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乘法船、續法緣――林麗珠臨終前的祝福

乘法船、續法緣――林麗珠臨終前的祝福

E-mail 列印
「臺中慈院心蓮病房醫護預定二天後,要為林麗珠師姊辦一場生前感恩會,師兄,我們社區來連線參與好不好?」

◎和生命賽跑

六十五歲的林麗珠飽受胃癌與肺腺癌折磨,經多次化療、標靶及跨院治療,仍難抵癌細胞 擴散侵蝕。人生最終站,選擇住進臺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執行安寧緩和醫療。

10月15日早上,彰化慈濟志工黃惠莉,期盼能讓更多法親給予志工林麗珠臨終前的祝福,提出在永靖環保站以視訊連線方式,邀約大家給予祝福。

「好喔!我們配合慈院的時間。我先請真善美團隊來為她剪輯菩薩身影,視訊連線沒問題,我會處理。」真善美志工詹大為二話不說,當下答應,隨即展開準備。

和生命賽跑,當晚志工開完籌備共識會後,人文真善美合和互協與社區組隊共同成就下,短短不到兩天的時間,蒐集影像、擬文案、做海報,剪輯三則影片!

◎視訊傳遞祝福

因緣具足,10月17日早上九點,社區視訊連線臺中慈濟醫院安寧緩和心蓮病房、花蓮靜思精舍。

在心蓮病房,投身慈濟志工十餘載的林麗珠,即使躺在病床上仍心繫平時關懷的照顧戶。不斷交代身旁的幾位志工要好好把握生命做慈濟,完成她未走完的菩薩道,持續募善款幫助弱勢、做環保愛地球。

第二現場彰化永靖環保站,近八十位志工齊聚,向林麗珠表達祝福。感恩會中,穿插播放回顧影片,看到林麗珠在彰化火車站,協助和美實驗學校的身障學童上下火車。候車時,她彎腰擁抱學童,關懷互動的畫面顯得好溫馨。

一張張付出的身影,時時關照身邊的人,處處廣結善緣,待人處事謙和有禮,親切又到位,在在展現溫良恭儉讓的行儀。

好脾氣又深具愛心的林麗珠,身為互愛組長,溫言暖語,從不發脾氣。在恭敬中默默付出,以身作則帶領法親到靜思堂勤耕福田,精進勤快的身行,深獲愛戴。

然而,比照過往殷勤精進的身影,如今,看到她在病榻上瘦弱的模樣,不少法親不禁頻頻拭淚。

遠在花蓮的第三現場,靜思精舍德勱師父從回顧影片畫面上,看到林麗珠的過往直讚歎:「妳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全方位菩薩,而且待人溫良謙恭,大家都稱讚脾氣非常好,在菩薩道上跟法親廣結善緣。」

德勱師父也肯定林麗珠一家人,同時鼓勵現場的志工還有家人:「要珍惜活著的時候,互相扶持,互相成就,互相接引,抱著感恩的心,一起來起力行菩薩道。」

最後,德勱師父勉勵林麗珠與眾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法則,回歸清淨本性。珍惜走過的一切,在面對死亡時就能輕安自在。」

臺中慈濟醫院社服室主任林怡嘉,特別感謝心蓮病房團隊、社工室及慈濟志工三方合作,在短短兩天籌劃生前感恩會。透過視訊讓受疫情影響無法到醫院探視見面的志工法親,能親自跟病人道別。

三地近百人把握因緣,在林麗珠臨終之前,彼此道謝、道愛、道歉、道別。傳遞滿滿的祝福,圓滿法親家人的心願。這一場生前感恩會也啟發人人把握生命,發揮生命良能,提升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成長的故事

普通的三合院住著大家庭,林麗珠的父母育有八位子女。四位兄長、兩個姊姊和一個弟弟,加上林麗珠剛好一桌圓圓。

從小林麗珠就是媽媽的小跟班,會幫做些家事。稻穀收成時,也會幫忙農務,扎草團、挑井水、供煮飯等等;在父母的疼愛中長大,有個快樂的童年。

最讓她敬佩的是媽媽的孝心,幼年常隨著媽媽帶著愛心餐點,徒步遠至外婆家與外婆分享,也常和媽媽到廟宇拜拜。偶而長途跋涉「掛香」(進香),並且隨時不忘提醒她「舉頭三呎有神明」要多行善。

母親不與人爭的身教,深深影響了林麗珠,也養成和媽媽一樣的好脾氣。看著小時候拍的全家福相片,父母的憔悴面容、歷盡滄桑的身影,感受到父母為了養育子女,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付出,恩重如山,難以回報。

◎成家立業

林麗珠和先生張茂庚結婚之後,育有二子一女。換了環境也轉換了心情,為人媳、為人妻、為人母。

身為長媳也面臨種種考驗,跟公婆一家的人事關係不太謀和。「莫非貧困之家事事哀?」寄人籬下也莫可奈何,只能默默承受,放下身段縮小自己,度過一段黑暗期。

後來,為了事業搬離家鄉,創立「靖崗工業社」,夫妻倆赤手空拳打拼。經歷幾年的努力,家庭經濟漸漸改善,終於有了自己溫暖的家,與公婆的關係也漸漸的有所改善,拉近婆媳間的距離,解開了心結。

而手抱孩兒才知父母的辛勞與用心,看看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疼愛子女,付出無所求,林麗珠更懂得感恩爸媽的養育之恩,以及公婆的教育之恩。

◎找到心靈依歸

五十歲以前的林麗珠,為了家庭忙碌大半輩子,等稍微閒了下來,才發覺之前那麼多的日子卻異常的空白。踏破青山,走遍原野,無明煩惱依舊,直到接觸慈濟。

一開始,只是應隔壁慈濟志工的要求載媽媽去慈濟培訓,偶而看看大愛臺節目,在潛移默化、循循善誘中,才開始慢慢了解慈濟的點點滴滴。

從《草根菩提》節目中,看到環保菩薩的生命故事猶如一部大藏經,值得讓學習;在《靜思晨語》中,證嚴上人深入淺出講解「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的義涵。說明法水可以洗滌無明、滋潤心靈的種種想法更是吸引了她,開始踏進了慈濟這個大家庭。

林麗珠於2005年開始加入會員,五年間從會員、社區志工、到培訓委員一路走來都秉著初發心。子女皆已成家或就業,全家加入會員已經多年,因有先生支持與陪伴,夫妻同修理念一致。

多年來假日出外踏青休閒活動已變成修行活動,慈少班、手語、環保、訪視等等,都是夫妻同修共同精進。假日子女回家時,一同分享「施比受更有福,付出無所求」的快樂。

自從參加培訓之後,更了解慈濟的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四大八法印」。雖然有家業與事業,但是對於組內的各項活動,都能積極參與配合並勇於承擔。她更積極的募款和募心,也招募不少的會員。親朋好友也一同參與慈濟各項活動。

她深愛慈濟,在「做中學,學中覺」體悟上人的悲心,更堅定發心做慈濟。走入人群藉事練心、藉境修行,自度度人。

2011年受證委員之後,除了孝順父母和公婆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並承擔功能和組隊長。上人開示「行善、行孝不能等」她都能把握因緣,也盼望子女都能進入慈濟成為慈濟人。

志工陳英利也見證了林麗珠的成長:「她不斷精進求法,勇於承擔每年歲末祝福的經藏種子,對經文的入心,對妙音、妙法的攝受。每天和同修茂庚師兄到永靖環保站,晨鐘起,薰法香,改變了他的身行威儀,儀態之美也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乘法船續法緣

一年半前,林麗珠因為健檢發現罹患肺腺癌。雖經一再治療,仍敵不過自然法則。住院期間曾詢問先生張茂庚,可否將她的委員「法船」置放於骨灰甕中?

先生張茂庚了解她在今生已發下好願,隨即應允一定會依她的心願,也祝願她生生世世都是慈濟人,乘願再來人間度有情。

人文真善美團隊得知她的心願,隨即以「乘法船、續法緣――乘願愛灑人間」為主題美編追思海報,並沖洗裱框來祝福她。

在往生前一天(10/19),先生張茂庚還拿著海報,對著她念著上面的文字,再次表達法親給予家人滿滿的愛和祝福。

相信乘法船再來續法緣的林麗珠,仍會是一尊莊嚴菩薩,乘願再來人間度有情。

註:林麗珠於十月二十日早上往生,謹以此文虔誠祝福。

圖左 :道謝、道愛,縱有不捨,法親情,生生世世,彼此祝福乘願再來愛灑人間。[攝影者:卓冠伶]
圖右 :緊牽彼此的手,林麗珠與法親家人相互祝福,約定好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攝影者:卓冠伶]

圖左 :透過視訊,靜思精舍德勱師父勉勵林麗珠與眾人,人生的自然法則中,回歸清淨本性。[攝影者:卓冠伶]
圖右 :相信乘法船再來續法緣的林麗珠(中),仍會是一尊莊嚴菩薩,乘願再來人間度有情。[攝影者:邱垂崇]

圖左 :林麗珠在彰化火車站,協助和美實驗學校的身障學童上下火車。候車時,她彎腰擁抱學童,關懷互動的畫面顯得好溫馨。[攝影者:詹大為]
圖右 :身為互愛組長,以身作則帶領法親勤耕福田,精進勤快的身行,深獲愛戴。[攝影者:朱森林]

圖左 :在感恩會即將圓滿告別之時,法親齊聚在鏡頭前,雙手合十給予最虔誠的祝福。[攝影者:詹大為]
圖右 :林麗珠師姊臨終前夕,先生張茂庚拿著「乘法船 續法緣」海報對著她念著上面的文字,表達法親都給予家人滿滿的愛和祝福。[攝影者:詹大為]
圖左 :林麗珠師姊和先生張茂庚育有二子一女,皆已成家,闔家幸福美滿。(張茂庚提供)[攝影者:詹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