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環保新概念 回收好不用更好

環保新概念 回收好不用更好

E-mail 列印
春暖花開,草木發芽綻新綠。北彰化兩百二十二位慈少學員和隊輔,分散在彰化縣福興、埔鹽、和美、及彰化市自強、天祥、寶廍等六個社區環保教育站,學習做環保,迅速地消化了 堆積如山的資源回收物。

◎ 寶特瓶回收好,不用更好

根據環境資訊中心統計,自1998年環保署推動資源回收四合一制度初期,每年約回收塑膠容器4.5萬公噸;而到2005年,回收量已將近14萬公噸,若以600cc礦泉水 瓶推算,大約有70億支的瓶子,體積大約可以堆滿4座的台北101大樓,若把它給串起來的話,長度則可圍繞台灣1,680圈。

福興環保站的志工趙淑芬向慈少學員說明,寶特瓶分類要以顏色做區分。分類前先倒掉瓶內沒喝完的飲料,將透明、綠色和雜色等各式空瓶一一分類,還要細心地扭下瓶蓋,並剪掉瓶 環。因為瓶蓋及瓶環為PE塑膠,與瓶身的PET材質不同,最後再踩扁以利回收商壓縮成瓶磚。

解說完畢,接著實作分類。眼尖的學員許瑄哲,發現有一袋分類好的綠色寶特瓶中,還摻雜了藍色的寶特瓶。不嫌麻煩的馬上將整袋的瓶子重新再分類一次。

自強環保站的志工羅志賢說:「今天每一中隊約踩了1600~1700支寶特瓶,共有四個中隊,相當於他平時一個人要踩七至十天的寶特瓶數量。很感恩慈少班學員們,團結力量 真大呀!」

寶特瓶回收可「抽絲成布」,發展多樣化的聚酯纖維產品。但是清洗費時又耗費大量清水,節能減碳卻耗水。因此,天祥環保站的志工周玟玲呼籲學員:「寶特瓶回收好,不用更 好!」

學員施宇宸覺得今天做得很累卻很歡喜,沒想到有那麼多的芭樂套袋和寶特瓶要分類,尤其踩寶特瓶踩得腳好酸。他說:「為了身體健康及環保愛地球,現在我已經比較少喝飲料 了。」

◎ 資源回收,化腐朽為神奇

寶廍環保站由隊輔梁新連帶領大家,將使用回收的各色塑膠袋,經過裁、折、捏、捲的步驟,DIY成為美麗的花朵,活化物命。

她說:「為了慈少班的環保課程,特地去學塑膠花的製作方法。一開始覺得很難,抓不到訣竅,勤加練習後就熟能生巧了。沒想到慈少學員們的手都很巧,很快就將塑膠袋變身成一朵 朵美麗的花兒。」

福興環保站志工林明雪教大家以最天然的方式,DIY製作化妝水及橘皮精油清潔劑。自己製作的化妝水中有淡淡的天然果香味,讓隊輔和學員們都愛不釋手,在活動結束後,每位隊 輔及學員都帶了一瓶自己製作的橘皮精油清潔劑回家。

埔鹽環保站志工陳瑤騰,為慈少夥伴介紹埔鹽環保站的生態環境。埔鹽環保站原為廢棄的豬舍,經造景綠化為自然生態教室,宛如世外桃源。站內建物都是資源回收再生,化腐朽為神 奇,為惜福愛物做了最佳示範。

接著陳瑤騰帶領夥伴們至部落中尋幽訪勝。觀察水稻田的生長過程中,人為的噴灑農藥使得很多物種不見了,引導夥伴們思考在不違反食物的取得下,如何讓大自然回歸原始狀態,並 維護健康。

◎身行教育無言勝有聲

今天在自強環保站,看到了大愛劇場「媽媽的真心畫」中真實人物洪芒阿嬤。一頭烏黑亮麗頭髮的洪芒阿嬤,曾有一段時間身體不適,但是她用健康的心情,早上投入環保工作,下午 開心的畫畫,坦然面對考驗。

她說:「保持好心情,做喜歡做的事,心境就會不一樣。」

天祥環保站的志工陳尚平,身體十分硬朗,他是電器拆解的達人。學員蔡勝羢、陳亮杰對於拆解很好奇,於是偷偷地蹲到師伯旁邊學習。師伯親切的提醒他們要向隊輔報備,免得讓人 擔心。分享時,師伯稱讚這二位學員很有耐心,認真的態度值得大家學習。

他說:「雖然拆解電器很容易,只要有螺絲就拆掉,沒有螺絲就打掉。但是必須有一顆專注的心,否則是不容易做好的。」

在每個環保站都能看到很多老菩薩,歡喜的做資源回收分類,給慈少學員最好的身教。

◎愛地球從惜福愛物開始

學員余幸玟說:「“瓶瓶罐罐紙電1357”的口訣真的很好背,讓我久記不忘。在大分類區裡的味道很難聞,深深體會到師公上人呼籲的「清淨在源頭」及「忍痛教育」。希望大家 在吃完食物後,將容器用水稍微回沖再喝掉,不僅可展現儉樸的美德,更可減少資源回收人員的困擾。」

隨喜志工張有朋目前就讀彰德國中二年級,乖巧的他在學校放假時,都會到市場幫媽媽賣水果。今天很用心投入各項工作。

他說:「家是產生垃圾的源頭,只要將環保意識的種子,深植每人的腦海,資源分類這個步驟就可以直接在家裡完成。今天心裡很快樂,感覺有為地球做到事情。」

學員邱敏瑄分享:「資源回收要從自家做起,家裡的洗米水、洗衣水、擦地板的水,可以收集起來澆花、沖馬桶等,平常媽媽會將葉菜果皮收集起來,做成酵素。」

學員黃莉芬分享:「看到寶特瓶區內的數量驚人,以後要減少寶特瓶的使用;少用一次性的器具,如免洗餐具等。」

回程前,不管是芭樂袋、玻璃罐、卡帶、寶特瓶、紙類等,大家都一一分類好並送到環保車上,最後整理場地也很認真地彎腰打掃,還給環保站整潔清淨的面貌。

班主任柯麗楓感恩每一位慈少家人們的付出,讚歎慈少學員在各環保站的實做效率驚人。為保護地球盡一份心力。也希望大家都能從日常生活當中,力行節約能源,讓地球資源世代共 享。

圖左 : 洪誠佑夥伴認真學習如何切割寶特瓶蓋.[攝影者:鄭吳柏]
圖右 : 陳瑤騰師兄,為慈少夥伴介紹埔鹽的生態環境。[攝影者:邱明志]

圖左 : 福興環保站林明雪師姊教慈少夥伴DIY製作橘皮精油清潔劑。[攝影者:陳宥存]
圖右 : 慈少夥伴學習分類芭樂套袋。[攝影者:陳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