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把下半輩子寄託在慈濟

把下半輩子寄託在慈濟

E-mail 列印
培訓這一年讓楊家蓁非常快樂,孩子看到她參加慈濟志工後的轉變也都很支持;她不再擔心孩子,也不再畫地自限。她說:「我已經把下半輩子都寄託在慈濟。」

時序已進入冬季,夜晚時分氣溫已顯微涼。11月17日秀水區慈濟志工約八十人齊聚彰化靜思堂,進行每周一次讀書會,志工們藉此聞法汲取修行道糧。

◎能知足 才能去除苦惱

「我現在有一個新的綽號—最資深的菜鳥。」志工施傑欣自嘲地說。「做慈濟別無他法,沒有一步登天,一定要腳踏實地。」

佛遺教經裏的一段經文:「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即無此患」

傑欣問大家:當我們走進吃到飽餐廳時,我們能否做到吃飽就好,而不是有我還想再吃的欲望,要時時提醒自己欲望是個無底洞,永遠也填不滿的,吃得肚子過撐,也是很不舒服的 事。

不知足的人,擁有再多的財富仍與貧窮人相差無幾。傑欣以最近一連串油品食安風暴做為例子,已經擁有非常多財富的黑心商人,很可惜沒有用來做利益人群的事。

反觀南非志工不斷精進努力聞法,已經讓這一群發心立願的菩薩從「貧中之貧」提升為「貧中之富」的境界。

◎能付出 即成富中之富

上人常常告誡海外的慈濟人,我們腳踩別人的地,頭頂別人的天,就要對當地社會有所回饋,如此就可以避開災難。傑欣語重心長地表示:我們在埸的每一個人又何其有幸平常都有聞 法,所以我們都是「富中之富」,福慧雙修的人。

江秋蓮師姊分享:「我們的本心本性要顧好,心沒有顧好,道就不生。每天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去省思,時時保持身心寂靜,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 」

歲末祝福經藏演繹正加強排練,道氣十足。鄭春金是林孟秋的會員,因為喜歡手語,暫停學習十多年的太極拳。

春金說:「我和慈濟的因縁是斷斷續續,我住在彰化巿,但秀水有助念勤務我也會參加。有一次因縁不具足,沒有連絡上我,從此就再也沒有接到電話了。」所以主動親近佛法,才能 再續慈濟因緣。

◎慈濟路 指引正確方向

「現在的我很快樂,因為我已經回到家了!」楊家蓁滿足的喜悅洋溢在臉上。

今年培訓委員楊家蓁談到與慈濟的緣起,當年先生車禍往生,她一夕之間頓失依靠,在服喪的這段期間,她沒有呼天搶地,也沒有嚎啕大哭,「苦到最極限就哭不出來!」家蓁平靜地 述說著。

「我這樣的情形看在婆家家人眼裡是不正常的!所以她們就把我送到療養院。就在療養院看到慈濟師姊們關懷的身形令我非常感動,當下我就發願要和她們一樣,做個手心向下的 人!」

家蓁在彰化靜思堂上過大愛媽媽的課程,也在慈濟大學社會教育推廣中心學習胡小惠老師教導的手語。這些因緣讓她的內心更充滿正念、正向思惟,讓她能坦然面對婆家對她的金錢控 管,甚至要剝奪她對孩子們的監護權而對簿公堂等等無情對待。

培訓這一年讓家蓁非常快樂,孩子看到她參加慈濟志工後的轉變也都很支持;她不再擔心孩子,也不再畫地自限。她說:「我已經把下半輩子都寄託在慈濟。」

如今家蓁的身體健康,已經從憂鬱症、大腸癌恢復,並將醫療志工視為本份事。

一趟花蓮尋根,從花蓮靜思堂步行回到精舍。她說:「我不知道培訓委員要從黑暗走到光明,這樣的心思要自己體會,真的是佛法難聞今已聞,這條路是我真的要走的路,這是正確的 方向。」



圖左 : 江秋蓮分享:「我們的本心本性要顧好,心沒有顧好,道就不生。每天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去省思,時時保持身心寂靜,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 」[攝影者:王進明]
圖右 : 「我繼續再探尋,也繼續在追問,到何時才可以與佛結緣?」志工們勤練〈問心〉唱誦。[攝影者:王進明]

圖左 : 法譯種子施傑欣說他在慈濟是最資深的菜鳥,說到做慈濟別無他法,沒有一步登天,一定要腳踏實地。經常服用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臉上常常帶著笑容,聲色也更柔和了。[攝影者:王進明]
圖右 : 鄭春金(圖左一)是林孟秋的會員,因為喜歡手語,暫停學了十多年的太極拳,主要來聞法。[攝影者:王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