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畫解靜思密碼

E-mail 列印
「窗前有一本書,指引一段旅途,天黑時為我點燈……」八位身穿旗袍的手語隊志工,在桃園靜思堂大廳前,用柔美的肢體語言詮釋著歌詞、旋律都優雅的〈讀靜思語〉這首歌,為樸 實藝術學員陳永祿「畫解靜思密碼」的個人畫展,揭開完美的序幕。

◎靜思好話入畫來

此次參展作品是以陳永祿為主的二十四幅畫作,還有張鈞翔老師和數位同學共三十二件作品,展期從5月19日至6月15日。現場陳永祿還準備了一千份印有參展作品的明信片畫 冊,與大家結好緣,他希望明信片能發揮傳遞善的能量和更多人結緣。

現場聚集了近八十位會眾,有陪同阿嬤前來的小朋友、有手挽著手的老夫妻一起在畫前駐足欣賞;更有子女陪同老爸爸和老媽媽同來一趟藝術之旅。不論老少在畫前遠觀或是近賞,想 像畫者作畫時的心情。這麼熱絡的人潮,看在永祿眼裡,笑得合不攏嘴,開心地說:「我昨天高興到無法入睡,心裡很期待但又怕讓大家失望。」

永祿的女兒陳宜齡,也是懷著期待的心情來參加畫展。三年前,她怕父親退休後的生活沒有目標,恰巧當時大愛臺,正播出樸實藝術張鈞翔老師《畫人生》的故事,於是就替父親報名 來上課。剛開始永祿抱著來看看的心情,但超乎想像,課堂上卻完全沒有教導作畫的技巧,反而深深的吸引他,每星期一一大早就出門,連轉兩班公車,到桃園寶山街,下了車還要步 行十五分鐘,才能到達靜思堂,如此耗時麻煩,但他從未間斷。

◎班長畫作乾坤大

今年已八十四歲的陳永祿,因為是最年長的學員,張老師特別欽點他為班長,每次上課他總是提早半小時來到教室,拿起白板筆抄下一句靜思語和同學互相勉勵。漸漸的靜思法語,變 成他作畫的素材,耳濡目染下,以前脾氣不好的他,聲色變柔和了,也逐漸改善了人際關係。

這三年來無論刮風下雨,他幾乎都沒請假,縱使今年初,中風之後,病魔仍然沒有打敗他。他幽默地說:「閻羅王不要我!」並且語氣堅定地表示:「只要多活一天,就要多做一點 事,畫更多的畫來度化人。」

會場中永祿充當導覽,逐一說明畫中的意義。在一幅粉紅色背景畫有一個的「心」字畫作前,他說出作畫的想法:「這幅畫下面這層是大海,大海之大大不過中間藍色調的天空,但上 面這層淡紅色寫著黑色『心』字,一個紅色愛心圖形標記在上面,代表人『心』之大大過天。心量若大煩惱就少,將心字放在天上,比喻人的心可以比天還寬闊,只要寬待善解他人, 自然就不覺得是煩惱,也就能輕安自在了。」

◎學無止境傳家風

一旁看到父親的畫成功展出,宜齡很興奮,雀躍地說著:「父親連中風時,躺在病榻上,還不忘作畫,表現出分秒不空過的決心。他常常拿出畫作和我分享,我們父女間有著說不完的 話題。今天看了畫展,覺得很感動,在八十多歲的高齡,還能完成他的心願。」遠嫁台北的宜齡,無法常常陪伴父親,現在看到他生活中時時有靜思法語的滋潤,過得充實平安又自 在,為人子女的她感到十分安心。

不只女兒心安,站在永祿後方,緊緊跟隨的媳婦朱兆文也表示:公公是一位活潑開朗,又積極樂觀的長者,參加樸實藝術後,會跟熟識或不認識的人分享靜思語,不但自己快樂,更為 別人帶來歡喜,看到公公因靜思語帶來正面向善的力量,她也期許將靜思語正向能量傳承給子女。

學生能傳承了樸實藝術的精神,張老師很欣慰,他說,樸實藝術不像外面的繪畫課,以教授作畫技巧為目的,來這裡的學員,很多都是親子檔,有的在家一起作畫,有的會互相討論作 畫內容,還有人是在背後默默支持鼓勵,這些都令人非常的感動,縱使學生畫得不盡滿意,但背後的用心,卻令人讚賞。未來是老人化的社會,陳永祿雖然年紀大,但是他學無止境, 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是大家學習的典範。

圖左 : 陳永祿準備一千份印有參展作品的明信片畫冊,與大家結緣。[攝影者:陳玉萍 ]
圖右 : 手語隊志工,用〈讀靜思語〉這首歌,為「畫解靜思密碼」個人畫展,揭開序幕。[攝影者:陳玉萍 ]

圖左 : 學員方秀萍(左一)分享多才多藝的陳永祿班長是大家學習的榜樣![攝影者:陳玉萍 ]
圖右 : 樸實藝術指導老師張鈞翔親切地為志工導覽。[攝影者:陳玉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