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愛的傳承 善慈為根募款募心

愛的傳承 善慈為根募款募心

E-mail 列印
4月19日清晨天氣涼爽,桃園區委員、慈誠培訓學員陸續來到桃園靜思堂,二百零八位學員及工作人員,齊聚在國議廳。慈濟已邁入四十九年,慈濟自慈善起源,見習、培訓委員及 委員的主要工作是慈善。

◎珍惜被度的因緣

大愛劇場中的「雲彩飛揚」中的主角紀陳月雲師姊,不但是資深的慈濟志工,也是慈濟人口中的紀媽咪,時常穿梭在慈濟活動,今天特地與培訓學員分享她一路走來家庭與生活的轉 變。

一回在與上人的交談中,提及這一生有幸接觸慈濟,應該可以洗掉半身的習氣。說完,沒料到 上人竟回答:「既然有心,為什麼不這一世就把一身的習氣、汙濁給洗淨?來世真的還 遇到慈濟嗎?」聽到這一句話,紀媽咪才警覺到這一生能夠跟著上人,是累生累世結來的緣,一但停下腳步,甚至走上岔路迷失方向,要再找回慈濟隊伍,就要看個人與慈濟結的緣是 否夠深了,不如把握當下,踏實地修行。

在未進慈濟之前,紀媽咪對於夫家嚴謹而死板的生活規矩抱怨不斷,加上望子成龍的期望總是未能達到要求,因此婚姻中爭吵不斷。透過參與慈濟,紀媽咪學會改變思考模式,只求先 生、孩子們平安健康,用平常心看待一切,更以「提高自己水準,降低對小孩的標準」來相處,自認為對子女只有盡義務與責任,沒有權利要求他們的表現。紀媽咪也以一句話來勉勵 眾人,「即使親如自己家人,也不能得度,因此更要珍惜得度的可貴。」今生有緣成為一家人,多讚美和包容,即使遇到無緣得度,仍要用感恩心面對一切。

面對近來慈濟所遭遇到的新聞風波,紀媽咪也表示,珍惜擁有慈濟的因緣,儘管近來多少會面臨會員流失的問題,對每個人來說也是個警惕。當每一位慈濟人親身走過這條修行的菩薩 道,用誠心去募集會眾的一份祝福、善行與愛心,就能化解社會的疑慮。

◎付出中找到生命價值

資深志工潘廖葉師姊分享「上人思想體系」,她加入慈濟二十幾年來,也曾經面臨家庭的不睦與各種人我是非的考驗。幸好,與到慈濟有著 上人的法,讓她心生智慧有法度,得以克 服困難,找到生命的出路。

隨著1966年「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正式成立,證嚴上人本著一念清淨悲心,智慧從「慈悲」來,從最貧窮處開始做起。 上人希望跟隨她的弟子永遠不會後悔,因此從那一日 起, 再也沒有放下提天下菜籃的重擔。

潘廖葉師姊也分享了去年中發生的澎湖空難、今年初發生的復興空難事件,很多遺體都是粉身碎骨、面目模糊不易辨識,但慈濟人本著一份悲心,仍鼓起勇氣陪伴家屬一起去認屍,並 主動上前關懷每一個需要安撫的家屬,以最真誠的心去傾聽,適時給予溫暖擁抱。這一路走來,回眸來時路,也讓師姊現在的腳步愈加堅定,道心也愈顯堅固。

◎用心聆聽見苦知福 獲益滿滿

志工莊福源和陳玉美已有幾十年的訪視經驗,今天他們分享一路走來的心得和甘苦談。鼓勵志工們多參與訪視,從個案因病而貧、因貧而苦,親眼所見體悟見苦之福,也因能感同身受 度化身邊的人。長期的陪伴互動中和案家建立信任,除了關懷還要用智慧去引導他們,改善居家的環境和個人的衛生,教導他們從一個手心向上轉為手心向下的人,也以案例來提醒和 說明訪視時慈善人文行儀、個案提報、訪視技巧。心行合一與案家結好緣,守住一念初發心的善心。

學員葉秀英在參與訪視,看見不同感恩戶,因家庭背景不同,心態不同,示現不同的苦像。也有不因生活環境的困頓向命運低頭的感恩戶,反而以正向心念面對,激發了秀英面對事情 正向思考來面對。

學員張道遠,在921地震時,透過慈濟委員的阿姨向他募款,開啟了與慈濟的因緣。後來也在阿姨鼓勵下,前往板橋參加環保志工課程,看見年長者或是肢體不便的菩薩,仍參與環 保的堅持,內心大為震撼,觸動了加入慈濟隊伍的念頭,便開始投入志工培訓。也參與組合屋組裝、社區環保、以及骨髓捐贈宣導。

道遠的朋友層質疑慈濟善款的流向,未能提供社會弱勢或急難救助,而他卻不知該如何回應。今天透過慈善課程講師精闢的解說後,現在他自信地說:「原來這些質疑,其實都純屬個 人臆測,除非能夠接觸到個案案主,並實際參與案主的訪視,才能夠清楚地了解案主實際情況,給予最有效的幫助。」這是道遠上完課程後最大的收穫。

◎濟貧教富上人心 募心妙法

參加慈濟27年的志工陳淑華,鼓勵學員們,回到社區一定參加訪視看個案,在看個案中,見苦知福深植善根,悲心才會被啟發。也要把家裡照顧好,再做慈濟久,家業志業事業並行 才能長。學佛信願行、信根扎得深,願力強,有願力就能走。

志工李晴香分享從訪視看個案,看到別人的苦,才看見自己的幸福,歡喜就是功德,用再多的錢已買不到。善用時間做志工募款募心,自己對慈濟脈動了解,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 人,多一份愛多一分福,要先讓別人喜歡你,別人才會喜歡你的團體宗教。誠之情誼多分享,真誠的心誠與情,走入慈濟做慈濟,不要走入慈濟看慈濟。對的事,對的事做就對了。

年近七十的志工邱月娥,做慈濟心變寬廣,不再自怨自艾。面對紛擾信心要更堅定不退縮。深心信解信根深,用愛鋪路法語潤心田,風雨生信心,身體力行在菩薩道。今天的課程透過 資深志工分享,讓學員走在慈濟路的腳步更堅定,道心更堅固。

圖左 : 學員報到。[攝影者:林雪如]
圖右 : 莊福源師兄分享見苦知福。[攝影者:林雪如]

圖左 : 透過慈善課程講師精闢的解說後,張道遠(右2)個案提報、訪視技巧。[攝影者:呂孟玲]
圖右 : 舊法新知-紀靜暘師姊分享。[攝影者:林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