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深心信解 合和互協廣植善因

深心信解 合和互協廣植善因

E-mail 列印
「修行是需要接受考驗,這是進階的開始。與其讓人知道我們生氣了,不如讓人覺得我們很有修養……」德禪師父帶來上人殷切的勉勵,深深的感動了參加精進共修的志工們。

3月7日是彰化靜思堂2015年第一次慈誠委員大型精進日。一整天的課程內容非常的豐富精彩。一大早各功能組如活動組、香積、交通指揮、音控、報到、人文真善美等志工就已 經就定位 ,為了今天的共修課程而歡喜付出。志工們也帶著歡喜的心,共同來精進聞法。共有六佰五十位志工參與今天精進共修。

◎難行能行,精進不懈

「雖然我的受傷了,綁著護帶行動不太方便,但是這讓我更體會到『無常關』,應該要把握時間,精進聞法。」張雅莉分享了她的感觸。

成為社區志工已經很多年的張雅莉,今年發心立願參與委員的培訓,想要深入慈濟的法髓,承擔如來家業。今天鹿港區的師姊很發心接送她來靜思堂,讓她有機會能參與精進日的課 程。

她感動的分享:「志工早會時聽到志工們的分享,彷彿上了一堂慈悲等觀的課,尤其是關懷癌末病人的部份,真誠的關懷、付出愛心膚慰病患大德,讓他們的心靈輕安自在,這令我很 攝心。」希望自己將來也能多多參與這方面的付出。

◎教之慇勤造福富足

「我執占據了心靈的空間,佛法就不容易入心了。破我執才能法入心,行為不偏差。所以『上人』教導我們正確的道路,人人都淡化『我』,縮小『我』,才能互信互愛合和互協。」 德禪師父帶來《衲履足跡》導讀「慈濟人的責任與承擔」,句句法語滋潤心靈;聲聲叮嚀安定人心,為在場所有的志工上了一堂非常珍貴的一堂課。

「佛心師志!戒要守好、人要帶好、事要做好、心要顧好,『傳』需無私、『承』要恭敬……」鄭明華說出他的感動。

承擔協力隊長的他,有時在運作組隊勤務工作時,會產生無明煩惱。這次的共修聽到德禪師父的法語他覺得很受用。他會謹記這些法,將它內化成為執法的利器,好好帶動組員,共同 努力。

黃琬貞分享:「我以前都只有配合勤務,只是在配合中有時會產生無明煩惱。今天聽到『事要做好、心要顧好』讓我更清楚明白自己要更深入法髓,根才能扎的深又緊才會有定力,不 會像浮萍般隨風漂浮,更重要的是要守戒並精進聞法。」

「與其讓人知道我生氣了,不如讓人覺得我們很有修養。」陳好形覺得她要這句話來勉勵自己。走入人群中,每個人的想法、看法都不相同,有時難免會有些小誤解。所以就更需要佛 法來調整心念,善解每個情境。

文彩燕覺得「信根」很重要。德禪師父教導我們:「信、相信、深信,深、信、解」,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人人都是帶著業力而來,我們一定要深入佛法多聞法,法入 心、法隨身,才能帶法而去,才能再帶法來。

◎四合一組隊運作與實務分享

區分為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四個場地,分別依組隊實際運作方式,由有經驗的組隊長提出分享,例如林志懋說:「合心是總持門,一路走來要跟的住理念要對方向就正確,還要把 知道的傳承下去,一棒接著一棒!」。

位於視聽教室的和氣區分享,陳素香說明,一切活動都是靠大家的力量完成的。她說:「社區組隊運作是以慈悲等觀落實,以幹部實務培育,以傳承和陪伴讓人人具有使命感,任何活 動規劃完成後,組隊長均能回歸協力落實四合一,做到被動員或自我動員。」

洪雅瑩說:「承擔幹部是一種責任與使命,要給組員正確的觀念,有相同的精神理念,相處或做事時就能合和互協!」來自永靖的高肇良也分享:「人間菩薩由一生無量,深入家庭愛 灑並接引,尤其是更生人的接引,更需要用愛去啟發他們,重新改變他們的人生更需要陪伴!」

◎小組關懷、多組活動

為了尋求社區會務工作能四大合一、八法合群之順暢運作,宗教處楊雅甯師姊為大家解說「小組關懷、多組活動」的真義與運作。

「回歸社區,人人投入協力;靈活動員,多組活動……」楊雅甯生動活潑的分享,提昇了大家學習的專注力。為了帶動現場的氣氛,讓大家能將課堂所學內化吸收,她更是精心策畫了 動動腦的課程,當場讓小組成員能互相討論,大家集思廣意的構思,如果要辦理「義賣」活動,需要規劃那些流程。

林幸瑤提出:「以個人的專長設立攤位進而發揮所長,再由人人回歸協力,動員會員列冊動員會眾,發揮每個人的影響力,邀約更多人共襄盛舉。」楊雅甯進一步的指導大家:「用專 業來認養」這是非常重要的。歸類功能才能有效的協助。

陳春來分享:「我們這個小隊覺得應該要分為行政、生活、總務三組,各有一個窗口人員溝通協調,行政組負責佈達訊息,這樣才能有效率的辦好活動。」這個構想引起了大家熱列的 反應。

柳有春分享:「要有效率的分配工作,更重要的是要適性。有專長的人、屬性相同、地緣相近的集聚一起,並且專才專用,這樣才能合作無間效率一流,經驗的傳承更是非常重要 的。」

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志業,以善以愛為寶,愛心就是社會富有的力量。上人感恩台灣社會的善與愛,大家自動自發地付出,變成一種默契。寬容忍讓惡聲消,虛心懺悔消舊業、持戒 靜定智慧生。唯有精進聞法深入法脈,才能掌握精神宗旨,在做慈濟時面對複雜的人、事、物,才能夠穩定心志,正向不偏。期待透過今天的精進課程共修,能讓大家充滿電、能量滿 滿,菩薩道上勇猛精進。

圖左 : 德禪師父帶來《衲履足跡》導讀「慈濟人的責任與承擔」,句句法語滋潤心靈;聲聲叮嚀安定人心。[攝影者:周國強 ]
圖右 : 「雖然我受傷了,綁著護帶行動不太方便,更應該要把握時間精進。」張雅莉有感觸的說。[攝影者: 蔡宗余]

圖左 : 「回歸社區,人人投入協力;靈活動員,多組活動……」的討論中林幸瑤師兄提出:「由人人回歸協力,動員會員列冊動員會眾,發揮每個人的影響力,邀約更多人共襄盛舉。」[攝影者:周國強]
圖右 : 四合一運作分享,承擔和氣組長的陳素香師姊說:「社區組隊運作是以慈悲等觀落實,以幹部實務培育,以傳承和陪伴讓人人具有使命感。」[攝影者:鄭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