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朝向心靈的山

E-mail 列印
「第一次回到花蓮精舍的,請舉手!」

「哦!不少喔!」彰化區志工洪宏勝與多位志工,提前先回到花蓮靜思精舍,準備好招呼著彰化、南投區的法親家人。

2024年3月10日,花蓮靜思精舍近中午時分,多部遊覽 車從車站接入約五百名朝山會眾。

由各區分成每十人為一小組,清晨分別由彰化、南投出發。人人把握因緣,目標為參與下午在花蓮靜思精舍,也是慈濟第五十八周年朝山。

◎身心不離於道 回歸自在本性

「歡迎大家回來朝山精進!」

行前,精舍德渙師父特別講解「朝山」儀軌:「身與心不離於道、朝出歡喜,用虔敬心禮拜、要回歸自性、共知共行。」

靜思精舍菩提大道上,五百多人,六個人成一列。由六位精舍師父前面引導,隊伍整齊浩蕩長。全體虔誠禮頌〈爐香讚〉及〈讚佛偈〉。

出發前置作業時,經詢問後已將無法跪拜者,編入「輕安組」以利動線。員林區志工許麗敏高齡八十二歲,原報名「輕安組」。後來仍決定和大家一起跪拜,她表示,想用最虔誠的心意,禮謝諸佛菩薩。

體貼年長者及不適合跪拜者,精舍師父貼心叮嚀,菩提大道全長九十六米,大家戴著口罩,拜下去可能呼吸不順。

因此以「經行」方式和朝山步伐相同,直到四十七米處,再以三步一跪拜的方式,禮拜至大殿前的階梯處。

朝山途中,兩旁標兵志工協助引導,莊嚴有道氣。菩提大道九十六米處起點,看到志工舉著「經行」舉牌。

朝山隊伍以挺拔的姿態,一步步唱頌佛號往前邁進。看到「停」舉牌默契,即準備三步一跪拜。

◎眾人齊聚善念 為天下人祈福

涼風徐徐吹來,菩提大道兩旁的樹木,有幾棵僅存枯枝,光禿禿的。但,仔細一看,嫩綠新芽發出,春天的腳步顯現於樹梢。

「羅爸,您也跪拜朝山呀!」

員林區志工羅昌模,今年已高齡九十歲,身手矯健,由大女兒也是志工的羅芳玲陪伴同行。

人人透過彎腰禮懺之姿,降伏自我高慢之心,眾人齊聚善念,回向給眾生,誠心為天下祈福。

◎心有靈山莫遠求

清修士劉思寬,以投影片分享,在印度菩提迦耶「摩訶菩提寺」旁,繞佛繞法的情景。

「摩訶菩提寺」每天都聚集眾多人群,大家以自己信仰的方式禮佛。原本慈濟志工以兩列行進,很快地就被其他人群給沖散。

劉思寬由此感悟,世界上慈濟人真的很少,應加緊腳步,進行菩薩大招生。當時參與其中的清修士林靜憪,腳雖有傷,仍和大家端坐於地上,誠心禮頌《無量義經》。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影片中有各種形式禮拜,其實人人內心的真如自性、佛性,就是靈山。朝山精進,寶所就在不遠處。

「要回來喔!」精舍德棨師父殷殷叮嚀,要記得常帶家人、孩子回來精舍,讓他們的意識中有精舍的印象,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圖左 :靜思精舍菩提大道上,五百多人,六個人成一列,由六位精舍師父引導,隊伍整齊浩蕩長。[攝影者:邱垂崇]
圖右 :朝山隊伍以挺拔的姿態,一步步唱頌佛號往前邁進。[攝影者:邱垂崇]

圖左 :「朝山」磕長頭的形式,藉由此舉懺悔過往。[攝影者:邱垂崇]
圖右 :朝山志工跟隨維那梵音,虔誠禮拜與唱頌《讚佛偈》。[攝影者:邱垂崇]

圖左 :身與心不離於道、朝出歡喜,用虔敬心禮拜、要回歸自性、共知共行。[攝影者:邱垂崇]
圖右 :「要回來喔!」精舍德棨師父殷殷叮嚀要常帶家人、孩子回來精舍,讓他們的意識中有精舍的印象,才能找到回家的路。[攝影者:邱垂崇]

圖左 :清修士劉思寬以投影片分享,在印度菩提迦耶「摩訶菩提寺」旁,繞佛繞法的情景。[攝影者:邱垂崇]
圖右 :難得回靜思精舍朝山,志工帶著竹筒將愛心匯入功德海。[攝影者:邱垂崇]
圖左 :朝山圓滿後,精舍德勱師父頒贈朝山結緣品。[攝影者:邱垂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