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走」出地圖 救將學OSM

「走」出地圖 救將學OSM

E-mail 列印
烈日與微風的交織下,9月3日救將點召課程由桃園靜思堂移師到中壢園區,下車後學員們步行將近二十分鐘,從慈濟中壢園區走到園後方—中壢園區幼稚園環保站,藉此體驗戶外勘災所需的體力與耐力。

延續昨日完成的救 災營隊計畫書中招生、營隊、後續的主要架構,課程主持人蔡明憲,請各組學員們進一步詳細規劃救災所需技能、參加動機、災害類型定義等細項的內容,讓計畫書更趨完整。

接續課程講師黃裕翔和上官良治的講解,介紹開放性圖資製作的基本理論、方法與工具,以提供今日後續實境勘察課程所需的紀錄工具與輔助技能,並做為未來救災時所需的災區實地景象紀錄,有助於救災行動的動線規畫之用,課前先引導學員下載App軟體。

◎ OSM上線操作 學習技能

「Mapillary是一套能讓您自由將街景資訊置入地圖的開放性原始碼的軟體,有Mapillary帳號的請舉手!」上官良治先生首先詢問學員對開放街圖製作APP的熟悉情形。由於大多數學員都未曾下載及使用過Mapillary APP,因此,上官良治先生開始逐步教導學員們如何下載及申請帳號,黃裕翔先生也穿梭在學員之間,瞭解學員們的實際操作情形。

「開放街圖的現地調查與編輯」由鄧東波老師進行講授。主要是介紹開放街圖的定義、GPS和地理資料的背景知識、合作協同的製圖方式,並講解開放街圖軟體所包含Node、Way、Relation、Tag等的組成元件,以及其所形成的圖徵的意義。同時,也說明有關OSM(Open Street Map)的資料來源和製圖的步驟。

「製圖的主要步驟包括資料收集和上機畫圖,而收集的資料包括GPS航跡和地理標籤相片;資料收集完成後,就可利用工具上機畫圖了。」鄧東波老師詳細的說明如何製圖,並分享自己的實務經驗與技巧:「在2012年衛星影像尚未公開時,Waypoint是一套非常有用的軟體,目前仍然功能很好,可用來記錄如橋樑、步道、建築物、島型的標註等」。

由於所收集資料的正確性與完整性,將影響未來救災行動的規劃與執行,因此,有關GPS航跡的收集,鄧老師特別介紹了在iOS和Android系統上不同的APP,期望能妥善運用智慧型手機的功能,進一步將GPS航跡的資料與相片圖像做完善的結合,台下學員們專注的聆聽著老師的經驗分享與專業講授。

「實地調查後,就可以開始畫圖,然後將資料上傳GPS,寫下備註並加入屬性,最後將所有資料設定為Public公開,如此等待五至十分鐘就可以看到所編製的街圖了。」鄧老師鼓勵學員以實際的操作來學習,所有學員也躍躍欲試,並分成三路準備開始進行實地勘查,為未來實務的救災行動蓄積充分的能力。

◎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經過講師詳細的說明Mapping parties (開放性圖資製作)的課程後,學員們分成三組來到了慈濟中壢園區的周遭區域實作,透過手機APP下載的軟體,學習拍攝街圖,收集資料。

「怎麼拍啊?」

「按錄影阿,預設每一秒拍一次。」

「有些拍不到,手機一直在定位中。」第三組的學員們邊走邊討論著。

吳尚儒在教室就先下載APP軟體,方便在外面時不用帶電腦,用手機簡單的拍攝,把基圖給記錄下來,因為路線蠻廣的,拍地圖要確保每一個細節都拍到,他們剛好是一個正方形的區塊,裡面有非常多的小巷子,因此繞來繞去,一組人分左邊、右邊、中間,記錄著到底哪些還沒有拍到的,哪些是做過的。

陳玄臻碰到的困難是一開始不太熟悉軟體操作,所以有稍微摸索一下軟體到底怎麼用,又因為走錯方向,走到很外面已經超出要繪製街圖的道路,所以又折返回來;有些地方不知有沒有走過,所以重複走,或漏掉的再補回來。

邱俊豪從實作中分享:手機操作時非常耗電,若下次有這樣活動,要預備一、兩個行動電源,有些設備還沒出發前應該先查一下英文指令是甚麼意思,瞭解基本操作,才不會有狀況;他認為預備好硬體設備,像行動電源、水、基本生理需求,了解機器如何操作,才會比較順利。

「沿途甚麼都可以拍,防火巷、電線桿、消防栓、公車站牌……」東波老師邊走邊大聲對學員們說明,一路上只見到同學們各個高舉手機,像是在搜尋寶物一般收攝街景影像,不時又低著頭為地景一一作標記。

「這是公車站牌,把這個照相起來,標註清楚這個資訊,讓地球上的人有需要可以使用,也是一種分享,這跟慈濟助人的精神是一樣的」,學員呂文恩拿著手機仰著頭,專注地拍攝記錄街景上的公車站牌。

原本是新竹區慈青的文恩,畢業後到花蓮就職,並在社區裡承擔音控及訪視志工,有感於災難越來越多,面對災難慈濟經常會有海外場國際賑災等,他自認身為慈濟志工有必要學習救災的基本技能,倘若將來有需要就可以運用上,也較能了解災難發生時,會有哪些突發狀況,學習自己如何去應變及處理。

學員李竑達分享:對此勘景製作地圖的課程感到新鮮特別,平常要找地圖,很自然地就上網搜尋google Map;此次卻是要角色互換,自己去設立這樣的平台供大家使用。各組分別三條不同動線最後會合一處,中間過程有發生手機沒電、網路訊號不穩或當機之類的事情,這些都是平常沒有想過的事;由此體認在災難現場,很多事情是無法預料的,災難預防跟透過實際演練模擬是很重要的。

經由實地勘察走訪,建立地圖製作也能了解周遭環境,知道有哪些空地及設備可以運用,有那些地方有便利商店,有哪些地方可以擺設行動餐車及淨水設備等多項物資的調度,也進而能提供給地球上的人,一個更新的地圖資訊,來便利民眾的運用。竑達認為從一個享受便利性的,到自己成為一個貢獻者,感覺很新鮮也很受用。

豔陽下,汗水淋漓,擁有助人心念的一群年輕人,為學習救災技能而努力,認真地投入實作與學習,這一群是培養出來新生代的青年慈善生力軍,願意發揮所學為貢獻一己之力作努力,讓人不禁對未來充滿著安心與希望。

圖左 :學員李竑達正在下載應用軟體,對於自己製作開放街圖軟體,從一個享受便利性者,到成為一個貢獻者,感覺新鮮也很受用。[攝影者:李月真]
圖右 :透過手機APP下載的軟體,學員們學習沿路拍攝街圖,收集資料並備註座標屬性。[攝影者:李月真]

圖左 :各組學員們進行議題研討,對於救災營隊計畫書中招生、營隊、後續的主要架構進行熱烈地討論。[攝影者:李月真]
圖右 :講師黃裕翔(左一)沿路解說,來到了加水站,請同學務必標記這個資訊,詳細的地圖將可便利更多的人[攝影者:李月真]

圖左 :一路上只見到同學們高舉手機神情投入,收攝街景影像,不時又低著頭為地景一一作標記。[攝影者:李奕萍]
圖右 :學員呂文恩(中)沿途拍攝,並標註清楚資訊,他希望能讓地球上的人,有需要的人可以使用,也是一種分享,這跟慈濟助人的精神是一樣的[攝影者:施仲銘]

圖左 :「沿途甚麼都可以拍,防火巷、電線桿、消防栓、公車站牌……」鄧東波老師(右一)指著電線桿上的標示,為學員們說明資訊用途[攝影者:施仲銘]
圖右 :實地調查後,同一組學員開始畫圖,將資料上傳GPS,寫下備註並加入屬性,認真的一起編製所走的路線街圖。[攝影者:施仲銘]
圖左 :學員陳玄臻(右一)分享一開始不太熟悉軟體操作,所以有多花一些時間摸所,又因為走錯方向,超出繪製街圖的道路,所以又折返回來;還好有小組任務分工,可互相彌補,體會到事前預備的重要,過程才會比較順利。[攝影者:陳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