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家人般關懷 老弱貧病心安樂

家人般關懷 老弱貧病心安樂

E-mail 列印
歲末年終,慈濟人依照往例,舉行冬令發放,2014年1月17日彰化縣福興鄉的發放首日。志工馬不停蹄,只希望在過年前,送上慈濟人最真誠的關懷與祝福。

第一站來到八十歲的陳阿嬤家,原本靠著資源回收維生,如今肺部功能不好,常走不了幾步路就快要喘不過氣來,只好整天待在家裡。

三人座的長條椅,幾乎是阿嬤白天生活的全部,藥膏、貼布、水果刀、藥品…,都放在阿嬤伸手可及的椅子上。天氣好的時候,阿嬤會走到窗戶邊曬曬太陽,看看外面的行人,不能走 太遠,擔心身體負荷不了。

「我這頭髮是師姊幫我剪的。」摸著數月前志工貼心的服務,阿嬤很開心。帶著毛帽,身穿六件衣服,阿嬤整個人蜷縮在椅子上,志工送來冬令物資:有藥膳麵、五穀粉、甜粥,「果 仁太硬,阿嬤牙口不好,吃不了」志工自顧說著。「沒關係,我用開水泡一泡,軟了再吃。」阿嬤說著,總是不浪費的珍惜每一樣食物。

「妳們真好,常常送來白米、麵條、水果…,陪我聊天。」每個月的訪視,阿嬤與志工已熟如家人。離去前,志工預祝阿嬤新年快樂。「也祝妳們新年快樂,事業賺大錢。」還得到阿 嬤滿滿的祝福。

◎隔代教養 愛的接力

愷愷(化名)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喜歡運動,乖巧懂事,偶爾會跟著阿嬤做社區志工,也參加慈濟籃球隊。「我對這個孫子是很嚴格,男孩子活潑好動,不嚴格怕會學壞。」隔代教養 的家庭,阿公特別用心,孩子也不負期望。

「來師姑家吃飯好不好,吃飽飯師姑載你回來。」上次阿公住院,住附近的志工如此關懷,愷愷婉拒了。阿公也曾說:「平時阿嬤會教他做菜,生活上都能打理得很好,我住院期間, 也能放心。」

這次阿公又住院了,頸部腫瘤手術後,最近又腫脹壓迫呼吸,阿嬤前往照顧,家裡只留愷愷一個人,白天上課,晚上有時候大伯母有空會過來煮晚餐,大伯和三個堂弟也來一起用餐, 有時愷愷得自己炒飯吃。

如此乖巧的孩子,令人疼惜,志工將冬令物資和紅包交給愷愷,請他轉交給阿公,並祝阿公早日康復。

◎志工關懷 請阿公放寬心

「他呀,一生氣把家具都摔壞了。」志工帶了冬令物資,來到許阿公家,阿公趕緊對志工傾訴孫子的行為。

多年前女婿女兒入獄,將孩子託付給阿公,如今阿公對這個念國中的孫子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幸有慈濟人將孫子帶進慈濟籃球隊,希望藉著運動還有慈濟人文的薰陶,讓孫子舒緩情 緒。

「阿公,你不要和孫子正面衝突,我們會請慈濟藍球隊的輔導志工協助,慢慢導正孫子的行為。」志工請阿公放寬心。

◎孝順的女兒 獨力扶養雙親

臥床十多年的母親,因為中風且進行氣切手術,每天必須抽痰,七十幾歲的父親也已年邁無法工作,秀美(化名)身兼三份工作,獨力扶養雙親,十多年來從不喊苦。

在一次到訪,只有父親在家,原來秀美騎機車載母親到醫院看診,志工訝異母親可以坐機車?原來秀美用揹巾將母親背在身後,父親只是不捨女兒因此耽誤了婚姻大事。

志工讚嘆其乖巧又孝順,秀美感恩志工每個月的關懷與陪伴,父親用保麗龍盒種了數種蔬菜,每次總要送給志工,志工自家也有種,婉拒父親的好意。

◎感念愛心 回饋助人

五十多歲的阿華(化名),一身是病,中風行動不便,又糖尿病導致視網膜剝離,無法工作,四年前慈濟人幫助至今,生活已趨穩定,平時會撿回收物捐給慈濟,也在自家周圍種些 菜。

訪視員四年前初訪時,見阿華睡在鋪草蓆的地板上,相當不忍,於是帶了睡墊、棉被、電暖爐和厚外套,讓他暖身,後又幫忙裝設二手熱水器,阿華不用再洗冷水澡了。

期間志工聯繫慈濟人醫會來到阿華家關懷,也鼓勵阿華多到戶外走動,當作是復健,四年來志工每個月的關懷,阿華感念在心,身體漸復元後,也撿拾回收物捐給慈濟助人。

慈濟人為關懷體恤行動不便者,挨家挨戶發放,免除其奔波之苦,除了帶來生活物資,也送上證嚴法師、精舍師父及全球慈濟人滿滿的祝福。





圖左 : 愷愷(化名)的阿公又住院了,志工温燕雪(右二)、黃錫加(右一)帶來冬令發放物資,祝福阿公身體健康,早日出院。[攝影者:吳碧鳳 ]
圖右 : 志工林明雪送來冬令物資,祝福吊飾,祈願人人過好年,幸福滿滿。[攝影者:温燕雪 ]

圖左 : 慈濟志工(左至右)許淑麗、林明雪、陳淑惠,挨家挨戶將冬令物資以及全球慈濟人和精舍師父的祝福,送到關懷戶家中。[攝影者:温燕雪 ]
圖右 : 慈濟志工送冬令物資來到許阿公家,聽聞孫子和阿公起了衝突,梁綿彬(中)勸導孫子安撫其情緒、蔡桂蘭(右)向阿公介紹物資內容,並傳達全球慈濟人與精舍師父的祝福。[攝影者: 許丁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