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青年學子加入義診共善行

青年學子加入義診共善行

E-mail 列印
2023年8月13日一大早,於彰化縣芳苑鄉漢寶村「天寶宮」旁的漢寶社區活動中心,兩個月一次的慈濟人醫會義診即將在此展開,由於前些日子志工忙於經藏演繹,故六月份義診順延至今日。

◎做中學 學中覺

正 值暑假期間,也有多位青年志工加入服務行列,他們有的在定點陪伴阿公阿嬤玩動動腦、動動手的腦適能益智活動,有的跟往診路線到長者住處,希望透過這樣與長者互動的體驗,對他們回到家裡也能多和自己的阿公阿媽多聊天,主動照料他們的生活起居,與長輩互動相處都有很大助益。

其中,黃冠樺、林均嶧兩位今年分別考上臺灣大學醫學系、陽明交大醫學系,都是慈濟中區育成學子,兩位優秀學子,慈濟陪伴多年,考上醫學系,陪伴他們築夢、圓夢,在他們北上求學前,能來參加義診,也讓人醫會醫師們跟這兩位未來的準醫師經驗交流。

◎面面俱到的義診活動

訪視過程中,志工發現很多長輩餐食過於簡單,營養不夠,而且有糖尿問題,有營養師加入義診行列,給予營養補充的建議,這次基金會特別採購補體素、黃豆粉與長輩們結緣,一起照顧長輩們的健康。

在漢寶社區活動中心現場,有陳俊志醫師為前來看診的民眾舉辦一場健康講座,主講「最常見的情緒困擾-焦慮症」。他說明焦慮與焦慮症的不同,焦慮症者會出現的各種症狀及如何防治。也提到恐慌症的問題及如何避免得恐慌症。

他特別強調面對焦慮症或恐慌症者絕不可以跟他說「是你想太多,要放輕鬆點」,一定要用溫暖的語言用同理心安慰他。這都與精神或心理疾病有關,大家能多一些認識而盡可能避免,有必要時也要適時尋求醫師協助。

為了鼓勵民眾用心聽講,提供有獎問答,醫師提出三個題目,民眾舉手答對了,由慈濟志工梁國棟提供獎品,增添現場輕鬆氣氛。

另有秀水區慈濟志工梁國棟與林明雪,提供多樣適合樂齡長者動腦益智童玩,可以針對長者預防延緩失能的教學用具,帶動長輩動動腦、動動手,總共準備了六種益智遊戲(包括有古門扣、鴛鴦扣、金字塔囚、智慧平衡檯、彈珠檯、許願陀螺)。梁國棟並帶動大家做各種有益腦部與健康的各種手部健康操,民眾都做得很歡喜。

◎熱心村長多宣導

今天有二十七位民眾來活動中心看診。有的是路過這裡看到有很多人而進來,有的聽說慈濟在這裡義診,就進來看看,村長也將義診訊息透過社群,公告周知。

六十九歲沈阿嬤住附近,因為左腳踝左側有一腫塊來看診。

施阿嬤也住附近,今天有點感冒頭暈過來看診。

洪先生三十歲,曾罹患急性糖尿病,身體虛弱,走路會無力,容易疲倦,平時幫人做田裡農事或打零工,今天聽說慈濟有辦義診,特來看診。

地處偏鄉的漢寶村,年輕人外出工作,獨留老人守住家園,八十八歲的康陳阿嬤就是一個例子,她滿頭白髮,難得有這麼多的醫護及志工來訪,她一股腦地訴說著自己辛酸往事,在場的醫護人員和志工都讚歎堅毅獨立的阿嬤,雖然它骨骼退化,又有戴著助聽器,還是耳聰目明,思想敏銳,相信今天會是阿嬤難忘的一天。

◎開發新路線

今日(8/13)義診,分成三條路線。第三條路線,是全新的路線,在漢寶村的另一邊,離活動中心較遠,長輩來定點義診不方便,所以村長特地在此次安排這一條路線,是全新的開始,首次跟阿公阿嬤建立關係。

第三條路線,共有六戶,有中風、臥床、眼疾、老邁、兩老相依,普遍罹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到訪第一步,志工先自我介紹,說明來意,查看當事人的藥袋、量血壓,檢視其服藥情形,詢問其日常飲食狀況,一群人有醫師、藥師、護理師、心理師、志工等在一旁傾聽患者描述病況,及醫師們給予的解方。

其中一位現年六十一歲的黃先生的病況較為特殊,他從事板模工作,去年七月間,有一次收工回到家,不到半個小時竟然除了手以外的下半身都動彈不得。看了四大醫院都找不出病因。現場蕭瑞鵬醫師及志工們靜靜傾聽他求醫過程,及找不出病因的無奈。

蕭醫師不斷地鼓勵他,目前雖無解方,但是他積極復健強烈的求生意志,要讓自己好起來,他拄著四腳助行器從輪椅上站起來,並且放手邁出一步,這是一年多來的進步,一旁醫師、志工們鼓勵他,透過自己努力復健,相信病況會日日改善。

在場的青年志工林均嶧是即將去陽明交大醫學系就讀的準醫師,他邊聽患者敘述病況,邊用手機做紀錄,他說想從病患的言語當中去找出病患真正擔心的是什麼?這也是醫師養成教育的一項。

◎不忘初衷 積極樂觀

林均嶧從小成績優異,因父親疾病的影響,自小立定志向成為一名醫生,希望能治好父親的疾病,雖然此心願已無法達成,但林均嶧行醫志向堅定。從看個案的經驗,好像回到以前自己經常陪當時罹患癌症父親回診,跟著他聽醫生問診,有種以前的記憶重現感覺。

林均嶧說:「永遠都是要透過從病患的言語中去找到他們真正擔心的是什麼?除了擔心自己的病症以外還有別的問題嗎?我們要從這方面主動去提供解方,讓病患能夠從不安的情緒中擺脫抽離出來,能夠更正向更積極,對未來抱有希望去面對困難。」

林均嶧發現今天這一找不到病因的個案黃先生,神經受損導致下半身沒有感覺,他能透過輔具去做站立,對自己病況比較不樂觀,但是蕭醫師用非常正向龐大的氣場不斷鼓勵他。

林均嶧認為自己要學習蕭瑞鵬醫師一樣帶給病患正向的想法,主動的走到病患身邊去關懷,讓他們能夠更加的正向樂觀積極地度過每一天。

慈濟在林均嶧四、五歲時就出現在他身邊,從求學到如今真正進入醫學系這段時間以來一個很大的靠山,讓他知道即便未來處境再艱難,還是有慈濟在。他說:「以後將以真正醫師的身分走訪鄉下各地為需要的人診療服務,要成為一名拯救世界病苦的仁醫。」

圖左 :正值暑假期間,有多位青年志工加入服務行列,對於能夠在定點陪伴阿公阿嬤玩動動手腦的腦適能益智活動或跟往診路線到長者住處,希望透過這樣的陪伴,讓志工們回家後,也要多和家裡的阿公阿媽多聊天,主動照料他們的生活起居,對他們回到家裡與長輩互動相處都有很大助益。[攝影者:陳夢希]
圖右 :住在快速路橋下附近的陳阿公,雙眼近失明,由孫子 帶他到快速路橋下乘涼,那裏有寬闊的場地,涼爽的和風,還有一群在下棋的老鄰居,一群人來到他身邊,醫師問診,護理師量血壓、並為他腳傷破皮敷藥,雖然無法讓他眼睛重見光明,想必也有一股暖流流上他心頭。[攝影者:陳夢希]

圖左 :黃先生的病況較為特殊,他從事板模工作,去年七月間,有一次收工回到家,不到半個小時竟然除了手以外的下半身都動彈不得。看了多家醫院都找不出病因,目前雖無解方,他積極復健,要讓自己好起來,拄著助行器站起來,並且放手邁出一步,一旁醫師、志工們鼓勵他,透過自己努力復健,相信病況會日日改善。。[攝影者:陳夢希]
圖右 :在場的青年志工林均嶧(左一)是即將去陽明交大醫學系就讀的準醫師,他邊聽患者敘述病況,邊用手機做紀錄,他說彷彿回到小時候陪父親就醫聽醫師問診的情景重現。[攝影者:陳夢希]

圖左 :今天有二十七位民眾來活動中心給醫師看診。有的聽說慈濟在這裡義診,就進來看看,村長也將義診訊息透過社群,公告周知。[攝影者:蔡能通]
圖右 :在漢寶社區活動中心現場,有陳俊志醫師為前來看診的民眾舉辦一場健康講座,主講「最常見的情緒困擾-焦慮症」。他特別強調面對焦慮症或恐慌症者絕不可以跟他說 「是你想太多,要放輕鬆點」,一定要用溫暖的語言用同理心安慰他。[攝影者:蔡能通]
圖左 :志工梁國棟提供多樣適合樂齡長者動腦益智童玩,並帶動大家做有益腦部與健康的各種手部健康操,民眾都做得很歡喜。[攝影者:蔡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