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慈藍親子環保教育環境永續

慈藍親子環保教育環境永續

E-mail 列印
6月9日是彰化慈籃訂定第二週的親子課程,今天有三十八位親子,一起來歡喜學習環保回收與分類;了解餐具寫三個字的OPS是可回收,寶特瓶PET都可以回收。

一早,在鹿港環保教育站大門口,班主任張永同師兄喜 迎慈藍大家族成員的到來。

志工引導大家安坐在佛堂裡。司儀蔡幼娟引領孩子清唱〈慈藍之歌〉,再為大家講解主要體驗工作項目。

環保體驗,將分為四大站,由四位資深志工陪伴、指導,有拆解區、寶特瓶區、分類區與環境美化區,四大區都有志工為同學講解,以及帶領操作。

◎為地球盡一分力

「哇!玩具車耶,好好笑喔,怎會有人把玩具車丟掉,我都很珍惜我的每個玩具耶。」分站分類時,忽然聽見沈平謙同學大聲喊。

祖父母都是資深志工的沈平謙,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一同來體驗。活潑開心的說:「我和表哥他們一起打球,也一起來為地球盡一分心力。」

「啊!小強」難得一次環保體驗,有小朋友看到蟑螂,大喊直接跳走!

分類區的站長紀琍華,把握機會為小朋友說明指導。

紀琍華看見孩子們的天真說,這時候就可以有機會教育,告訴他們:「很多東西到了環保場都很雜,難免有臭味、蟑螂、蟲什麼的……」

如果大家在家裏,可以先把用完的東西沖洗一下,做好把關再丟出來,或是出門自備水壺、手帕類,最基本就可以減少製造垃圾的機會了。

◎三個字的 只有OPS可回收

居住於和美的蔡榮華,因為女兒蔡翼璇愛打籃球,陪伴著她參加在鹿港的慈藍隊。

一開始要來環保站很排斥的蔡翼璇說:「當真正做時,其實也就沒那麼討厭。最重要,我還學到很多知識!」

蔡翼璇從遊戲中體會:「雖然味道很臭,但我把它們當籃球玩。分類時,有很多籃子,可以放各種分類物。我就像投球,一個一個丟進籃子裡,一次投一個,慢慢就樂在其中了。」

翁世明師伯教大家,塑膠餐具二個字的可以回收。透明沒有註明類別,不回收。註明三個字的不回收;但三個字OPS的可回收。一般寶特瓶PET都可以回收。

師伯還教我們如何分辨鐵製品與鋁製品。從底部去觀察,平的是鐵,凹的是鋁,環保站比較多阿嬤,所以會放一塊磁鐵,以利阿嬤們分辨。

蔡翼璇以為回收品都一樣,但發現:「蠻神奇的,表面看起來的塑膠,原來還有這種分類的知識。」

◎親子實作 愛地球學知識

經過實體環保實作後,司儀蔡幼娟提問了幾個問題。鋁罐和鐵罐如何區分(鋁罐易壓扁,鐵罐不易壓扁)?回答正確的人,還能收到一份精美禮品(環保筆)。

蔡幼娟喊:「123」後,大家很踴躍的舉手搶答。

「鐵罐很硬不容易壓扁,鋁罐比較容易壓。」

搶答成功的林鈺姵同學,是跟兩個哥哥一齊打籃球,個子小小的,說的很清楚。臺下的大哥哥,大姊姊都給她熱烈的掌聲,比讚!

同學比速度搶答,接下來答題。想一想,我可以怎麼做,讓垃圾變少?

這題只要上臺說的有理,就都可以過關喔。

「隨身帶五寶」羅廷瑋同學說。

沈平謙同學說:「吃自己家裡做的餐食」。

大家都很棒!司儀鼓勵,也邀請大家上臺分享,今天做環保的感想。

第一位舉手分享,做環保的體驗的媽媽羅章麗說:「親身目睹環保場,真的嚇壞,以後有喝到飲料時,會先清洗一下,再分類。」

黃瓊瑤媽媽說:「環保要從家裡開始做,也要帶小孩子一起做,全家一齊動起來做環保。」

慈藍親子來到環保站,親身體驗節能減碳,從減少垃圾,愛護地球,要由家裏每個人一起做起。期盼,一場小小環保體驗實作,能發揮環境永續大大作用。

圖左 :林鈺姵同學瞪大雙眼,仔細聆聽翁世明(左)說明餐具沒寫字和三個字的不回收,但寫OPS可回收。[攝影者:粘銘潔]
圖右 :分類區站長紀琍華,向許靖媛同學說明少用一次性餐具就減少製造垃圾。從家裏先清洗分類少髒亂。[攝影者:粘銘潔]

圖左 :許書瑋與黃子齊同學,一起拆解昨天剛載來環保站的小型的摩托車。班主任張永同正為他們做記錄。[攝影者:粘銘潔]
圖右 :蔡榮華(右一起)陪愛打籃球女兒蔡翼璇實作,一開始要到環保站女兒很排斥,但是真正體驗時,也就沒那麼討厭。[攝影者:粘銘潔]

圖左 :蔡幼娟陪著家長,希望讓環境越來越好。在環境美化區,做最後的雜物清理。[攝影者:粘銘潔]
圖右 :資深環保志工翁世明分享自己在家做分類,從原本每天三大桶垃圾,慢慢只剩一大桶的改變。[攝影者:粘銘潔]

圖左 :舉手搶題的林秉翰同學,用另一種語言跟著司儀蔡幼娟,用手語比出「環保十字口訣」的呈現。[攝影者:粘銘潔]
圖右 :沈平謙同學(左二)非常開心,一家三口一起實作,更開心是和表哥他們也一起來為地球盡一分心力。[攝影者:粘銘潔]
圖左 :慈藍親子環保體驗,活動結束後歡喜 與環保志工,合影於長大成蔭的榕樹下。[攝影者:粘銘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