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寬度轉化長度 為生命加分

寬度轉化長度 為生命加分

E-mail 列印
生命存在的價值是什麼呢?11月14日晚上,彰化慈濟員林聯絡處舉辦心靈講座,藉由「手心外的天空」陳秀琇志工分享,她從小為手心上短短一公分的生命線而怨嘆,煩惱自己活 不到三十歲,到處求神算命,好命也算,不好也算,總是被這條短短的生命線所困住。

◎結好緣為生命加分

進入慈濟,證嚴上人開示:「命運、運命!」陳秀琇才領悟出用生命的「寬度」來轉化生命的「長度」,每天開始幫自己的生命加分,她想如果一天跟一個人結份好緣,就多一分,跟 十個人、一百個人,那不就生命無限了,因此要有正確的人生觀,不要被命運所左右,現在陳秀琇已經快樂的渡過五十個年頭了,之前的煩惱不是杞人憂天。

陳秀琇出門都有護法金剛以愛陪伴(同修鄭明安),夫婦同行慈濟菩薩道。上人曾說:「人生宛如一顆蘋果,如果在蘋果樹上中途接枝,那生出來的蘋果,不酸、也不是甜,而是『蜜 蘋果』。」

她接法、傳法,尤如蜜蘋果,發心立願不只要護持靜思人文,更要到處去推廣,以便接引更多的人間菩薩,上人新著作《年年三好三願》,她巡迴全臺去推廣。

「三好三願,念念發好願」,愛心是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秀琇師姊轉迷為悟,期望人人「修口、修心、修行為」,說好話能心想事成,要說人好、不要說是非,時時把握因緣、念念好 願。

◎共讀起漣漪 善的循環

此次來到員林聯絡處,以讀書會的型態,導讀一段文章,讓與會者發問,她再用故事回饋,活潑的型態讓讀書不再枯燥,變得有趣更易吸收導讀者的智慧。

與會的人一起共讀〈三好三願合一〉,「一切唯心造,人人都有無限的力量……,若有心又願付諸行動,便能成就一切善事。」

蕭振謙發問:「一般人起心動念都有口頭禪,有些口頭禪不登大雅之堂,常一說出口就後悔了,怎麼改變自己?」秀琇師姊很有智慧跟蕭振謙募一個「口頭禪」的竹筒,當不小心又說 一次口頭禪,就投硬幣存入撲滿,讓自己有所警惕。

監獄、學校、講座分享經驗豐富的秀琇很有巧思,遇到執著於某些事物的人,她也募過「酒撲滿」、「巧克力撲滿」……….,因為酒撲滿而募來柬埔寨的企業家成為慈濟志工。

一個起心動念都要有智慧與善解,司儀張秀鳳問道:「遇人事紛擾時,要如何對治?」秀琇回饋說:「遇事要先心平靜,急燥時做不了好決定,要心寬念純,帶人要理性與感性兼具, 並多一份『誠與情』。」

邱竹旺分享:「一位八十多歲的婆婆很有智慧的回答,媳婦煮的東西很好吃,煮爛一點會更入口,說話婉轉就不會產生婆媳紛爭。」

他又舉例說話藝術的重要:「『吃飯才看到你、領歲末紅包才看到你』,常會讓聽者很尷尬,如果我們換個說法,『用餐看到你真歡喜、看到你愛師父的心真歡喜』。」

◎學說好話 息紛爭

同樣的一句話說出來,能讓人心生歡喜與尷尬。因此說話也要有藝術才不傷和氣,一個人的習氣,個性太直接有時會讓人生氣,所以不要惡言指責、要柔和、輕聲細語,說者無心聽者 有意,如果聽者若能以善解、包容的心來聽,感恩把自己當成家人,講話才會那麼直接,這樣就能化解尷尬,也就平安無事了。

秀琇分享許多她個人多年來積極奔走於校園、軍旅、監獄等場合的案例。其中有一個是媽媽因犯罪被關,但愛孩子的心也是一樣,看到孩子不聽話,母親問兒子說:「為什麼不要當乖 孩子呢?」兒子回答說:「媽媽才不乖,才會被關(父母是孩子的模)。」

許多事情發生都取決於「一念之間」的決定,不要「以惡制惡」,要「以善制惡」,慈濟道場是揚善止惡的道場,所以我們要把善的循環帶入家庭、職場,這樣社會才會祥和。

幾十年來,秀琇從臺灣頭走到臺灣尾,處處與人結好緣,時時說好話,日日做好事,念念發好願,時光消逝,過一天就少一天,不要找藉口說工作做不完。

「只要有心就不難,有願就有力」,凡事全憑一念心。秀琇師姊雖然今天身體微恙,早上才就醫,但為了一個承諾,從新北市來到彰化員林這個小地方,她發願「做好事做到人生最後 一刻鐘(微笑善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願盡形壽獻生命。」與會來賓共勉。

圖左 : 陳秀琇發心立願護持靜思人文,以便接引更多的人間菩薩,上人新著作《年年三好三願》她巡迴全臺去推廣。[攝影者:黃緯建]
圖右 : 陳秀琇出門都有護法金剛以愛陪伴她(同修鄭明安),夫婦同行慈濟的菩薩道。[攝影者:黃緯建]
圖 : 陳秀琇與鄭明安志工幫聽眾於《年年三好三願》提字鼓勵。[攝影者:黃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