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感動於靜思語教學 國中生發願吃素

感動於靜思語教學 國中生發願吃素

E-mail 列印
時序邁入九月,各級學校陸續開學,一群教聯會教師們,今日(9/4)也在桃園靜思堂二樓,展開新學期靜思語教學教案研討,期望靜思語能在校園中更為推廣。其中,有兩位國二生第一次主動隨老師來參與,為大家分享受靜思語教學的影響──改變環保、減碳等觀念,並發願要吃素救地球。

黃姿薏同學(左)跟老師分享發願要茹素救地球,願意盡一份心力。[攝影者:劉秀觀]
時序邁入九月,各級學校陸續開學,一群教聯會教師們,今日(9/4)也在桃園靜思堂二樓,展開新學期靜思語教學教案研討,期望靜思語能在校園中更為推廣。其中,有兩位國二 生第一次主動隨老師來參與,為大家分享受靜思語教學的影響──改變環保、減碳等觀念,並發願要吃素救地球。

課程開始,黃春子老師首先演範兩個教案,分別為「我是水男孩──陳亮達」及「手風琴圓舞曲──呂宗儒」。黃老師透過影片「地球的孩子」,介紹這兩位故事主角,同時希望同學 們一起來省思片中主人翁對自己的啟發。

黃老師說明,青春期的小朋友多半對自己的外表非常在意,希望透過陳亮達故事,讓大家看到他如何從身體缺憾中,克服重重障礙與調適,六歲時成了全台灣年紀最小的游泳選手,開 心「游泳」之餘,也開啟了他與別人溝通的橋樑。

設計此教案的主要用意,在於教導同學由見苦知福中去省思,不要將自己的缺點無限放大,因為只要退一步來看,原本視為自己生命中的黑點,就會縮小成生命風景中,那微不足道的 一個小點點而已。

「手風琴圓舞曲──呂宗儒」的教案,播放影片前,在引導同學們先說出眼睛的功能後,老師反問大家,如果雙眼看不見,這些功用,還有可能實現嗎?

透過小小的眼盲體驗遊戲,引述故事主角呂宗儒雖然看不見,但舉凡修電腦、騎腳踏車、獨自到教室幫老師取文件、修理椅子、縫衣服、彈奏手風琴等,樣樣都難不倒他,原因就在於 宗儒很「精勤」,獨立且不斷地克服障礙與學習。

影片中,宗儒的樂觀及凡事都願意試一試,不斷嘗試的結果,不但讓他完成了一般人認為視障生不可能做到的事,更做了許多即使是明眼人,也不一定可以完成的工作。黃老師希望藉 由宗儒的故事,讓同學們無論在學習或者做任何事時,都能抱有「再試一次」這個觀念。

今日的研討活動中,有兩位龜山國中二年級的同學,第一次來參與聆聽,她們表示,由於任課老師何佳玲老師,平時於課堂上就常講述關於環保、減碳等觀念,感受很深刻、很好奇, 也很喜歡靜思語的教學內容,於是主動請老師帶她們來參加,有機會參加研討活動,讓她們收穫很豐富。

認真上課的黃姿薏同學分享:「受到老師教導環保的影響,意識到吃素是救地球的方法,於是跟老師分享發願要吃素,自己也可以盡一份心力,茹素救地球。」

課程結束後,在老師引導下,師生三人一起看最新一期大愛期刊內容,這幅溫馨的景象讓人感受到,只要老師願意用心引導、做一個愛心園丁,一定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師長們的 關心。

最後,美嬌老師也告訴在場老師,只要用心設計,就能在同學面前,呈現出一堂豐富心靈的課程。 .

圖左 : 黃春子老師演範兩個教案,希望透過觀看影片,能讓同學省思與啟發。[攝影者:劉秀觀]
圖右 : 何佳玲老師為學生講解大愛期刊內容的溫馨景象。[攝影者:劉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