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滑輪椅進影城看如常 傷友用生命感動生命

滑輪椅進影城看如常 傷友用生命感動生命

E-mail 列印
2019最暖心的電影「如常」,6月28日在全臺戲院同步上映,桃園榮董團隊發揮愛心,於桃園三家電影院,發心包了五十一場。這天7月4日,第七場在大江星橋國際影城場上映,現場有一百二十八位共同來感受這部真摯 又感人的生命故事;而其中最引入注目的莫過於,有四十八位財團法人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的傷友、家屬和工作人員,搭乘脊髓中心的三部復康車及幾部改裝的摩托車,一群人浩浩蕩蕩前往來到電影院,一起與大家感受志工用心用愛的長情陪伴。

第一次見到那麼多臺的輪椅同時出現,場面非常壯觀,志工心中難免緊張,但他們井然有序,在工作人員引導及家屬的協助下,轉位到一般觀眾席,共同走入生命陪伴生命的真實故事。

上映前,慈濟志工黃雅蘋開場引言,看看在社會上有多少人辛苦地活著,是否也在想要怎樣翻轉自己的生命,做一個可以手心向下的人,今天不管什麼樣的理由而來到這裡,都是希望透過這樣的紀錄片,讓大家看到真實活生生的人,面對生命最困難的時候,用什麼力量重新再站起來,大家就是要學習這樣一分生命力;最後期待大家有機會,透過分享,讓更多人知道,臺灣有這樣的生命力,在很平淡的日子裡,看到平凡中的不平凡。

平凡就是幸福,今年參與慈濟見習志工培訓的林洋彬,是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的主任,先前因到桃園靜思堂觀看試映會後,覺得這部片子是以生命影響生命,跟中心以傷友訓練傷友的服務雷同,讓生命的感動觸動更好的生命,希望有心向上的傷友,可以跟片中的人物一樣,一步步的往前,受傷也許一輩子要坐在輪椅上面,但不代表這一輩子是黑白的,還是可以創造人生更多的不可能。

生命觸動生命,林洋彬回去之後大力鼓勵傷友來看如常,今天下午共來了二十六位傷友,一起滑著輪椅進電影院。而自己再觀看一次的林洋彬則感動地說,「志工在生命即將結束時,還念念不忘個案,且希望個案過得比他更好,就心滿意足,最後還把大體捐出,真的是把生命燃燒到最後一刻,奉獻給社會大眾,讓社會更進步更美好,我發願成為慈濟人。」

◎如常真情流淌 激勵傷友惜人生

愛的溫度有多高?看完如常這部電影後,傷友也是生活重建課課長的劉政奇說,看到阿公照顧其中一個小女孩,從小時候就一路陪伴,且阿公的身體也不好,卻不會每天自怨自哀,反而變成大愛,把這小女孩當成孫女一樣的照顧,這樣本身有病痛的人還願意這樣幫助別人,是用生命來感動生命,社會如果沒有這樣的人願意來做這樣的事情,社會就不會這麼和樂,那麼溫暖,有機會也會盡量來做,不要因為小事就不做。

因罹患癌症,前前後後四年都走不出來,有如在家等死的傷友張志鴻,最後還是出門工作,到現在已經八年,今天觀看如常紀錄片後說,「跟自己的感受差不多,覺得說我的命運為什麼會這樣子,罹癌又車禍,下半身完全癱瘓,現在一定要靠輪椅過生活,但自己還是不會放棄自己,影片中有些人生活不好過,惕勵自己,如果經濟好一點,我也會出來做志工。」

志工為愛堅持,是責任也是使命,如常如實紀錄片,真情感動,持續發酵,啟發著社會人心的大愛與良善。

圖左 :019最暖心的電影「如常」,6月28日在全臺戲院同步上映,桃園慈濟榮董團隊發揮愛心,於桃園四家電影院,發心包了五十一場。這天7月4日,第七場在大江星橋國際影城場上映。[攝影者:張振成]
圖右 :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二十六位傷友在家屬和看護協助下,滑著輪椅進影城看如常。下午兩點多,於廳外進行簽到。[攝影者:張振成]

圖左 :用生命陪伴生命「如常」紀錄片即將上映,其中有四十八位財團法人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的傷友、家屬和工作人員蒞臨觀看。[攝影者:張振成]
圖右 :上映前,慈濟志工鄭文章向大家鼓勵與感恩。[攝影者:張振成]

圖左 :感恩桃園榮董團隊發揮愛心包場結緣,財團法人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的主任林洋彬特贈感謝狀,由慈濟志工林世聰(左一)、鄭文章代表接受。[攝影者:張振成]
圖右 :財團法人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的傷友滑著輪椅進電影院,一起觀看「如常」。[攝影者:張振成]

圖左 :傷友也是生活重建課課長的劉政奇說,阿公的身體也不好,卻不會每天自怨自哀,反而變成大愛,社會如果沒有這樣的人願意來做這樣的事情,社會就不會這麼和樂,那麼溫暖,有機會也會盡量來做,不要因為小事就不做。[攝影者:張振成]
圖右 :2019最暖心的電影「如常」如實紀錄片,真情感動,持續發酵,啟發著社會人心的大愛與良善。[攝影者:張振成]
圖左 :傷友張志鴻今天觀看如常紀錄片後說,跟自己的感受差不多,覺得自己的命運為什麼會這樣子,罹癌又車禍,下半身完全癱瘓,現在一定要靠輪椅過生活,但自己還是不會放棄自己,影片中有些人生活不好過,惕勵自己,如果經濟好一點,他也會出來做志工。[攝影者:張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