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年逾耄耋 勤儉樂布施 回收行大善-柯鄭梅桂

年逾耄耋 勤儉樂布施 回收行大善-柯鄭梅桂

E-mail 列印
「當我有能力時,一定要幫助別人。」

走路時步履蹣跚,環保志工柯鄭梅桂,瘦骨嶙峋,背已挺不直。九十二歲的她、卻堅持信念,布善愛地球,在環保園地裡綻放芬芳。

今年彰化區歲末祝福時,證嚴上人在10月30 日和環保志工溫馨座談。

「您有說,要帶與師父的合照,給上人看,帶了嗎?」

「啊,對喔!很久以前的相片,我想拿給上人看!」

「恁(臺語:您們)等我一下,我找找看!」

環保幹事趙錦綢昨日與柯鄭梅桂約好,今日接她到分會與人上溫馨座談。當車子來到她家門口,没見她下樓,趙錦綢於走上她家二樓找她,也順便提醒高齡的她,昨日叨念的事。

「等一下,我這裡也翻看看!」

「不要再找了,時間會來不及!」

在車內等了近二十分鐘,仍没見她下樓,趙錦綢於是再上樓。

只見她焦慮地到處翻找,然時間緊迫,已經不容她再找尋,抱著遺憾,趙錦綢只好牽她的手,上車啟程了。

◎聽上人所說 做師父所愛
「大家都對我很好!」

溫馨座談,柯鄭梅桂見到了師父,拿著麥克風,儘管心頭有千言萬語,卻簡單化成了一句話。

「這是妳對人好的關係。」上人慈藹地點出重點。

在旁的志工以熱烈掌聲,向這位可愛的環保老兵致敬。

「聽說妳在找與我合照的相片?」

「是啊!很久以前,師父您來彰化找曾居士,咱有作夥照相。不過攏找嘸!」

曾詠貴居士在彰化市經營佛教文物,與佛教界高僧大德結緣甚廣,也是慈濟的勸募委員。

在她身旁的志工補充,說起了她今日為了要找到這一張「早期上人來曾居士家與她合照的照片」結果遲到。上人聽見,關切反問。柯鄭梅桂懊惱地回答。

「來,現在補一張!」

上人馬上邀她一起再合照。柯鄭梅桂喜出望外,開心地與上人再合影一次。

◎扛起家庭經濟重責
「她可說是大愛無私啊!以她所經歷的經濟環境而言,很多人會拼命地『鎖』住錢,才有安全感。但她卻發願助人,值得我們學習。」

從年輕時就扛起家庭經濟重擔的柯鄭梅桂,不怕艱辛,做環保,幫助人,因此趙錦綢感動地說。

1932年出生的柯鄭梅桂,原生家庭的父親身弱體病,母親要養育四子,且要照顧病夫,不堪經濟壓力選擇輕生。

當時柯鄭梅桂三歲,弟弟才八個月,兩人只好出養。柯鄭梅桂的養祖父母年紀大,沒有子女,甚是疼愛她。

為維持家計,柯鄭梅桂十六歲時便去紡織廠工作,二十歲結婚。先生是養祖父母希望她好命而特別物色的對象。誰知先生是獨子,在家獨寵沒讓他承擔過勞務工作,所以成家後找工作,常是二天打漁,三天曬網。

「我來起個會,買個牛車讓你幫人載貨來賺錢。」

柯鄭梅桂見先生没有恆常的經濟來源,甚是憂心。也不是有家庭責任觀念,她只好和先生商量。

因親友信任她借錢給她,順利地買了牛車。但先生好命慣了,且没家庭責任觀念。愛做就做,不愛做就停擺,

因此,柯鄭梅桂只好過著「男主內,女主外」的生活,扛起一家生計。

◎曾經困頓 樂於助人
成婚後,孩子還小。一次柯鄭梅桂工作完,回家準備煮晚餐。八歲女兒背著三歲兒子,正在嚎啕大哭,直喊餓!

「等我煮完,孩子不就餓過頭了?」

她想到鄰居做生意,口袋裡定有零錢,想借十塊錢買糕點來讓孩子止飢。

「没錢!」

鄰居推說沒錢,頭也不回,就走人了。

她回到家,抱著孩子,眼淚不聽使喚傾注而出。傷心中,並暗自發誓:「往後只要我有能力,一定要幫助別人。」

◎肯打拚 不怕天來磨
後來埋葬多時的公公需撿骨,柯鄭梅桂請風水師來幫忙。先生對風水似乎很有興趣,常跟著風水師到處去。每當他們要出門時,柯鄭梅桂都會煮好早餐,請風水師先飽餐。

「你都說我做人很好,我先生對風水也很感興趣,你何不收他為徒呢?」柯鄭梅桂向風水師請求著。

「好,妳先生如想學,我就教他。」風水師爽快答應。

風水師拿了很多書給先生看,也教他一些技巧。先生雖然能獨當一面,但客源少,加以近年來殯葬習俗改變,土葬的人少,先生收入也漸無。

結婚後的柯鄭梅桂,繼續在紡織廠工作,後來孩子陸續出生,無人可幫忙照顧,她轉至肥皂工廠幫人煮飯、洗衣服,因工作認真,老闆娘很賞識她。

肥皂工廠關門後,她又到屠宰場幫忙清洗豬內臟,工作結束後,老闆會給她一些豬隻多餘的肥肉,讓她炸成豬油、豬油粕販售,維持生活。

下班後,她再去幫人洗衣服,因為她洗得乾乾淨淨,大家口耳相傳,生意興隆,應接不暇,因她的拼命,買了房,也養大了四子二女,各有成就。

◎做環保行善
「在蓋慈濟彰化分會,很久志工,您有空來幫忙嗎?」

1998年,彰化分會在整地時,有許多回收物,柯鄭梅桂在慈濟志工陳阿選的邀約下,到彰化分會做香積、做回收,開啟了做環保之路。

彰化分會完工後,她轉至彰化市三民市場繼續做回收。每天早上十點多,她便推著手推車,商家會給她紙箱、塑膠袋、蕃石榴套袋等,中午十二點多時她回家整理,或變賣、或載至慈濟環保站回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儉以養德 默默行善心安是家
很多人手頭寬裕了,妝點自己是尋常事,讓居家變得體面也是理所當然。但是樸實無華的柯鄭梅桂,經濟改善後,卻一如既往勤儉,並將生活多餘的錢拿來幫助蓋廟、送米糧給窮苦的人。

「她,很愛展(臺語:愛炫耀)呢!」

她聽到了左、右鄰舍們的閒言碎語。原來她在公開場合的助人行為,讓人覺得她愛張揚。她也曾送米回娘家,娘家的人卻誤會她拿市公所送的米來給他們。

冷嘲熱諷、誤解她的言語,讓她心中難過許久。她心中暗自決定,助人,就把錢捐給慈濟,默默行善。

於2008年她受證為環保志工,並把省吃儉用累積下來的錢,圓滿了榮董。

平時回收變賣,集到一筆款項,就委託鄰居陳太太轉交錦綢師姊;或親自搭公車送到分會財務組。如2023農曆年初,她特地搭客運到彰化分會捐了五萬元,10月15日新環保志工受證日,她捐了十萬元。其實她的生活並不富裕,只因她想幫助經濟困頓的人。

「有時她看到我,會從口袋掏出二萬、三萬元,請我幫她送到分會,要捐款行善!」

趙錦綢回溯她捐款的點點滴滴。柯鄭梅桂九十多歲了,仍持續做回收,也持續捐款著。

◎安美專案鄰里安老 法親也不能等
「我們啟動長者志工法親關懷,環保志工柯鄭梅桂九十二歲了,前一陣子剛在家中跌倒,我們有『安美專案』,可以到她家幫她安裝扶手嗎?」

「當然可以!」

10月30日與上人溫馨座談結束,趙錦綢巧遇訪視幹事洪錫鑽,順口詢問。

11月1日,法親關懷暨安美專案推動小組陳國政、張永發師兄即來到柯鄭梅桂家實地側量。

「我小心一點就好了,把機會讓給別人。」

「這樣呼師父花錢,毋湯(臺語:不好)啦!」

「師父說妳的安全、健康較重要!」

志工在實地測量時,節儉的她一直婉拒。柯鄭梅桂重聽,須反覆說明,張永發反應快,搬出上人來。

◎法親關懷照顧獨居長者

11月3日,志工來她家安裝扶手時,她外出,樓下鐵門開著。約一小時候,瘦小的她,慢慢地推著裝滿芭樂套袋、紙箱、塑膠袋等回收物的推車回來,讓人不禁向她致敬!

「這是上人體恤妳,要幫你裝扶手。」

「那你們就跟上人說我的已裝好了。」

「慈濟人誠正信實,當然末凍(臺語:不可)對師父說白賊(臺語:撒謊)!」

環保幹事趙錦綢知道她生活相當節省,然她高齡,肌肉流失了很多,走路不穩,家中很需要扶手。

柯鄭梅桂的先生兩年前過世,兒女皆住在外地,家中電視,她捨不得裝第四臺。

擔心獨居的她意外跌倒,趙錦綢一再柔性勸說。

「以後樓梯走上去,按著扶手慢慢走上去。妳來試走看看⋯⋯浴室馬桶裝了一個扶手。來,站起來時就扶著喔⋯⋯臉盆有點搖晃,重新鎖好了,⋯⋯轉角的燈,都幫您換較亮的LED燈泡!」

陳國政、張永發將扶手、照明安裝完畢,請她一一實際使用。

「唉呦!恁哪會這功夫!」

「師父說要做呼勇!」

柯鄭梅桂說話就像個老小孩,張永發也淘氣地回應,這一來一往的對話,令人莞爾。

安美專案,是慈濟基金會啟動志工關懷社區獨居長者、身障、弱勢,協助其安裝其居家安全設施。

於測量、施工時,我們聽柯鄭梅桂述說她的生命故事。坎坷的人生,她毅力挺過;能力有餘,她歡喜行願;勤儉生活,卻樂助苦難人;她有著不凡的心念!

「我有買美濃瓜,恁(臺語:您們)一人一粒!」

完工後,志工準備收工回家,她客氣地回贈美濃瓜。原來她到市場做收回收物時,也特地買禮物回來,這顆瓜,含藏著她滿滿的謝意。我們收下她的心意,也祝福她,健康久久,居家平安!

圖左 :柯鄭梅桂不久前在家中跌倒。她走動往往須扶著家具、電冰箱等電器。環保幹事趙錦綢於是詢問「安美專案」議題,柯鄭梅桂有其必要性。[攝影者:曾漢儀]
圖右 :防跌不能等,志工陳國政、張永發接到柯鄭桂梅須法親關懷,啟動安美專案。10月30日接到訊息,旋即於 11月1日就來她家實地測量。[攝影者:曾漢儀]

圖左 :了解柯鄭梅桂生活的動線後,舉凡房門進出、玄關、樓梯、浴室都是防跌重點,11月3日早上九點就開始施作,至12點工程才完工。[攝影者:曾漢儀]
圖右 :陳國政與張永發有時合力施作,有時各自努力。為了讓柯鄭梅桂上、下階梯時,全面安裝扶手,讓她左、右兩側的手臂都有施力點。[攝影者:曾漢儀]

圖左 :「家裡有三處燈光太暗了,我們換LED燈。」防跌、止滑、照明都是「安美專案」的一環,陳國政做事仔細,如何施作也設想周到。[攝影者:曾漢儀]
圖右 :柯鄭梅桂的先生兩年前去世,而彭新桃(著白衣)家住鄰近,兩人常一起做定點回收,柯鄭梅桂有重聽,彭新桃總是耐心與她說話聊天。[攝影者:曾漢儀]

圖左 :「我小心一點就好了,把機會讓給別人。」志工測量時,節儉的柯鄭梅桂一直婉拒。趙錦綢特來說明「安美專案」,就是為照顧長者居家安全。[攝影者:曾漢儀]
圖右 :「師父說妳的安全、健康比較重要!」「要聽師父的話!」聽到柯鄭梅桂一直婉拒。張永發(右)反應快,搬出上人來。[攝影者:曾漢儀]
圖左 :每天早上十點多,92歲的環保志工柯鄭梅桂都會到三民市場做資源回收。瘦小的她,慢慢地推著裝滿芭樂套袋、紙箱、塑膠袋等回收物的推車回來,讓人不禁向她致敬![攝影者:曾漢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