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愛與希望 骨髓關懷專業課程

愛與希望 骨髓關懷專業課程

E-mail 列印
美好的星期天(3/10)上午僅攝氏11.6度的低溫,仍有三百多位的慈濟志工不畏寒冷天氣,齊聚慈濟彰化靜思堂,只為上「骨髓關懷小組國際認證教育訓練」課程。

「人才經過專業認證,提升關懷品質,才能讓捐、 受髓者都可以安心,放心完成治療。」講師郭秀鳳勉勵關懷小組志工。

◎慈濟骨髓幹細胞資料庫 創造新生機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關懷小組」課程用心安排,內容有「認證說明、驗血活動、血樣複檢、捐贈階段、捐贈者身體檢查、捐後追蹤」等深度議題。每堂課後隨即專題測驗及一一研討,藉以增加學員的專業知識,也讓關懷小組志工信心大增,不是醫護人員也能成為搶救生命的戰士。

臺中榮總兒童血液腫瘤科黃芳亮主任以「恒恒」個案舉例,黃芳亮說:「一歲半的恒恒,在出生六週就發現罹患嚴重『幼兒型基因變異白血病』,化療後仍一直復發,曾求助美國、新加坡、臺灣醫界。」但,僅臺灣黃芳亮主任回覆並擬定治療計畫。

為恒恒決不放棄希望,終於在臺灣慈濟骨髓幹細胞資料庫配對到白血球相容性6/6全合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過程很辛苦,醫療團隊跟恒恒抗癌成功,目前恒恒健康活潑。

黃芳亮主任讚揚慈濟骨髓幹細胞資料庫是目前臺灣最完整,它創造新生命的新生機。

今天(3/10)的「骨髓關懷小組國際認證教育訓練」課程,讓員林區志工翁淑娟對骨髓捐贈有更深度的了解。對骨髓捐贈宣導籌辦的sop(標準作業流程)以及對志願捐贈者的意願原則的重要態度。

協助站在第一線宣導工作的活動默契,從報到、解說、填表、覆核、抽血包裝的重要步驟都很詳盡的說明。更了解骨髓捐贈建檔與前置作業的重要性。

「捐贈者的捐後一週至三年間照顧與關懷追蹤,更是教了我許多專業,感恩慈濟骨髓關懷小組無私的傳承,讓我在宣導骨髓捐贈的活動中更為踏實。」志工翁淑娟由衷的說著。

◎志為人醫守護愛

本職鹿港基督醫院護理長也是慈濟人醫會趙麗花,經常聽證嚴上人開示,並遵循上人教導:要以愛呵護生命,身為護理師可以救人為本分事,發揮自己的專業「做就對了!」。

林烱郁醫師也慎重地提出:捐後追蹤的重要!對捐者已經完成造血幹細胞捐贈,不可因已完成而對捐者沒有適當的照顧,必須一直持續照顧捐者使其身體恢復健康,這也是證嚴上人的叮嚀,不會因要救一個人而傷害另一人,也是對捐者表達愛與尊重。

志工江雲榕深耕於骨髓關懷小組,有多年的勸髓解說經驗,她說:「因平常驗血活動宣導不容易,尋找捐贈者困難重重,讓志工常有挫折感,但聽完黃芳亮醫師對慈濟志工的認同及病患的康復和對於平常大家的奮鬥將是最大的鼓勵。」

一整天充滿學識智慧的課程,在骨髓關懷小組虔誠的祈禱聲中畫下句點。希望慈濟骨髓幹細胞資料庫能更完整,讓更多的白血患者能持續逆境而上,縱使生命轉個彎但依舊活出精彩與美麗。

圖左 :慈濟骨捐中心團隊蘇蕙鈺(臺前)組長主持問題回饋雙向溝通單元。[攝影者:李兆奇]
圖右 :臺中榮總兒童血液腫瘤科黃芳亮主任,以恒恒個案舉例為大家授課。並讚揚慈濟骨髓幹細胞資料庫是目前台灣最完整,它創造新生命的新生機。[攝影者:鍾大爐]

圖左 :和美區捐者吳曜竹先生(前右一)也特別參與今日(3/10)「骨髓關懷小組國際認證教育訓練」課程。[攝影者:李兆奇]
圖右 :志工鍾大爐,曾是捐者今日擔任講師為大家授「捐贈階段」的課程。[攝影者:李兆奇]

圖左 :志工江雲榕(左三)深耕於骨髓關懷小組,有多年的勸髓解說經驗。對於黃芳亮醫師對慈濟志工的認同及病患的康復和對於平常大家的奮鬥將是最大的鼓勵。[攝影者:王美秀]
圖右 :志工翁淑娟感恩慈濟骨髓關懷小組無私的傳承,讓我在宣導骨髓捐贈的活動中更為踏實。[攝影者:王美秀]

圖左 :任職鹿港基督醫院護理長也是慈濟人醫會趙麗花(右一),經常聽上人開示並遵循上人教導:要以愛呵護生命,身為護理師可以救人為本分事,發揮自己的專業「做就對了!」[攝影者:王美秀]
圖右 :充滿學識智慧的課程,在骨髓關懷小組虔誠的祈禱聲中畫下句點。[攝影者:王美秀]
圖左 :林烱郁醫師除有專業醫療,於活動進行中亦主動協助學員整理午齋餐盒。[攝影者:王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