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抓猴專家」化為「生命天使」

「抓猴專家」化為「生命天使」

E-mail 列印
灰濛濛的天空,連呼吸都感覺的到空氣中的水份,連日的大雨,卻擋不住豬肉嫂的吸引力;4月21日一早約一百五十名會眾齊聚彰化靜思堂,共同找尋生命的價值。

◎心開智慧就開   自嘲「自殺專家、抓猴專家、賺錢專家」,一開場就讓全場開懷大笑。慈濟志工蘇足以幽默輕鬆卻憾動人心的分享方式,帶大家一幕幕的走過她過往不堪的人生。

因為「不甘願」,蘇足自殺了七次,想到自己一生認定熱愛的男人,卻在緍後没多久就在外面拈花惹草,也因「賭」欠下了許多的賭債,蘇足三十八歲前的日子,總是在拚命的賺錢還 賭債,不時的「抓猴」中度過,然後因心中的怨恨而自殺。

1983年在女兒的接引下,接觸了慈濟,因緣見了上人,跟著上人哭訴著自己的苦,上人勸蘇足「認命才會好命」,若不認命,你就會有諸多不甘,因為不甘,就會執著於此,那命 就越來越差,所以蘇足笑著說,不要有不甘願,没有不甘願心就開「心若開智慧就開,心若祙開針在偎」﹙臺語﹚。

◎善待自己

蘇足七次徘徊於生命交叉路口,當上人告訴她「不要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也安慰著蘇足「不是妳不好,是她不知道珍惜」,蘇足慢慢釋懷,以前濃粧豔抺,二十八歲像五十 歲,現在快七十歲了,歲月卻沒在她臉上留下足跡。

選擇「原諒」,因為自始至終,他都是蘇足深愛的男人;緣盡了,蘇足選擇將這小情小愛轉化為大愛,從基隆廟口的小辣椒轉身一變成温柔婉約的專業醫療志工,蘇足在奉獻中找到了 善待自己最好的方式。

◎用心就是專業

學歷不高的蘇足,對於英文更是陌生,但選擇到花蓮慈濟醫院當常駐志工,對於醫學上的一些專有名詞,總是有聽没有懂,想想,既然來了就要投入,用心就會了。

蘇足談到有次聽到CO2治療,聽久了就知道是什麼治療,但不會寫,抄筆記時就用「西歐吐」來代替,另外一次醫生說NDR他就用「恩(國)豬(臺)鴨(臺)」,「俗擱有力」 的記憶方式,也展現了用心就是專業的精神,現在更是花蓮慈院大家口中的大姐大。

上人說:「愛心,就是愛好自己的這一顆心」,要做個聽話的弟子,蘇足在慈院的日子裡,無時無刻都提醒自己要照顧好自己的一顆心,也熱情地邀約大家共同照顧好自己的心。當然 更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她分享每天起床喝一杯500C.C的温開水,如廁後再喝500C.C,有助排掉一整夜肚裡所累積不好的東西,讓身體更輕鬆。而身穿護腰,減少腰部壓 力,不要等到身體不適了才要調養。

◎生命中的貴人

李麗汝以前常聽大愛電台後山姊妹的節目,聽到蘇足坎坷不順遂的生命,卻因大女兒接觸慈濟,改變了蘇足的命運,主宰了自己的生命,也豐富了自我人生,總是令麗汝感動不已,知 道今天本尊來到彰化,把握因緣要來讓蘇足媽「充電一下」。

麗汝回想以前先生剛創業不久,所有資金都投入事業,事業在起步之初卻遇上先生出了車禍,金錢還有先生身體狀況,加上一家大小的責任都要獨自扛起,真的好苦;而麗汝七歲就没 了父親,所以到陳家就一直把公公陳木山當成自己的父親侍俸,也要求自己要以先生的方式來孝順公公。

今日麗汝帶著公公、先生、大姐一家四口以及朋友一起來聆聽蘇足媽的分享,會後她直說「值得!」,更告訴自己,苦是自己給的,但幸福也是自己把握來的;她給自己的人生目標, 就是現階段做好為人妻、為人媳的角色,也要照顧好自己的那一顆心,來日也要和蘇足媽一樣為人群付出。

◎真情流淚心共鳴

因同事介紹,獨自來聽蘇足分享的陳春梅,內心一直糾結著,她說:「原來我們都是那麼苦?看著眼前如沐春風的師姊,如此讓人難以相信的人生遭遇,不只讓人不捨,更叫人敬佩, 想到自己還為了家人小事而煩擾,真的很懺愧。」

蘇足歷經千辛百苦卻選擇了投入利益眾生之事,人也變年輕了。而自己確只為家中事務所苦,會後買了蘇足「放下心開闊」的CD,並向蘇足請教了如何投入付出的方式,漫步走回座 位上,春梅已控制不了流下了真情的眼淚,她告訴自己「我也可以」。

蘇足師姊前來對春梅獻上真情的擁抱,無語間彷彿在說:「我知道!我知道!」

生命的價值,論金錢可能不及一文,論重量可能輕於鴻毛,但聽了蘇足媽的分享,只要好好照顧好自己的心,以歡喜心來共同利益眾生,創造出自我生命的價值,那其價值高於千金也 重於泰山。



圖左 : 會眾專注於當下,感受蘇足師姊勇敢面對人生挫折,化苦為樂的人生故事。[攝影者:張玉娟]
圖右 : 蘇足師姐分享他精采的人生故事吸引一百五十名會眾齊聚彰化靜思堂,共同找尋生命的價值。[攝影者:張玉娟]

圖左 : 蘇足師姊勉勵深受感動的會眾陳春梅,勇敢走出自己的生活。[攝影者:張玉娟]
圖右 : 會眾李麗汝(後排右三)一行九人,專程為蘇足師姊精彩的人生講座而前來聆聽。[攝影者:張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