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教育無他 以愛陪伴

教育無他 以愛陪伴

E-mail 列印
1966年證嚴上人從慈善到醫療、再到1987年,證嚴上人再度以高膽遠囑的魄力,開始籌辦慈濟護專,正式進入教育志業。

時至今日,已從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研究所,達到全人全程教育。將教育往下 扎根,把慈濟人文精神融入教育中,學習感恩、尊重、愛,培養良善的品德。

2024年6月16日在彰化靜思堂,舉辦2024年第四次委員慈誠培訓,課程主題即是「教育志業」。

◎爬出爛汙泥的勇者

「過去的我,曾經是人人喊打、鄙視的毒蟲!」慈濟志工高肇良說,因為一本《慈濟月刊》,將他從爛汙泥中拖出來。

認識了慈濟,求法若渴的他,夜晚收音機傳來上人的開示,是他內心感到最平靜的時刻。上人的法語,洗滌了他身心靈的汙垢,讓高肇良決定──歸白人生。

進入慈濟,過往荒誕的人生,是他現今站在這裡現身說法的養分。自己就是最好的教科書,走遍國中小學,再進到曾經是他熟悉的監獄去演講,去反毒宣導。

已有二千五百場經歷,從階下囚到人人口中的老師,高肇良感恩慈濟將他「回收」。讓他在慈濟團體裡,不僅翻轉自己的人生,也遇到真愛,夫妻同修,菩薩道上信、願、行。

◎終生學習大補帖

彰化靜思堂後棟建築是環境清幽、綠意盎然的志玄社教中心。課程琳瑯滿目,靜思花道、妙手生華手語課、靜思茶道等等。提供給各個年齡層有興趣的大眾學習,其中靜思茶道就占了十四班,從初階到進階,再到親子茶道……

進到教室,結合茶道、花道環境布置的氛圍,讓人覺得人文氣質瞬間提升,語調、動作也跟著輕柔起來。

上人曾開示:「茶道是一道心的法門,以茶入道,靜思萬物,敬天愛地,人心祥和。」

靜思茶道內涵著慈濟人文的精神,使人從中提升高尚品德。茶水如法水,潤口又潤喉,淨思也淨心,茶香常飄逸,德香鑲滿屋。

靜思花道志工葉秀鳳以簡報,帶學員認識花道的起源和意義。「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藉由花草樹木,領悟生命的意義和大自然的奧妙。不須花叢錦簇,一朵花、一片葉、一枝幹,也能展現力與美、柔與和。

慈濟裡的花道不同於一般的花道,有人文有法水的滋養,所以學習花道也是學習「修行的菩薩道」。

妙手生華志工胡小惠,教導學員一首〈人間天堂〉,曲調輕柔緩慢優美,加上手語的演繹,更凸顯歌詞的意境,讓人真覺得彷彿置身「人間天堂」。

◎老師是提燈者

現任慈濟小學老師的謝瑞君,個子嬌小、幽默風趣,未婚的她,「孩子」已有成千上萬。可知她將每個孩子視如己出,是以父母心來教育孩子。

謝瑞君認為:「慈濟對教育的理念是,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教之以禮,育之以德。結合慈濟的脈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創造更有益的生命價值。」

課堂中,謝瑞君分享了許多與小朋友互動的例子。如,大雨過後的操場,蚯蚓、蛞蝓,蝸牛……不時出現在操場上。孩子們雙手捧著,小心翼翼的將這些動物移到安全的地方。又如,當一件事無法公平分配時,孩子們用猜拳來解決,並甘願承受輸贏帶來的結果……

「每個孩子的『花期』都不一樣,我不知他們什麼時候會開花?但我依然用心撒種、耕耘、灌溉……最後就只有等待、等待、再等待,終會聽到花開的聲音。」

在少子化的環境中,上學不再是單純的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同儕之間互動,牽引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而學校教育就是要教導孩子,如何成為「好的人」,好的品德,就是最好的軟實力。

◎無聲的教育—生命的勇者

1994年慈濟醫學院正式成立,以「尊重生命」為出發點,提倡「身體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化無用為大用」的大體捐贈概念。

將大體奉獻給醫學教育,培育未來良醫,是醫生及醫學院學生的「無語良師」。

花蓮靜思精舍德宇師父分享,在慈濟「無語良師」捐贈的資格、限制、大體啟用時間、啟用前醫學生對大體老師的了解、啟用時對大體老師的感恩尊重、啟用後的安心(安家屬心)安身(安大體老師身)……

讓培訓學員更了解,慈濟在「無語良師」的用心,更多了對生命的教育──感恩、尊重、愛。

德宇師父分享,在佛教,對於人生的「無常」要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把握每分每秒不空過,朝正確的方向前進,做利己利人的事。當無常來臨才不致後悔,枉過此生。

◎感動要說出

學員分享時間,曾任花蓮慈小附幼老師的張語如說:「孩子學習過程最重要的是陪伴,不要擔心,而是要祝福。只要在孩子心中撒下善的種子,終有一天會開出美麗的花朵或成為參天大樹。」

從事幼教三十五年經歷的巫卿綾說,她很認同謝瑞君老師說的,教育是「學到覺」的過程。來學校要能快樂學習,也要學習快樂,常保赤子之心,用心教導每位孩子,孩子就會給你不一樣的回饋。

上人呼籲要菩薩大招生,慈濟要有新活水,受去年《無量義•法髓頌》演繹
所感動,不少青少年和「慈二代」對慈濟有不一樣的認識,發心立願跟隨上人腳步。

演繹種子也是慈二代,今年也承擔「慈濟一甲子策劃活動」的盧采榆分享:「謝瑞君老師說:『現在的我正在創造未來的我』,培訓以來所上的課,都是為行在菩薩道上,利益人群而準備。在慈濟裡所學不同於學校,學到更多付出無所求,還要道感恩。」

受孩子鼓勵和影響來培訓的林淑猜分享:「陪伴孩子在兒童班、慈少班,有十餘年時間,但對慈濟了解不多。直到參加去年《無量義•法髓頌》演繹,才真正看到慈濟在世界各個角落的付出。決定來參加培訓成為慈濟人,跟隨上人做利益人群的事,盡己一分心力」。

「感恩大家能進入慈濟來了解慈濟,而今天的課程大家一定收穫滿滿、幸福也滿滿。」花蓮精舍德勱師父鼓勵並叮嚀大家,在慈濟道上能長長久久,還要生生世世跟隨上人,做彼此的法親。

圖左 :反毒宣導經歷豐富志工高肇良說,感恩慈濟將他「回收」,翻轉自己的人生,夫妻同修,菩薩道上信、願、行。[攝影者:鄭春金]
圖右 :妙手生華胡小惠師姊,以一首〈人間天堂〉,及《靜思語》無聲說法潤心田。[攝影者:鄭春金]

圖左 :靜思花道葉秀鳳老師以剪報,帶學員認識花道的起源和意義,領悟生命的意義和大自然的奧妙。[攝影者:鄭春金]
圖右 :謝瑞君老師說:學校教育就是要教導孩子如何成為「好的人」,好的品德。[攝影者:鄭春金]

圖左 :林淑猜說:陪伴孩子在兒童班、慈少班,直到參加《無量義•法髓頌》演繹,才決定培訓成為慈濟人。[攝影者:鄭春金]
圖右 :慈二代盧采榆分享:在慈濟裡所學不同於學校,學到付出無所求,還要道感恩。[攝影者:鄭春金]

圖左 :張語如說:「孩子學習過程最重要的是陪伴,只要撒下善的種子,終有一天會成為參天大樹。」[攝影者:鄭春金]
圖右 :巫卿綾說,教育是「學到覺」的過程,來學校要能快樂學習,也要學習快樂,常保赤子之心。[攝影者:鄭春金]
圖左 :德勱師父(右)叮嚀大家,要在慈濟道上長長久久,生生世世跟隨上人,做彼此的法親。[攝影者:鄭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