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施展故事教養的魔法

施展故事教養的魔法

E-mail 列印
「大人希望小孩能按照他們的希望,長成一個令人羨慕的模範兒童。但大人的希望卻總是讓小孩感到深深失望。」

這是作家幾米在《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著作中的一段,點明了在每一個大人的希望底下,都有一個失望的小孩。要如何陪伴孩子好好長大,確實是每一個大人都該好好學習的功課。

在每週二早上彰化大愛媽媽研習課程中,大愛媽媽與大愛爸爸齊聚一堂,學習以不說教的方式,讓孩子快樂、大人輕鬆;以不著痕跡的教養方式,在每個孩子的心裡存入善念與智慧。

◎只說故事不說教

以口說、圖說、偶劇、戲劇呈現靜思語教學,能有趣地吸引孩子們的目光,就容易深植心中。

今日(3/31)的研習,溪湖區的大愛媽媽先以團康<手指動一動>小遊戲,示範可以此建立和孩子之間的愉快默契後,使孩子專注聆聽要進入的主題故事。

接著,志工賴雅慧以口述<快樂村>的故事,用豐富的表情、聲調、肢體動作,以及搭配圖片當故事背景的方式,示範口述故事時如何吸引孩子的專注目光,更在省思問題中明白道 理,進而實踐在生活中。讓大家收穫不少。

梁毓真分享:「當初資深志工引進大愛媽媽課程時,將學習對象區分為有無進校園經營的志工,因此才會有故事研討,讓志工們學習,至今大愛媽媽課程已超過十年,有五分之四的學 員是舊生,因此這一期課程先設計由楊秋玫老師講述靜思語五段式教學,讓大家有概念之後,再由各區的大愛媽媽示範教學,這樣大家可以學習到講述故事的呈現方式技巧,或如何與 校園中的學生互動?甚至影響學校老師帶動靜思語教學。」

◎演故事加強感受力

扮演故事裡的角色時,能使孩子更容易分辨善與惡的對錯價值觀,在其過程中也容易將內心感受真實說出來,對於日後的好品格建立,是個很重要的教育方式。

秀水區的大愛媽媽先以團康<反觀自照>小遊戲,愉快地點出了人要具有反思的能力。再以戲劇<佳佳的煩惱>敍述出校園中同學間常見的爭執事件,角色扮演時的臺詞、音量,及場 景佈置等,都需要團隊合作才能有好品質的戲劇,能連結生活就貼近孩子的心。

志工吳佩珊:「反觀自照的團康,既有趣又富深意,因為人總是把自我放大,無法配合別人對自己的要求,而戲劇內容又是校園中小朋友之間常見的爭執事件,這讓人可以馬上了解 到,只見到自己的需求就會覺得別人不配合自己而感到委屈,容易把關係弄僵。這時候老師的勸導方式就顯得很重要了,老師讓小朋友明白縮小自己、先看別人的優點,就可以化解衝 突。我覺得這戲劇題材很棒,角色演得也很好,適合帶入校園。」

志工王雅萍:「當我們與學校師生互動多次之後,就會了解他們的需求,像剛剛的戲劇就可以扣到校園的問題,藉這樣的教材去機會教育,品格教育是活的,要把影響力充份發揮到最 好。」

◎法水滌心愛舖路

因忙碌而未能再參與大愛媽媽課程的志工林秀華,知道今天有故事研討,也在打掃寮房後來欣賞:「以前因為注重事業而不懂得如何與孩子相處,所以參加了大愛媽媽的課程,一邊上 課一邊學習怎麼愛孩子,然後適時修正自己,後來因為參與故事研討,慢慢發現自己變得有勇氣去校園愛灑、接晨光時間講故事,也更懂得運用大愛引航或繪本,還有搭配人間菩提的 內容影片,加深故事寓意,落實靜思語在生活中。在大愛媽媽多年,我的孩子也在善的領域中成長好的模樣,都是始料未及的。」

上人說,修行有如走進迷宮,需具備耐力才能走出,找到人的清淨本性。在讚嘆慈小學生羅暐哲精進薰法香時,上人開示:「那樣的領悟性,我真的很感動,孩童的心人之初性本善, 這種善念的心,很容¬易體會這個善法,教育孩子如何往善的,行善的方向去,這都是未來的種子。」

祝福我們每一個大人,都能陪伴每一個孩子好好地長大,不管人生有多麼艱難或多少挫折,都要用愛舖路。

圖左 : 今天課程中負責文稿的鹿港區陳昱湄(左),分身有術,一面寫文稿一面用心投入活動中。[攝影者:曾漢儀]
圖右 : 每周二大愛媽媽的課,負責照相的郭百義(左)也全心融入課程的氛圍中。[攝影者:曾漢儀]

圖左 : 秀水區的大愛媽媽以團康<反觀自照>小遊戲,愉快地點出了人要具有反思的能力,大家玩得不亦樂乎。[攝影者:曾漢儀]
圖右 : 因忙碌而未能再參與大愛媽媽課程的志工林秀華(右),知道今天有故事研討,也在打掃寮房後來欣賞。[攝影者:曾漢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