來自對岸的貴賓們上車,短短幾個小時的相處卻像是有著濃得化不開的情誼一般,揮別廣福環保站,來自北京大學護理學院的師生們將繼續臺灣的 參訪行程。

圖左 : 北京大學師生對環保回收再利用製成毛毯嘖嘖稱奇。[攝影者:陳鴻恩]
圖右 : 北京大學師生與環保站前合影留念。[攝影者:陳鴻恩]

圖左 : 玉嬌師姊向北京大學師生說明環保回收再利用。[攝影者:陳鴻恩]
圖右 : 郭記敏老師分享環保分類體驗的心得。[攝影者:陳鴻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