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竹筒啟善 幼兒園認領愛撲滿

竹筒啟善 幼兒園認領愛撲滿

E-mail 列印
7月30日早上陽光普照,彰化福興文開幼兒園的老師們在門口迎接小朋友,見到慈濟志工到來,親切招呼,並要志工天氣熱快到屋裡坐。

執行長施純芳女士想為志工準備茶水(外購),不過志工平日都有自備茶水的習慣,並請執行長不用費心。十一位志工帶來五百個竹筒,配合園方「竹筒啟善念耕福田」活動,將園內 將近五百位師生的善心化為行動,行善助人。

◎深呼吸 別生氣

文開幼兒園的洪淑敏老師,同時也是慈濟志工,向施執行長提出「竹筒助人」的構想,執行長歡喜答應,「慈濟的品德教育讓人放心,平時老師和孩子互動,難免會嚴格,藉由志工與 孩子互動,用輕鬆的氛圍融入品格教育,孩子一定更能接受。」淑敏老師轉述執行長的話。

活動在三樓舉行,因為無法一次容納五百人,只好分三梯次大、中、小班。小班的孩子需要老師更用心地對待,雖然含著眼淚,嘴裡說著找媽媽,但在老師的陪伴下,還是舞動雙手跟 著慈濟志工比著「別生氣」手語歌。

「別生氣,先做一次深呼吸、深呼吸,趕走不好的情緒…每一天,從家裡開始練習,到學校,到人群中快樂的遊戲…」

大愛媽媽趙淑芬活力十足的手語帶動,小朋友天真活潑的學著,透過手語帶動,了解好脾氣是從日常生活中養成的好習慣。

剛剛在來的路上,馬路正在進行施工,機車不能通行,眼看時間快要到,趙淑芬就將機車停在路邊,跑步進到幼兒園,志工關心問:「累不累!」

趙淑芬說:「路有障礙,我們就跨越障礙,來這裡能跟小朋友,結好緣、做好事,一點都不累!」她臉上保持著燦爛的笑容,一點都看不出來疲憊,只一心一意想做好一件事,就是將 歡樂帶給幼兒園的小朋友。

「你喜歡跟愛生氣的人交朋友嗎?」志工林明雪問著小朋友們。

「不喜歡…」,小朋友大聲的回答。明雪要小朋友做人見人愛的人,別亂發脾氣,發脾氣無法解決問題,且傷人又傷己,不要讓媽媽為自己叫罵,變成兇巴巴的「茶壺女人」(指:一 手插腰、一手指著別人開罵,狀似茶壺)。

趙淑芬對小朋友說:「從家裡開始練習時,可以將愛的小撲滿(竹筒)放在鏡子前,每天對著鏡子練習微笑,每天發好願,要發脾氣前就投一塊錢到竹筒祝福自己,再做一個深呼吸, 告訴自己:『我會越來越棒的,每天都要笑瞇瞇的喔!』」

人應顧好自己的心念,生氣是短暫的發瘋,不要隨便發脾氣,做個人見人愛的人。

◎做錯事要說對不起

影片中播放的是卡通「唐朝小栗子」,影片教化著,愛發脾氣的同學,不小心踢到別人的東西,引發一連串風波,不但解決不了事情,反而把事情越弄越糟,最後只有原諒才能化解彼 此的對立。

證嚴上人曾開示:「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所以每個人都應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如果做錯事也要勇於認錯。

「不小心踢到別人……」志工舉了很多會犯錯的例子。「要說對不起!」孩子們沒等志工把話說完,很自然的把話接了下去。

◎相親相愛 人見人愛

小真:「啊!我忘記帶彩色筆了,你的可以借我嗎?」

小芬:「我才不要呢!」

小琴:「那我的借你好了!」

畫圖課時,小朋友有的忘記帶彩色筆,有的大方的借給別人,有的不想借… 。

上數學課的時間到了喔,老師說:「小朋友將尺拿出來。」

小芬:「我沒有帶尺,小真,你的可以借我嗎?」

小真:「我才不要呢!你剛剛彩色筆又不借我!」。

老師對著小朋友說:「小朋友要相親相愛,互相幫忙啊!」

四位師姑即席表演話劇,用簡單的方式呈現,讓小朋友明白人與人要互相幫忙,才會有好人緣。

如同活動中播放「善的迴力鏢」,影片中一位男子在幫助別人之後,一個善舉,感染力像蝴蝶效應般的迅速擴散,一個接著一個的延續。將善念傳出去,就像「迴力鏢」一樣,最後又 回到了自己的身上。

品格教育、好習慣的養成,需從小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養,活動結束時,正好小朋友用午餐時間,有三位小朋友幫忙拿著小鍋子,為班上同學服務。

「小朋友好棒喔!為大家服務喔!」慈濟志工讚嘆著,許元博小朋友回答說:「老師教我們要互相幫忙啊!」

◎師長以身作則 捐竹筒助人

「感謝親愛的爸媽,給我擋風遮雨的家…感謝親愛的老師,教導我無窮盡的知識,指引人生迷惘方向…」,在充滿感恩的歌聲中,揭開愛的小撲滿,竹筒認領的儀式。

首先園長卓燕玉代表施執行長,捐助竹筒給慈濟轉助需要幫助的人,接著,孩子一一認領竹筒。

施執行長將預先準備好的一元銅板,分送到每一個小朋友的手中,鼓勵與祝福小朋友今天愛的表現,接著每一位小朋友將手中銅板投入自己拿到的竹筒,累積愛的能量。

「感恩的人最有福氣,每個人都來做有愛的小菩薩,好不好?」施執行長向幼兒園的小朋友說著。

「好!」小朋友大聲的回答。施執行長告訴小朋友「從今天開始,要發好願、說好話、做好事,每天在家可以幫忙做家事,如果得到爸爸、媽媽的獎勵拿到零用錢,就可以存到愛的小 撲滿做好事,幫助有需要的人。」

「祝福你平安健康、乖乖長大喔!」花鹿班美蓉老師抱著可愛的粘小弟弟,拉著粘小弟弟的小手,將手中的銅板投入愛的小撲滿,美蓉老師像媽媽的心,細心呵護著。

粘小弟弟大大的眼睛、帥帥的臉龐,看著美蓉老師,兩人眼神交會,流露出像母子般的感情,美蓉老師對先天性小兒麻痺的粘小弟弟,以媽媽心、菩薩心泛著淚光,疼愛有如自己孩子 般,祝福可愛、帥氣的粘小弟弟,平安健康地長大!

「從慈濟兒童班學到的靜思語教學,現在都用上了!」洪淑敏老師歡喜分享著在幼兒園落實靜思語教學,種下善根,啟發善良的本性。

活動氛圍溫馨融洽,在活動尾聲,施執行長與慈濟志工相約,12月17日與園方活動結合,舉辦竹筒回娘家活動,大家一起努力向前,培育有禮貌、孝順人見人愛的小菩薩。

圖左 : 文開幼兒園園長卓燕玉拿著竹筒,告訴孩子們,當表現良好,幫忙做家事,爸爸媽媽給與零用錢獎勵時,就可以投入竹筒幫助別人。[攝影者:温燕雪]
圖右 : 四位志工即席表演話劇,用簡單的方式呈現,讓小朋友明白人與人要互相幫忙,才會有好人緣。[攝影者:田淑惠 ]

圖左 : 三樓無法一次容納五百人,只好分三梯次,小班的孩子一百多人,在老師帶領下,認真聽志工講話哦![攝影者:田淑惠 ]
圖右 : 「慈濟的品德教育讓人放心,藉由志工與孩子互動,用輕鬆的氛圍融入品格教育,孩子一定更能接受。」施純芳執行長(圖右)預約下次竹筒回娘家活動和園方活動相結合。[攝影者:田淑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