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屏東 緣深 不怕緣來遲

緣深 不怕緣來遲

E-mail 列印
南臺灣的三月猶如嬰兒臉一般,乍暖還寒。今日受大陸沙塵暴的影響,大地像著上灰色的淡妝一樣,放眼望去都是灰濛濛的。而就在這種天候下,王正華與李坤美兩位賢伉儷,一早仍迎著晨風、懷著夢想,直奔高雄靜思堂,參加 2021年3月21日慈濟委員慈誠培訓課程。

王正華心情澎湃,想著再過一年就可以邁入人生中另一個不同階段,在慈濟的大家庭裡做更多的事;李坤美個性比較內向,經過一年的見習,在人與人接觸或是交談上,已有明顯的進步,想著經由培訓勇於突破。

◎行屍走肉-三等公民

王正華出生於1953年,住在屏東縣潮州鎮,家境小康,1963年父親事業經營不順,從此家道中落,四處為家。孝順的王正華為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1971年自高中畢業後,就投筆從戎,到空軍機械學校航空工程科就讀,從此踏上軍旅生涯。

1981年他與李坤美結婚,婚後無子女,5年後選派至美國空軍受訓,1990年再度奉派赴美受訓,同年結訓後,奉派至空軍機械學校當教官,1994年屆齡,以中校官銜榮譽退伍。

退伍後正值壯年,於是至2003年都在幫助四弟飼養蜜蜂,2004年後就沒有再找工作了。由於領有退休俸,生活無虞,終日無所事事,每天做「三等」公民—等時間、等吃飯、等睡覺,像行屍走肉一樣,日子就這樣盲無目的一天天過著……

李坤美婚後為全職家庭主婦,1999年至2010年期間曾至光華國小、弘道老人志工協會、國稅局當志工,2011年後相繼照顧婆婆、父母,直到2018年婆婆、父母均往生後,才又於隔年重新進入弘道當志工。

◎因緣不可思議-難捨能捨

2019年11月李坤美偕王正華到臺北散心,並探視李坤美的舅媽。舅媽是慈濟委員,正巧碰上舅媽捐榮董即將受證,受舅媽的邀約到臺北新店靜思堂參加授證活動。

會場布置得樸實莊嚴,慈濟志工很有禮貌地引導會眾進入會場,他(她)們的儀態端莊大方、進退有序、整齊很有威儀。王正華心想:「不亞於軍隊,這是一個有紀律、有戒律的團體。」

王正華夫妻在受證活動中,領到了福慧紅包,心裡由衷歡喜。本想回舅媽家休息片刻,再到臺北舊地重遊,碰巧遇到李佳樺師姊,誠懇邀請他們上三樓用餐;餐後又去體驗慈濟茶道,品茶當下聊到上人創立慈濟的緣由、慈濟人、慈濟事以及人生的意義。王正華說:「聽到李佳樺師姊的話,對我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感到慚愧不已,還冒了一身冷汗。」

李佳樺師姊提到布施,尤其是國際賑災,南非受「伊代氣旋」襲擊災情慘重,這是上人認為目前最需要的。王正華當時心裡想「手中的閒錢,放在銀行裡,只是一些數字,沒什麼意義,就以李坤美名義捐榮董吧。」在不到兩小時的時間就決定捐榮董。

只是,王正華的這個決定,讓李坤美感到焦慮。她說:「他(王正華)似乎對慈濟事有認同,跟佳樺師姊談得很投緣,不到幾個小時就被佳樺師姊所感召,答應捐榮董,師兄說我點頭,就可以了,我猶豫很久,為了不讓他為難,最後也答應了。」李坤美認為這是他的一念善心,一切皆是因緣啦。

這一分殊勝巧妙的因緣,讓依賴退休俸維生且六十多年來從未布施的王正華轉心念,做到了難捨能捨,也為夫妻倆牽起了這份慈濟緣。

◎當生命遇見慈濟

王正華夫妻在李坤美舅媽及李佳樺師姊的鼓勵下,積極的投入慈濟事。他們捨近求遠,每個月於屏東、臺北兩地奔波,2020年4月參加了北區第一次見習課程。有位師兄點破,最後還是要回歸社區落實社區工作,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夫妻倆於是結束臺北的見習課程,與在地屏東潮州慈濟人接軌。

王正華說:「落葉歸根的感覺真好,很踏實。」2020年加入慈濟, 參與見習課程及許多社區工作,如環保、香積、福田、機動勤務……,很多事情是以前都沒有做過的,不只感到新鮮也很有興趣。所見所聞無不都是法,法無處不在,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不再是三等公民,身體也變得更健康,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及本身的脾氣,都有長足的進步,「當生命進入慈濟後,我的人整個變得不一樣了。」

李坤美說:「我們真的很有福,有機會在慈濟的道場修行,把自己不好的習氣、自大改掉,學習忍辱、善解、包容。」她認為,選擇了慈濟道場是對的,要不她先生整天鑽研電腦,她雖有志工可做,有空就追韓劇,「現在加入慈濟後,生活充實,心靈上也有法寄託,參加各種活動,心裡都充滿法喜。」

看到先生加入慈濟後改變很多,講話語氣、對人態度都很客氣,尤其抽了四十五年的菸,曾經戒了上百次,竟然能在慈濟道場上說戒就戒,這讓李坤美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法入心 法入行

今日的培訓課程有王慮心師姊分享「當生命遇見慈濟」、溫素蕊師姊的募心募愛「戶無量、福無量」、陳姿伶師姊講述的「靜思法脈的源起」及黃志榮師兄分享的「環保教育清淨在源頭」。

在這些課程中,最讓王正華感到震撼的,則是「當生命遇上慈濟」。王正華說:「當動物遇到慈濟就會因慈濟的慈悲心而逃過一劫,讓一般普通的平凡人,因為做慈濟事而顯得不平凡了。」

說到培訓,李坤美最擔心的就是募心募愛,所以當溫素蕊師姊分享時,很是吸引她,她專心聽著希望能從師姊身上學到一些妙招。「原來募心募款需要打開心門,不自卑的走入社區跟眾生結好緣,付出一念善一念愛,做他人生命中的貴人。」

「種善造福,不但要自做歡喜,還要教做歡喜,更需要見做歡喜。主動找機緣,把握機緣,募心是時間的累積,時間能成就一切功德,多鼓勵勿強求。」李坤美說,最大的願力就是能充滿正能量,傳達慈濟精神,她要像溫師姊一樣有忍耐心和毅力。

上人常說,「一個人擁有多少生命長度,自己是無法知道的,雖然生命廣度,自己不知道,但生命的深度,卻是我們可以去開闊的,把握生命,有走過就有生命的歷史。」王正華說,他終於懂了,培訓的目的就是讓慈濟宗能綿延下去「守之不動億百千劫」。

走過超逾一甲子的歲月,「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與慈濟的相遇,王正華深信是前世今生的約定,他們信心十足地說:「慈濟道上今後當更精進,億百千劫,永不退轉。」

不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唯願彩霞滿天,永留人間。此際,王正華與李坤美兩人,那精采的下半場人生,正要上演……

圖左 :王慮心師姊分享「當生命遇見慈濟」,她說入慈濟前,自己總是為家庭而忙碌,人多事就雜,那時心眼只看見家人及家務,常常因人事而起無明煩惱。走進慈濟後覺得不管是逆緣、順緣都是助緣,一切都是好因緣,了解了因緣果報,提醒大家守戒律,並多造福。[攝影者:邱瑞堂]
圖右 :溫素蕊師姊分享募心募愛戶無量福無量,她說,募心募款需要打開心門,不自卑走入社區跟眾生結好緣,付出一念善一念愛,做他人生命中的貴人。種善造福,不但要自做歡喜,還要教做歡喜,更需要見做歡喜。募心是時間的累積,時間能成就一切功德,多鼓勵勿強求。[攝影者:林士豔]

圖左 :溫素蕊師姊分享募心募愛戶無量福無量時,很是吸引李坤美(二排左二深藍外套淺藍口罩者),她非常專心,希望能從素蕊師姊身上學到一些妙招。[攝影者:邱瑞堂]
圖右 :李坤美說:「我最大的願力就是能充滿正能量,傳達慈濟精神,像溫素蕊師姊一樣有忍耐心和毅力。」[攝影者:林士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