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不賣烤鴨了 夫妻送貨心自在

不賣烤鴨了 夫妻送貨心自在

E-mail 列印
12月27日,是桃園區歲末祝福的第二天,志工李秋香來靜思堂做香積。對過去多年與先生賣烤鴨,她們感到川燙鴨子的肉體,好像在川燙自己的身體一樣,如此驚恐、瀕死的掙 扎,於是在今年四月決定不再賣烤鴨,夫妻倆轉行一起去送貨,從此心安自在,家庭也變得更和諧。

李秋香民國五十八年次出生,原台北人,在不顧父母的反對下,嫁給孫有德師兄,婚後育有兩子並定居於桃園。擅長廚藝的秋香,研發出烤鴨配方,香噴噴的烤鴨廣受親友肯定,在先 生轉業的空檔,遂興起以此為職業的念頭,夫妻兩共同經營店面,廣結善緣的秋香與客戶培養感情,忙碌緊張的工作,讓家庭氣氛也跟著緊張,長期累積壓力,造成夫妻間生理上的不 舒服。

在三妹介紹下,秋香開始接觸慈濟,佛法的洗滌讓秋香成為大愛台的忠實觀眾,大愛劇場主角的故事屢屢引起秋香的共鳴,見劇中主人翁的工作不順利,爾後修改心態與習氣,秋香心 底興起共鳴與嚮往。

遂於三年前參加入經藏演繹並開始茹素,水懺經文中陳述,罪惡首重殺生,螢幕上宰殺牲畜的畫面,震撼秋香,她心想:這不就是每天家中上演的畫面?又想起二兒子孫詣昕常常反應 家中老是血跡斑斑,爸媽都急急忙忙,講話都是大小聲,秋香心理充滿掙扎與對兒子忽略的愧歉。

隔年秋香邀先生孫有德一同參加慈濟見習志工課,並在店裡開始提供素食小菜,希望客戶在享受烤鴨之餘,也能少一點葷食,然而這半套子的方式,並無法彌補心中的空虛。川燙鴨子 的肉體,夫妻兩人感覺好像在川燙自己的身體,感受鴨子的驚恐,呈現在眼前的不是香味四溢的佳餚,而是牲畜間的驚恐、瀕死的掙扎。

一日,正在剁烤鴨的有德轉頭對秋香說,這把刀我砍不下去,佛法悄悄的改變有德的脾氣與習性,「轉業」的念頭,在兩人心理醞釀著。

秋香興起了心中的勇氣中年轉業,但談何容易?回想當年不顧家人反對,執意嫁給兩袖清風的先生,兩人頻手胝足,養兒育女的辛勞,這一切雖走過,相信轉業絕對難不倒她!對的事 情,眼前雖然有荊棘,然而上人說的,做就對了。

歇業的風聲傳出去後,也有慕名前來頂讓店面的人,夫妻兩對著爐子與刀子,心想如果將這些器具,頂讓出去,雖然能換個幾個錢,但不是又有了第二個李秋香延續殺業嗎?夫妻倆便 決定,將爐子與冰箱捐贈到惜福站,徹徹底底地遠離既有的生活模式。

有德暫時到物流業工作,秋香陪著一起送貨,雖然一天要跑十二小時的車子,但是心底的踏實帶來最大的自在,家庭氣氛,也由生硬頓時間轉變為柔軟和諧。生活中一切都明亮了,正 值青春期的孩子詣昕,跟爸媽的距離回到稚子階段,國中校園好比幼稚園,和媽媽間有說不完的話,最愛跟媽媽到靜思堂,甚至也想承擔志工的任務。

家中的笑聲與和諧,讓秋香心靈安頓,靈機一動又開始研發素食的養身飲品,再存一陣子的錢,便能開始黑木耳的飲品生意。職業是可以選擇的,從現在起,以善的循環取代惡的循 環,讓工作與信仰一致,李秋香與孫有德,正在替自己的人生做一個漂亮的轉折。
圖 : 太太李秋香做香積,先生孫有德則承擔生活組。[攝影者::謝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