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安美專案向前行 護持竹塘社區長者

安美專案向前行 護持竹塘社區長者

E-mail 列印
慈濟基金會主軸方案──「安穩家園,美善社區」(簡稱安美專案),2023年8月20日來到彰化縣西南角農田圍繞的竹塘鄉竹塘村社區。此地的社區關懷據點辦理得很具藝文特色,社區發展協會非常用心照護村裡的長者, 村長詹炳煌說:「本來不相信村裡能有多少長者或獨老,等到普查造冊後,才知道原來有四百多位長者需要照護,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資源?」

◎走出去才知道村民的需求

竹塘村的居民大多集中在市場周圍的街道上,平日以做個小生意為生計,經濟自足不用煩惱吃穿,可是人會老,孩子會長大到外面去工作,竹塘的交通本就不方便,沒有鐵路經過,客運班車少,行經國道的交通車更少,出入遠門不方便,在外地的孩子普遍在南北都會區工作,要放連假方得回家。

常見兩個在家的長者彼此照護身體的病痛,連乘坐縣內的客運車出門或看醫生都嫌體力不濟,街上就近的診所通常看個小病還好,嚴重一些的才到隔壁二林鎮去專業醫院就診。在家的時間長,洗個澡或上個廁所,蹲下要站起來的那一剎那,往往有什麼就抓什麼,洗臉槽或毛巾架也好,立起身子,危顫顫的雙腳才得以使力走動。

因緣巧合,先有中華民國老人福利聯盟來推動獨居長者的服務,村長一普查,驚覺社區裡的獨老就有一百多人,而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居然有四百多人。

今年三月有慈濟詹耿源志工,是慈濟災防組的組員,協助社區防災結合環境改造時,提到了慈濟的安美慈善方案,村長馬上再進行普查,需要安全扶手及無障礙空間改善的長者名冊,規劃路線,尋找可帶路的地陪。

村長說:「幾次的關懷活動,我才體認到原來村裡有這麼多老人,他們有許多需求要協助,有的人是連關懷據點都去不了。真的要走出去才知道村民的需求,感謝慈濟挨家挨戶的訪視協助。」

◎家訪的心意在真誠

四十位志工分成六條動線到獨居長者家,這些長者就是透過村長也信任村長,才接受慈濟志工的拜訪。安美專案是站在預防性的角度,評估長輩是否需要裝置安全扶手、無障礙坡道、止滑措施、照明改善……等,希望長者生活空間改善後,居住品質可以更好。

所以有些長輩覺得自己手腳還靈活,目前尚無需求,慈濟志工也藉著家訪時,提醒長者是否有身體病痛?會有頭暈目眩的狀況嗎?有無看醫生?晚上是否起來上廁所?為了以防萬一,是否需要在時常走動的地方安裝安全扶手?樓梯口或階梯高低不平的地方,是否需要貼上止滑貼條或重新鋪平地板?許多長者經由志工的解說,都樂於接受。

志工羅明珠提到有些長者觀念根深蒂固,不願意到社區關懷據點,其中有位長者甚至認為那是粗俗的人才會去的地方,慈濟志工幫助一些人也是浪費金錢而已。志工只能運用智慧解釋比喻:「如果您今天有困難,卻沒有人要幫助您,您會不會難過?」「所以我們才會主動過來幫忙,等到需要的時候就不會感到失望難過了。」

有些長者因為沒有子女同住,而兩老相依,但是至少還能做做家事,起碼房間乾淨,三餐有溫熱的飯菜可吃。可是遇到獨老自身待在家,或是長者因病痛無法打理房間,環境雜亂,志工特別忍不住提醒要按時吃藥,用不到的東西要捨得回收清除,或是列為後續的關懷對象。

第四組路線的詹OO阿公已經七十八歲了,患有嚴重的氣喘,坐在椅子上要起身都有些困難。家裡客廳雖然乾淨,卻是燒著香,窗戶未打開通風,電風扇又故障沒在用。志工們忍不住勸說這樣不通風又燃香的環境,會讓肺部受傷,樓梯的雜物要清除避免繼續發霉長菌,要起來到門口院子呼吸新鮮空氣,早晚走路增強體力。在旁邊的阿嬤才六十歲,因車禍而未去工作,很樂意的聽著志工的說明,感受到志工的誠意,一臉笑容。

◎守護長者晚年幸福

鄉下地方許多年長者已是七、八十歲是很普遍的現象。

第六動線有地陪帶路走訪了六戶長者家,其中三戶,都是七十多歲兩老相依,年紀雖大,行動自如生活無虞,其中一位從事室內設計的長者年紀七十一歲,平時有早起運動習慣,所以手腳相當靈活,他客氣的說:「免啦!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

另一戶開雜貨舖的長者年七十九歲,與妻身體還很硬朗,還在照顧九十八歲的母親,母親年紀雖大,還能自己行動,只是身體較為衰弱,動作緩慢,志工說明來意,為她丈量浴室一支扶手,她卻客氣地說:「免啦!」在一旁的兒媳婦則仍希望有一支扶手會更安全。

另一戶早期開五金行的一對夫妻,七十七歲的妻子,雙膝退化行動有些艱難,她說年輕時經常搬重物,導致膝關節嚴重受損,志工分別在一樓廁所及二樓浴室,丈量並安裝扶手及提供止滑墊。

綜觀,造訪六戶,均居住在竹塘街上,有開店鋪、或上班族,均已退休,子女居住外地,假日回來團聚,大多生活無虞,多數也有運動習慣,對於慈濟推出的安美計畫都加以讚歎與肯定,志工也鼓勵長者們在家多看提供許多優質節目的大愛電視臺。

◎小善可以發揮護命的大力量

志工來到位在竹塘三清宮附近的一位長者家,才要進門拜訪,長者的孩子走到門口:「我們不需要了,媽媽已送到安養院了,就是少了扶手,跌倒了。」志工忙著道歉:「抱歉了,我們來晚了。」

聊了一下,和年輕人提醒,長者有需要輔助的器材,是可以到附近慈濟環保站去先借回來使用的。也有許多居民不知道住家附近的環保站是可以申請資源來幫忙的。

很遺憾長者竟然因為少了一支扶手而跌倒,必須送到安養院過日子,也深刻體認多少長者因為未能設想預防,過著不良於行甚至臥床的痛苦生活。慈濟志工的小小善舉,是可以發揮守護生命的大力量,也可以提醒子女要趕快為家中長者打造安穩的生活空間。

社服室社工廖婕雯和慈濟志工詹岳勳是竹塘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每條巷弄都清清楚楚,帶著訪視志工進入長者的家,都是認識的叔叔伯伯或嬸嬸伯母,特感親切,閒話家常中也把居家環境安全的重要性,叮嚀長者要小心。

社服室社工林佳慧分享與感恩志工們利用假日來家訪,發現紙本上的資料和實地訪視是有落差的,訪視志工的訪談能力都非常強,她要多和訪視志工學習。

志工陳國政在家訪結束的分享時刻,提到有些同年齡的朋友,沉迷於一些嗜好不願意出來做志工,多年過去了,身體的病痛也出現了,卻一事無成茫茫然,鼓勵大家持續做志工來做善事。

志工林素娟說:「證嚴上人一個人的腳走不到,弟子一起替她來走。」安穩家園,美善社區,小小的扶手也許花不了多少錢,卻積極帶動當區的村里長,共同關心獨居長者、弱勢家庭。「老人在家安全,子女在外安心!」讓我們的長輩有一個安全健康的晚年生活。

圖左 :村長詹炳煌一一為同意修繕的長者同意書簽名蓋章以做見證,慈濟志工真的信守承諾來為長者修繕安全的居家空間。[攝影者:徐銀娘]
圖右 :四十位志工集合在社區關懷據點,再次確認討論及分工,要分成六條動線訪視長者,評估長輩是否需要裝置安全扶手、無障礙坡道、止滑措施、照明改善⋯⋯等,希望長者生活空間改善後,居住品質可以更好。[攝影者:徐銀娘]

圖左 :家訪共分六條動線,每一線訪視五至六戶,出發前,整理服儀,注意形象,排好隊伍由在地志工帶路,準時於八點半出發。[攝影者:陳夢希]
圖右 :志工陳國政在家訪結束的分享時刻,提到有些同年齡的朋友,沉迷於一些嗜好不願意出來做志工,多年過去了,身體的病痛也出現了,卻一事無成茫茫然,鼓勵大家持續做志工來做善事。[攝影者:徐銀娘]

圖左 :慈濟志工張順良任事負責勇於承擔,隨時機動補位並為四十位志工載送中午餐盒,任勞任怨。[攝影者:陳夢希]
圖右 :邱女士開金紙店,正逢七月,生意忙碌,志工家訪聊其身況,稱腿腳腰椎均有恙,遂在其浴廁分別加裝一字型扶手。[攝影者:陳夢希]

圖左 :長者患有帕金森氏症,每次起床要很費力。志工很用心的把安全扶手放在床邊牆面,讓長者伸手試拉怎麼擺放會方便起身,要畫上日後施工的記號。[攝影者:徐銀娘]
圖右 :早期開五金行的一對夫妻,七十七歲的妻子,雙膝退化行動有些艱難,她說年輕時經常搬重物,導致膝關節嚴重受損,志工分別在一樓廁所及二樓浴室,丈量並安裝扶手及提供止滑墊。[攝影者:蔡能通]
圖左 :慈濟志工造訪說明來意,從事室內設計的長者年七十一歲,平時有早起運動習慣,手腳相當靈活,身體硬朗,他客氣的說:「免啦!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攝影者:陳夢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