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屏東 師生四度參訪學分類 返校推環保

師生四度參訪學分類 返校推環保

E-mail 列印
「這是本校第四次參訪屏東環保教育站,學生環保幹部第二次參訪!」9月6日下午一時,屏東縣華洲工業家事職業學校師生共四十四人在體衛組長劉素琴的率領之下,來到慈濟屏東 環保教育站參訪,並且實際操作學習分類,返校後教導同學做環保。

話說秋高氣爽的九月,各級學校陸續開學了,學子紛紛返校求學。校長洪儒伯年輕有為,他向來注重學校的環保教育,對慈濟志工做環保讚嘆不已,認為學校要推廣環保教育有必要來 取經學習。除了三度邀請慈濟環保講師蒞校演講,也四度安排學生實地參訪。

◎地球暖化嚴重 做環保救地球

為讓同學了解為什麼要積極推行環保工作?慈濟環保教育講師程雯霞首先播放影片簡要說明做環保的重要性,來參觀的同學都是各班遴選出來的環保尖兵,更需要知道為什麼要做環 保?她說:「返校後才能邀同學一起做,落實資源回收與減少浪費。 」

程雯霞向同學們表示,地球真的生病了,因為每個人都是破壞地球的罪魁禍首。「每天製造無數的垃圾與二氧化碳,汙染四周的環境,當務之急就是推行環保工作。」她語重心長告訴 同學救地球先從自己做起,每天吃的食物儘量以蔬果為主、少吃肉類。

介紹講解慈濟環保七化:年輕化、生活化、知識化、家庭化、心靈化、精緻化與健康化。並從日常生活中力行環保:衣服能穿就可以,不必講究華麗:起居少開冷氣,隨手關燈;搭乘 公車少開車,共乘車輛減少製造二氧化碳。

◎實際分類 垃圾變愛心

這些堆積如小山的回收物品千奇百怪,如何做好分類的工作,這個才是最重要的課題,親自參與也才能更讓人了解如何去做分類的工作?今天參加的同學都是班級的環保幹部,分類之 前若能了解及應用前面提過慈濟志工陳哲霖發明簡單易記的「十指口訣」「瓶瓶罐罐紙電1357」來做分類,最容易記住,因此,必須取出十多個籃子,把回收物品依照十指口訣放 入籃子中。

其實,操作時一面做一面學習,做中學是最好不過的環保教育。見到好多社區志工天天來做環保,分類時也做得如此迅速、如此的敏捷,令人讚嘆稱許。

說了千百遍,不如去做一回。一小時的操作實習,終於更了解環保回收物要怎麼來分類。

仔細分類之後能變賣或再利用,真的是垃圾變成黃金,黃金用來助人變成愛心呀。所以說做環保不但能救地球-延緩地球熱化,也可以變成助人的愛心款,何樂而不為?

◎學校推茹素 返校推動班級環保

領隊劉素琴老師表示,該校推行環保已有四年的歷史,除了三度邀請慈濟環保講師蒞校演講,如今學校開始使用環保酵素清洗碗筷之外,學校亦推行「周一無肉日」,全體師生茹素, 亦都使用環保餐具,禁止使用衛生筷。劉素琴說:「目前全校師生實行的非常徹底,這都要感謝慈濟志工的協助。」

一首勸人不要亂倒垃圾的台語環保歌曲輕快活潑,同學們有了環保體驗後,吟唱時,不但產生共鳴,印象也特別深刻,了解垃圾不能隨便亂倒,會汙染大地。

實做中有收穫,游凱棋同學說:「分類回收非常重要,做一點回收,就會對地球有幫助,我應該趕快來做,而且在學校推動。」

回收真的可以拯救日益炎熱的地球,凡事以身作則的鄞姓女同學說:「因為我是環保幹部,在學校、家裡都要做好環保回收,更要指導同學如何做好分類。」凡事

兩個小時的環保教育課程,師生收穫滿行囊,開心的搭車返校,將承擔起學校環保小尖兵的重任,這是多麼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呀!

圖左 : 華洲工家學生四度參訪慈濟屏東環保教育站。首先靜態課程 ,由志工 程雯 霞講授 十指 口訣,志工郭宜彰從旁協助。每位同學都聚精會神的認真聽講 , 做為動態課程的準備 。[攝影者:王清山 ]
圖右 : 華洲工家學生環保動態課程 ,由志工程雯霞﹝右﹞與孫錦珠帶領學生參觀各個分類區。[攝影者:王清山 ]

圖左 : 華洲工家體衛組長劉素琴老師感謝慈濟屏東環保教育站提供場地給學生學習做環保,也感謝志工的教導與幫忙,希望學生返校推動環保,使學校更美好。[攝影者:張玉梅]
圖右 : 華洲工家四十四位學生環保幹部,在體衛組長劉素琴老師的率領下參訪慈濟屏東環保教育站與慈濟師兄姊合影。[攝影者:王清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