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好環境戒酒 讓女兒找到好爸爸

好環境戒酒 讓女兒找到好爸爸

E-mail 列印
「從小就盼望有一個好爸爸,現在這一個爸爸就是我所希望的。」陳石溪的女兒向在場的大舅及舅媽說,讓遠從新北市來慶賀的舅媽感動落淚。

2014年1月3日早上,桃園分會三樓講經堂前幾排坐著,當天要接受證嚴上人授證的委員、慈誠,師姊們身穿旗袍,胸口別上法船;師兄們身著西裝,繫上藍斜紋領帶,每個人臉 上都帶著微笑,左胸前「心蓮」綻放,「佛心師志」常存心中,他們即將迎接慈濟的志業使命。全場近千位的志工,點亮盞盞心燈祈禱,不僅為新丁祝福,也將經驗做傳承。

「有一法門無量義,疾令菩薩成菩提……」臺上將受證的一百二十七位,與臺下六百八十五位已受證者,邊唱誦著《無量義經》〈說法品〉,邊揮舞著手勢,臺上臺下默契十足,百分 百到位。

演繹結束後,在場來自桃園、龜山、蘆竹、大園、八德等地區的經藏演繹志工,轉身面向上人,聲如洪鐘,雙手合掌,長跪發願:「全體靜思弟子,向上人發心立願,誠心齋戒、薰法 香,一生無量,菩薩大招生。」

◎戒菸酒 家和樂

陳石溪是其中的一位,過去開貨車為業的他,下班後,同事經常相約喝酒聊天,晚上回到家,會發酒瘋罵人,樓下柑仔店(臺語),也經常被他吵到無法做生意,夫妻為此經常吵架, 十多年來家庭在不平靜的生活中度過,不只兒子、孫子很少和他講話,也很怕他。

這幾年退休了,收入減少,沒有再像以前一樣經常出去喝酒,但有時候忍不住還是會跟朋友出去。在家吃飽沒事做很無聊,他接受太太的建議,到環保站去做志工,每天早上,他固定 報到,日子過得很踏實。兩年前,志工邱享妹為他報名見習志工上課,他一口答應下來,緊接著參加培訓慈誠。

培訓要守「慈濟十戒」,「不飲酒、不抽菸」是其中的兩戒,兩樣都會的石溪,經過深思,決定接受考驗,他說:「在慈濟,沒有人抽菸喝酒,且環保站讓我每天有事做,相信在這樣 的環境下,我不會再陷進去,可以將三十年的壞習慣改掉。」

六十六歲的石溪,果然通過考驗,現在每天除了去環保站,也會接送國一的孫子去學校,他說:「很高興我現在有了和樂的家庭。」陪著他來參加授證典禮的太太、女兒更是高興,已 結婚的女兒向在場的大舅及舅媽說:「從小就盼望有一個好爸爸,現在這一個爸爸就是我所希望的。」

◎改脾氣 結好緣

另一位演繹者,站在中央位置的紀明和,一年多前,參加《水懺》的經藏演繹,第一次接觸手語,本來被排在第一排,但因動作不夠熟練,被調到後面去,這件事讓他體悟到,自己有 加強練習的必要,開始每晚在家裡練到十一、二點,有時候甚至凌晨一、二點,決心練好的他,一星期後,果然一鳴驚人,馬上被看出來,又被調到第一排了,也開始承擔手語種子, 協助其他演繹成員練習。

這段時間,只要有手語演繹經藏的機會他都參與,經常演練的結果,不只手語動作越來越熟練,經句也一樣越來越入心,手語老師林淑惠的經文解釋,讓他更能了解其中的意涵,「無 有眾魔能得入,一切邪見難壞敗。」是他感觸最深的句字,因為他以前常常發無名火,就像心中有魔一樣,不能控制自己。

不可一世、好勝、脾氣暴躁的他,經常跟同事會有口語衝突,但經過這兩年見習及培訓課程,還有參加演繹及環保等志工,讓他深深體會跟人家「結好緣」的重要。逐漸地,他知道要 謙虛了,學著縮小自己,好好跟別人溝通,跟同事的關係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家裡,親子關係也不一樣了。在長榮航空擔任維修工程師的他,以前經常要工作十二小時,回到家已經很累,很少跟家人聊天,親子間很生疏,唯一的女兒很怕他。這兩年工作調 整,時數少了一點,在太太的鼓勵下進入慈濟後,體會到家人的重要,去年他撥出時間,帶著小學六年級的女兒參加「親子成長班」、去環保站做環保,也會跟女兒分享做志工的種種 見聞,明和說:「現在女兒心目中的爸爸是可以溝通商量的朋友。」

「培訓的過程雖不輕鬆,但時時感到幸福;受證不是畢業,是使命才正要開始。」明和語意堅定的表示。「……青山無爭,福田勤耕,心蓮萬蕊,朵朵綻放,那是生生世世唯一的方 向。」會場裡播放著「方向」這首歌,指引著找到了人生「方向」的志工,回去後要努力實踐向上人所發的願。

圖左 : 改脾氣結好緣的紀明和(左)說:「現在女兒心目中的爸爸是可以溝通商量的朋友。」[攝影者:陳玉萍]
圖右 : 臺下六百八十五位已受證者與臺上志工,邊唱誦著《無量義經》〈說法品〉,邊揮舞著手勢,臺上臺下默契十足。[攝影者:陳玉萍]

圖左 : 臺上將受證的一百二十七位志工演繹《無量義經》〈說法品〉。[攝影者:陳玉萍]
圖右 : 經藏演繹志工聲如洪鐘,雙手合掌,面向上人長跪發願:「全體靜思弟子,向上人發心立願,誠心齋戒、薰法香,一生無量,菩薩大招生。」[攝影者:陳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