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親子成長班圓緣回顧 傳法鋪路育人才

親子成長班圓緣回顧 傳法鋪路育人才

E-mail 列印
影片回顧彰化兒童親子成長班,這一年來相關活動的點滴,每一次都有不同豐盛的收穫,孩子透過照片,看見自己參與活動的身影,顯得特別興奮。

2024年6月9日,是成長班112學年圓緣課程,共有一百一十八人 參與。

司儀林麗娟老師問大家:「這一年來,你們為自己的表現打了幾分呢?且不管如何,好的要保持,需改進的再加油。」

林麗娟老師接續勉勵大家:「有好的開始就會有好的結束,相信自己今天一樣會有不凡的表現。」

◎ 手繪靜思語 匯入生命的正念

每次上課都會有一句靜思語,讓孩子用自己的創意彩繪涵養,使每一句靜思語,能夠與日常生活融合,成為生命的養分。

在靜思BOOK 回顧單元中,吳孟娟老師以奧斯卡「alike」的短片,引導大家遇事,要靜心往內看事件的本質。

影片中,藍爸爸一大早,便幫剛上小學的兒子小黃,整理堆積如山的書籍,出門後,父子倆走在充滿灰色調的城市裡,突然瞥見有棵耀眼的紅色大樹,而樹下有位粉紅的小提琴家,正沉醉在自己美妙的旋律中,小黃駐足欣賞並模仿。

「我們要遲到了,趕快走吧!」藍爸催促著。

辦公室一大疊的工作量,藍爸又不能拒絕,身軀漸變成和同事ㄧ樣的灰色。

愛塗鴉的小黃,不被爸爸、老師認同,日子久了,他丟掉天性,開始「聽話」,機械式學習,身體顏色也變得黯淡無光。

藍爸不想兒子步入後塵,回到紅色大樹時,藍爸學著小提琴家演奏,小黃會心一笑,身體恢復原色。

「孩子你們在影片中看到什麼?」吳孟娟問著。

「爸爸的負擔太重了。」

「感到痛苦時,心智是黑白的。」

「開心的時候,世界是彩色的。」同學和家長紛紛說出自己的感覺。

志工吳孟娟闡釋:「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要放棄心中的熱愛及生命的色彩。讓我們都要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努力向上,讓眼中有光,臉上有笑,心中有愛。」

◎靜思BOOK年度佳作

為自己年度的畫作打個評分。每人有三張貼紙,可將貼紙貼在,你欣賞的靜思繪畫集,前面的積分卡。

「哇!要選第一名太難了,大家都這麼用心。」第三組的班輔黃婉淇和黃鈺婷仔細翻閱,孩子們的靜思語年度作品,說道:「很難下手。」

大愛班張勻溱把其中一票選給林佳玲,她喜歡母親節那堂畫的圖案〈我的漂亮媽咪(阿嬤)〉,林佳玲畫的圖,讓她聯想到陪在身邊的阿嬤,很可愛很慈祥。

經過選拔共有十二本供大家票選,有最佳人氣獎、優選獎等。

「用色鮮明,行文有條理,而且能學以致用,可見她是一個很用心學習的孩子。」大家看了第6組王席允作品都會如此讚美。

家長胡貴茹喜歡大愛班陳羿竹的作品:「她雖然年紀小,但色彩豐富,可以看出她是個快樂、心中充滿愛的孩子。」

「雖然他只用簡單線條畫出汽車外觀,不合乎繪畫原理,但我們可看出他的性向。」家長顏佩如對大愛班的林統舜另有解讀。

一學期的作品展覽,可以看見我們放了多少心在當下,也看見自己在當下收穫了什麼。

◎ 印象最深的靜思語 慈濟歌

經過一年的學習,你們記得多少句靜思語呢?你會唱幾首慈濟兒歌呢?

利用紙做成骰子,四面文字,去拼湊出一句靜思語,這關考驗,孩子們的團隊分工合作的默契,尋找出完整一句的靜思語。同學們都很專注默念自己孰悉的靜思語,希望一擲出就中了,也是樂在「法」中呢。

大愛班的小朋友,玩猜猜樂,透過圖片提示,聯想關聯性的靜思語,小朋友說的有些奚落,但又能讓人接得上,陳羿如小朋友就很踴躍回答,原來孩子都有把靜思語記在腦海中。

◎好歌大家唱

志工曾怡璋以愉悅輕快的語調,問同學喜歡唱個歌嗎?這時音樂聲開始播放,同學們也隨著孰悉的旋律唱起歌來。

慈濟歌選這關,用唱的方式將歌詞唱出來,分成兩隊搶答,無論答案對或錯就是會不斷地舉手發言,這也是另一種喚起,孩子們對於學過的靜思歌曲更加深印象。

你記得每個月上課的主題音樂嗎?如果你能唱出一首歌的其中一段,我就送你分數。學員張智傑有興趣的問:「送幾分?」

志工曾怡璋說:「唱得越多,分數就越多呀!」

第四組尤希旺同學舉手想要挑戰。

曾經我們被稱為禮儀之邦,怎麼現在全都變得不一樣……..,音樂嘎停。

「禮儀之邦」尤希旺講完歌名,馬上接著唱「如果你也像我一樣要改變,就讓我們一起努力成長。」

接續好幾首,尤希旺跟著同組的張智傑互相支援提醒,搶得最多分數。

最後在一片歡樂氣氛中,志工曾怡璋帶領著同學,將1到6月的主題音樂,全部複習唱一遍,好歌大家唱,嘹亮的歌聲代表大家真的會唱。

◎端午節香包製作

6月10日適逢端午節,兒童班特別安排應景課程,製作端午節香包。讓同學家長們可以在家掛上自己手做的香包,做法是,把小花布袋填上棉花、雄黃粉,用針縫好後,綁上金線靜思語便大功告成。

五年級的許瑋哲,拿著填好內容物的花布袋,不知如何下手!

「如果不好縫就先用珠針固定。」班輔林晏鈴在旁示範。

「這樣嗎?」許瑋哲邊做邊問,在志工林晏鈴的協助下完成作品。

有經驗的王子齊動作熟練,媽媽吳莉婷一針一針的縫著說:「以前端午節時,我會帶孩子去買香包,現在親自做,覺得不簡單,縫要有技巧,尤其以前沒聽過的『對針』,現在學會了,很有成就感。」

孩子們拿著成品互相展現,陣陣香味傾囊而出,有人已有打算掛在玄關上驅蟲。

◎ 蔬果裝身上穿 舞出健康來

「呷菜呷菜尚健康,讓你呷尬百二……」

舞臺上,家長穿著水果裝,戴著水果帽,舞出青春活力,孩子爆以熱烈的掌聲。

有別於往常的表演方式,今天家長們粉墨登場,為展現自我,大家卯足全力練習,從生疏、僵硬、動作不一致,至舞出整齊有變化的隊形,這是利用午休時間,經過一次次練習、調整得來。

「安可……安可……」結束時孩子要求,再來一次的呼喊聲,響徹雲霄,認真有了回饋,家長們各個臉上蕩漾著歡愉。

穿上白菜裝的粘錫欽,剛開始覺得自己很搞笑,但隨著旋律的推演,發現自己的表演很有意義。

南瓜媽媽鄭子秦,覺得自己變得年輕起來,歌詞記著記著,彷彿在提醒自己要多蔬食。

「越跳越順,越有趣。」汗流浹背,著水蜜桃裝的楊蕎茵開心分享。

有著護理師背景的楊橋茵建議:「多蔬食,少吃肉,是健康之道,又可控制孩子的體重。」蔬食共善,邀請大家來響應。

◎思維引領行動 心得分享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兒童班,而且全程只缺一堂課,感恩志工一路陪伴。以前孩子做錯事,我會責備她,經過課程的薰陶,如果自己有錯,我會向孩子道歉,小孩成長,大人也要成長。」家長胡貴茹帶著學員陳柔方,上臺分享成長喜悅。

楊蕎茵說:「孩子一歲時,先生就在國外工作,兒童班就像我的家一樣。靜思語唸起來很容易,實踐卻不易,我會努力的。兒子在此結識四個好朋友,甚感欣慰。」

「我人生第一次跳舞是獻給慈濟。」家長胥萍語畢,臺下哄堂大笑。

在長照中心當照服員的胥萍接著說:「我已經五年沒回大陸,都以疫情及工作忙碌做藉口,讀了靜思語:「『行善行孝不能等』,今年暑假決定帶孩子回大陸看媽媽。」大家以熱烈的掌聲給于肯定。

◎愛的叮嚀

班主任周佩玉在課程最後感謝的說:「今天是這學年最後一堂課,自新冠疫情之後,我們可以扎扎實實的上了十堂課,多麼令人感恩啊!」

藉著上課,我們在孩子心中種下愛與善的種子,不管多久,相信有一天他都會發芽的。

為不缺席的家長頒給精進獎「流沙畫」的禮物,每次流沙疊出來的畫,都是獨一無二,也許你們的工作忙碌,生活覺得累,但一定要陪伴孩子成長,因為孩子的成長是不可複製的。

大家用媽媽的心,陪伴有緣的孩子,用菩薩的心教育自己的孩子,期待我們在這個園地,繼續共樂共成長,班主任周佩玉殷殷期盼。

圖左 :吳孟娟老師以奧斯卡「alike」的短片,引導大家遇事,要靜心往內看事件的本質。[攝影者:吳健豪]
圖右 :家長們粉墨登場,利用午休,大家卯全力練習,從生疏、僵硬、動作不一致,至舞出整齊有變化的隊形。[攝影者:吳健豪]

圖左 :〈禮儀之邦〉尤希旺(左二)講完歌名,馬上接著唱「如果你也像我一樣要改變 就讓我們一起努力成長。」[攝影者:吳健豪]
圖右 :志工吳晏鈴示範對針縫法,家長吳莉婷說:「以前端午節時,我會帶孩子去買香包,現在親自做,覺得不簡單,縫要有技巧,很有成就感。」[攝影者:呂永裕]

圖左 :家長胥萍:五年沒回大陸,都以疫情及工作忙碌做藉口,讀了靜思語:「行善行孝不能等」,今年暑假決定帶孩子回大陸看媽媽。[攝影者:呂永裕]
圖右 :周佩玉班主任:「藉著上課,我們在孩子心中種下愛與善的種子,期待我們在這個園地,繼續共樂共成長。」[攝影者:呂永裕]

圖左 :利用紙做成骰子,四面文字,去拼湊出一句靜思語,希望一擲出就中了,也是樂在「法」中呢。[攝影者:廖添鏘]
圖右 :大愛班的小朋友,玩猜猜樂,透過圖片提示,聯想關聯性的靜思語。[攝影者:廖添鏘]
圖左 :大愛班小朋友仔細翻閱,靜思語年度作品,欣賞他人的作品,汲取他人用心和創意。[攝影者:廖添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