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慈濟路走了十六年 揮別心靈囚牢終受證

慈濟路走了十六年 揮別心靈囚牢終受證

E-mail 列印
「很有心,買了機票又退票,而且又包機而來,實在不簡單,大家很堅定……」在高雄靜思堂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上,證嚴上人對著馬來西亞新發意菩薩開示 。

12月18日的嚴冬清晨,天未亮,進入第二天行程的馬來西亞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營,兩百六十六位學員與桃園八十五位工作人員,在今天早上五點多,頂著寒風刺骨的天氣,於 桃園靜思堂,分別搭乘九部遊覽車,浩浩蕩蕩前往高雄靜思堂參與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馬來西亞二百四十八位新受證菩薩,個個懷著緊張又期待的心,要接受上人親自授證與祝福。

十點多,〈想師豆〉的婉轉樂音,在高雄靜思堂萬佛廳輕輕迴盪著。來自峇六拜聯絡處的章惠嘉,胸前別著隊輔細心為她別上的胸花與「佛心師志」吊飾,當下的滿懷感動,讓她憶起 慈濟路走了十六年,今天終於要受證了,她幾度落淚。

「能夠回來受證真的不容易,在慈濟走了十幾年,種種的考驗,我不曾忘記慈濟也不曾忘記上人,在我人生最苦的時候,遇上了慈濟,在我難過的時候,上人總是出現在我的夢裡,我 才能走到今天。」章惠嘉感恩上人,也感恩先生成就她回臺受證。

◎破碎家庭 陰霾童年

從小屢受家暴,甚至到讀中學時仍不得安寧,章惠嘉生活在恐懼當中,連放學回家都視為畏途,卻又不敢告訴家人,怕憑添困擾。以致七、八年後已是大小姐的她,不喜與人溝通且近 似自我封閉;加上父親債臺高築、棄家於不顧……章惠嘉的成長過程甚是辛苦。

她永遠記得,在一九九三年就讀中學四年級時,她向父親要五十塊錢要還給同學,結果,父親不只飽以老拳,還拿鍋鏟打她,身心俱創的她想離家出走,於是跑到附近觀音廟求籤,籤 上指示,一切辛苦如烏雲,很快會過去,當下她打消出走的念頭。

由於貧窮,學校的校服、校鞋穿破掉還在穿,常常被同學取笑;有一年,她被全班同學冤枉偷錢,受屈辱的她對人性更加失去信心,所以,從小到大幾乎沒有朋友,到社會工作,亦不 敢與人群接觸,總覺得人心很可怕。

後來章惠嘉認識一位同事,與他交往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是第三者,這使得以為嫁得遠遠就可以離開家的美麗期望,瞬間化成泡影,傷心欲絕的她,選擇吞下一百多顆安眠藥自盡。

吞藥之前,她寫了三封信,其中一封給父親,兩封是給她讀書時期的好朋友,而就這麼巧,其中一位好朋友剛好要出門,看到她的信,於是趕緊聯絡另一位同學,透過同學再聯絡家人 才把她救了回來。

◎考驗當成長 受證行菩薩道

一九九九年,章惠嘉因向同學買素食,而認識正在義賣素食的慈濟,當時並不知道慈濟在做什麼,只覺得看到慈濟人就有一股莫明的歡喜,也特別想要參加他們的活動,於是她開始參 與慈濟的訪視、環保。因為她中學一畢業,就投入職場,再利用晚上讀夜校,因此,她無法如期上慈濟的見習課,後來又有了家業、孩子,慈濟這條路,就這樣停停走走地走了十幾 年。

也許是曾經曾經吞食大量安眠藥的後遺症,章惠嘉體弱多病,又大多找不出病因,尤其是腸胃方面;另外血壓也常常無預警飆低,甚至一個月有昏迷十多次的紀錄,緊急被送醫院,乃 至鬼門關前走一回,都稀鬆平常。

十年後,也就是二○○九年,她成為見習志工,正巧有無量法門共修,她開始慢慢走在慈濟路上。二○一三年,她再次承擔無量義經「回航」公演,當天便發願要生生世世跟隨上人, 做上人的弟子。「任身體有再多的病痛,我都要走這條菩薩道!」非常愛上人的章惠嘉抵礪自己。

公演結束後,章惠嘉有一個很好的因緣回臺見上人,上人慈示:「信要深根!」「信要深根!是啊!我要相信上人、相信慈濟!」這句話從此深深刻印在她心版,回馬來西亞後,她更 加精進。

「回看歷歷人生,感恩有那些苦難經驗讓我成長,尤其在訪視病苦人家時,特別感同身受;其實只要心念一轉,有些苦並不算苦,反而感恩有這些過程。」今天中午受證前,章惠嘉在 接過隊輔轉來上人贈與的佛珠時,不禁眼眶泛紅地感恩過去、期許未來,胸前這一朵蓮花就是要在人群中付出不受汙染,「佛心師志」,是要用心去做、去一步一腳印。

下午歲末祝福典禮上,大家透過「慈濟大藏經」影片觀賞,清楚的知道,慈濟人這一年的付出足跡。緊接著邀請八位即將受證的新人上臺分享。

受邀者之一的章惠嘉最後分享:「感恩今年終於回來受證,感觸非常深,我會精進行菩薩道,每天薰法香,以法水洗滌心中的塵垢,遍取一切善法,讓智慧深入弟子的心,以慈悲喜捨 廣度眾生,以法續生生世世師徒之緣。」

◎付出還要說感恩 跨越障礙續精進

歲末祝福典禮上,即將受證為「慈誠」的陳成春,在溫馨祥和的氛圍中上臺與大家分享。

一九九五年開幼兒車為生的陳成春,因為資源回收而認識慈濟;又因為喜歡閱讀佛典,覺得上人的開示很有道理、慈濟的活動很有人文,於是就努力介紹慈濟、做慈濟。沒想到後來竟 生病,檢查得知罹患癌症,身心的傷痛讓他百思不解,為何做了那麼多好事,還會罹患這樣的病?心裡的疑惑讓他一度離開慈濟。

直到二○一一年《水懺》經藏演繹,慈濟志工邀約陳成春參加,並時時關懷他,而他也從經文中得知病痛、逆境都是自己的業力,「不知上輩子造作多少業,這輩子總是要還。」漸漸 地,他又跟著慈濟志工出來做慈濟,內心也坦然了。如今的他,不但時時自我反省,同時非常贊同上人說的「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

◎同為腎友 化感恩為付出

來自馬來西亞檳城分會的黃嘉朋,是慈濟檳城洗腎中心的腎友,洗腎已經十四年多,四年半前到慈濟檳城洗腎中心洗腎,受到慈濟志工、醫護人員用心照顧病患、親切付出的精神所感 動,而開始加入志工行列。

他雖然每週要洗腎三次,還要照顧年邁生病的母親,黃嘉朋仍然把握為人群付出的機會,參與訪視、環保,承擔腎友協力小組副組長,以腎友身分帶動腎友回饋付出,而且善用時間幫 忙洗腎中心整理環境、打掃停車場;他很感恩上人成立洗腎中心,讓腎友生命得以延續。

他第一次出國就到臺灣,當他回到花蓮靜思精舍,看到上人早期修行的小木屋及現在莊嚴的精舍,很是讚歎地拍了許多照片,準備回國後與腎友們分享,他這次難得的「靜思之美、慈 濟人文」之旅。受證前他也上臺分享,身體要健康,做慈濟才能長久;他發願要在洗腎中心盡力服務腎友。

今天完成受證慈誠的黃嘉朋,要將感動化為行動,他說:「洗腎大樓是腎友的第二個家,大家互相照顧,彼此疼惜,希望有一天能在洗腎中心鋪出一條菩薩大道,讓更多人為需要受幫 助的人盡一份力量。」

圖左 : 黃嘉朋今天受證慈誠,將感動化為行動,他說:「洗腎大樓是他們的第二個家,大家互相照顧,互相疼惜,多做一些付出和回饋盡一份力量。」[攝影者:呂孟鈴]
圖右 : 歷經病苦的陳成春〈右一〉終了姊付出還要感恩 ,今跨越障礙受證慈誠。[攝影者:黃秝淇]

圖左 : 受證學員感恩領受德宴師父頒贈之《無量義經》。[攝影者:張振成]
圖右 : 十點多,大隊人馬一到高雄靜思堂,當地學員長說明受證流程。[攝影者:陳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