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骨髓30里程碑 「捐」流向海

骨髓30里程碑 「捐」流向海

E-mail 列印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走過三十年歲月,志願者建檔數已突破四十六萬八千筆。為了擴充資料庫,提高救命機會。慈濟志工於2023年11月19日,在永靖環保教育站舉辦「造血幹細胞」驗血建檔活動。

◎積極宣導 廣獲支持

活動前夕,志工已先行作業,積極拜訪各個單位。慈濟志工林淑真道:「非常感恩大家盡心盡力!努力集結愛心,使資料庫生生不息。由於大環境改變,血癌患者逐年增加,現有六萬多位病友焦急等待,殷殷期盼老天能帶來一線生機。」

「11月5日結合永靖鄉公所捐血活動。整日下來,有二百多人來捐血,其中只有二十二人願意建檔。可見大眾對於『骨捐』的了解仍不夠充分,我們必須更努力讓所有人明白──救人一命,無損己身!」

當時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中午時分,二十多歲的小姐捐完血暈針,導致臉色蒼白、頭重腳輕。媽媽嚇得趕緊呼救,慈濟人見狀立即發揮助人精神,年過六旬的志工使盡全力,抬起她至陰涼處休息。另一頭的志工則趕緊拆開紙箱,讓她躺下休息以便回復。

身為護理師的林淑真提醒:「為了避免暈針造成血壓突然下降,捐血前要多補充水分、切勿空腹。最重要的是要聆聽身體的聲音,如有不適,應立馬告知工作人員。」

慈濟志工黃惠莉善用資源,女兒謝維萱在臺中保險公司上班,透過她的牽線,組隊於11月13日前往宣導,聽完解說後;年輕力壯的俊男美女紛紛給予響應。

黃惠莉回憶:「營運長鍾宇杰指出,旗下的團隊相當熱忱;人人擁有一顆助人之心!感恩慈濟不辭辛勞、遠道而來。讓他們可以用實際行動去體現愛心,希望建檔的十三位夥伴都能配對成功。」

路遠情長!或許其中一人就是那「唯一」的機會。在臺灣,骨髓移植成功配對率僅有十萬分之一。然而建檔數,遠遠不足以滿足等待移植的需求。天涯海角尋尋覓覓,願他們皆能在最適切的第六對相遇。(慈濟常用「第六對相遇」來形容捐受贈者的髓緣。而所謂的「第六對」指的是第六對染色體,短臂上的人類白血球抗原。英語縮寫為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捐受贈者配型吻合,才可以捐贈。)

◎見證分享 髓緣布施

證嚴上人強調:「絕不會為了救一個人的命,而去傷害另一個健康的人。」今日也有捐贈者與會分享。聽完他們愛的故事,就好比打了一劑「強心針」,讓人更有信心去做有意義的事!

俊秀的陳泓瑋,出生於慈濟家庭,在善的薰陶下;於三年前建立檔案。今年十月份接獲通知,並於10月23日前往花蓮慈院進行捐贈,讓愛如影相「髓」。

陳媽媽說:「泓瑋在捐贈前注射了五劑白血球生長激素,雖無副作用。但身為人母難免擔心!原本希望能陪兒子到花蓮,但中心表示只能由一人作陪,只好請有經驗的師兄幫忙照顧。」

放下大老闆身分,陪伴志工吳志成帶著陳泓瑋遠赴花蓮,風趣的他說:「我很怕老婆,所以家裡大小事都落在我身上。好比幫孩子洗澡、載孩子上下課、買菜與煮飯,因此『照顧人』早已成為我的細胞記憶,習慣成自然。」

成就一樁美事,需要幕後功臣投入大量的心力。吳志成感恩道:「不管是陪髓或相見歡,都讓人感嘆生命的這場大工程,需要多少愛才能運轉?而我不過是其中一顆小小的齒輪。」

施比受更有福!陳泓瑋表示,當接獲通知時全家高興不已。由於去年配對過一次,然對方的情況急轉直下,不適宜接受移植;感慨生命猶如一朵隨風而逝的浮雲!「期望這次的患者能重拾健康、獲得新生!」

◎匯集新血 等待救援

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便提出:「頭目髓腦悉施人。」佛陀的智慧不可思議!時至今日,骨髓移植這塊領域,雖已擁有先進的治療技術。但若缺乏重要的「原料」,對病患而言是一大打擊!對醫療來說也是一大挑戰!

感恩宇宙「捨身救命」,早已流淌在人類血液裡!現場熱鬧非凡。抽血區技術純熟,面對神色緊張的志願者,兩位護理師展現專業,溫柔地與對方說話,舒緩緊繃的情緒,不知不覺;珍貴的10cc血樣就抽取完畢。

護理師分享:「今天流程都很順利,但我曾經遇過血管很細、很沉的小女生。折騰好久仍抽不出血,原以為對方會打退堂鼓,但她充滿愛心、勇氣十足,休息片刻後回來繼續嘗試。慶幸在滿懷熱血下,滴滴鮮血緩緩流出。」

覆核區人人埋首校對,就怕有疏漏。慈濟志工陳虹因說:「有位先生患有氣喘不能登記,解釋過程他難掩失望表情。但為了安全起見絕不能冒險,志工祝福善良的他,一生平安順遂。」

家住高雄的鐘佩芳,在大學時曾是慈青社的一員。當時就參與了骨髓幹細胞驗血建檔。她的大妹鐘佩芸,多年來都是在大陸工作,久久才回臺灣一趟。

剛好這個月回臺灣,鍾佩芳便號召了大妹鐘佩芸、二妹鐘佩芯。在父母的陪同下,遠從高雄開車來彰化永靖參與建檔活動。

他們不辭舟車勞頓,熱血救人的一念心,著實令人感動。遠道而來參與活動的精神,對志工而言是莫大的鼓舞。

更巧的是,當天還有從屏東開車而來的另一對兄妹,跟鐘氏家族在現場相遇。他們竟然是遠親!果然,熱心助人的基因,竄流在血脈中!

鐘媽媽說:「我以前聽人家說,以為是要抽龍骨髓。今天經過志工的解說,原來完全是不會傷害身體的。我很放心,也很支持女兒們!」

茫茫人海中,感恩一百二十三支新血輪注入。儘管資料庫不會有齊全的一天!但任何檔案都可能顯化奇蹟──拯救「命懸一線」的人,重新站穩腳步,邁開人生新旅程。

圖左 :王志聰的女兒(前排右三)是今日參加驗血活動後,沒有離開,還留下來擔任工作人員,為公益付出的精神,令人讚嘆。[攝影者:謝舒亞]
圖右 :受髓者鄭吟妃(左一),今日特別從臺中騎機車來到永靖,要來向現場參與活動的說一聲感恩。[攝影者:謝舒亞]

圖左 :鐘氏家族,遠從高雄和屏東開車到永靖參與骨髓幹細胞的驗血活動,他們不辭舟車勞頓,熱血救人的一念心著實令人感動。[攝影者:謝舒亞]
圖右 :慈濟志工黃惠莉善用資源,其女謝維萱在台中〈永旭〉保險公司上班,透過她的牽線,組隊於11月13日前往宣導,聽完解說;年輕力壯的俊男美女紛紛給予響應。[攝影者:詹大為]

圖左 :捐血的民眾們,在聽了志工的介紹後,都很認同,也很願意花一些時間詳細瞭解什麼是骨髓捐贈。[攝影者:邱淑華]
圖右 :在永靖鄉公所前,志工熱情向現場捐血的民眾,宣傳骨髓幹細胞驗血活動,邀請他們一同來參與。[攝影者:邱淑華]

圖左 :在全聯福利中心前,志工們向往來的民眾宣導,不放過任何一次可以向民眾說明、邀請來參加骨髓幹細胞驗血活動的機會。[攝影者:林淑真]
圖右 :志工熱情的向購物民眾宣導,邀請他們一起來參加骨髓軒細胞驗血活動。[攝影者:林淑真]
圖左 :捐者陳泓瑋表示,當接獲通知時全家高興不已,「希望患者能重拾健康、獲得新生!」[攝影者:吳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