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屏東 農婦巧手藝 玫瑰花夜綻放

農婦巧手藝 玫瑰花夜綻放

E-mail 列印
嬌豔欲滴的玫瑰花 ,竟然是利用回收的塑膠袋製成的,化腐朽為美麗的花卉;而誰也想不到,它竟是由一群平時下田的農婦所做的,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初秋夜晚, 屏東縣鹽埔鄉振興村社區在振隆宮的媽媽教室,於9月1日舉辦塑膠袋製作玫瑰花活動,雖然康芮颱風剛過,天氣陰晴不定,與會的媽媽卻多達二十多人。

◎利用夜晚學才藝 農婦巧手稱第一

「我做了七朵花,足歡喜!」五十歲高佻健美留著長髮的農婦謝碧華,一口氣做了七朵塑膠玫瑰花,名列第一,她開心的捧著豔麗色彩繽紛的塑膠袋玫瑰花向大家炫耀。因為第二名才 做四朵,難怪她眉開眼笑,那麼的愉快歡喜。

位於屏東縣美麗的風景區--三地門,山腳下的純樸農村振興村,俗名叫西瓜園,離屏東的第一個委員陳榮慶的府上長治鄉繁華村(俗名番仔寮)不遠,是距離屏東市區約有三十公里 的純樸農村,婦女都是務農為主。

樸實無華的村婦們也都希望利用夜晚學點才藝充實自己,該村的兩位姊妹委員六十歲的鄭曹鑫嫈與四十九歲的曹金蓮也是媽媽教室的成員,兩人聯合邀請慈濟環保講師顏金珠前來教授 環保DIY,使回收物品起死回生,化腐朽為神奇。

正如講師顏金珠的開場白:「塑膠袋倘若埋在下,腐爛後水會變黑,產生毒素,種植蔬菜水果亦會留存毒物於蔬果中危害人體;若放在焚化爐中燃燒,也會產生可怕的戴奧辛漂浮於空 氣中,造成空氣汙染,危害全世界人類的健康。現在我們來利用各色各樣薄的垃圾袋,製作人見人愛美麗的玫瑰花朵,美化周遭的環境。」

◎愈做愈有趣 欲罷不能

這是顏金珠再次受邀來授課,第一次大約在半年前,她利用回收的飲料鋁箔紙罐製作美麗實用又輕巧的環保帽,戴著五彩繽紛美觀的環保帽到田裡工作,涼爽通風又輕便。所以此次製 作玫瑰花時,有人回憶起製作環保帽的溫馨往事而述說著:「做環保帽比製作玫瑰花更容易,做花眉眉角角(臺語:訣竅),困難多了!」

其實,製作玫瑰花材料簡單,只要備齊各色的垃圾袋(大朵的利用柔軟購物袋)、鐵絲、綠皺紋紙及剪刀、鉗子等即可。今日學員不少,也需要助理在旁輔導學員,所以有三位屏東市 的社區志工,一道蒞臨振隆宮協助指導製作玫瑰花。

剛開始先把垃圾袋剪成約長三十五公分、寬七公分的長條形,鐵絲長約二十公分。再把垃圾袋於二公分處輕拉再搓揉,愈皺愈美,拉搓完成約有十六、七個花瓣。然後把鐵絲穿進橫條 的花瓣前端,亦在鐵絲頂端用鐵鉗打個小鉤固定,然後摺兩摺繞一圈(重複一次),第三次摺三折便完成,再取小鐵絲固定花蕊,先黏貼花萼,再以黏性條狀皺紋綠色紙纏繞包裝鐵絲 花枝,美麗的玫瑰花於焉製成。

一回生兩回熟,社區媽媽能把垃圾袋製作成為美麗的花朵,因此愈做愈有興趣,欲罷不能。但是韶光飛似的過去,不知不覺夜已深沉,大家明天還要到田裡工作或去上班,不得不收工 互道珍重。

◎收穫滿滿 環保又美觀

慈濟委員曹金蓮回憶說:「上回製作環保帽,愈做愈有興趣,大家認為很實用,利用農餘時間陸續收集飲料鋁箔罐製作好多頂環保帽,也把環保帽當成餽贈親友的好禮物!賓主盡 歡!」參加媽媽教室以務農維生的農婦,大部分是曹金蓮的會員,所以對她們瞭如指掌。

五十多歲,穿著高雅黑色上衣,製作出四朵花的呂素貞說:「我白天和晚上都要上班,很忙碌,可是我還是抽空到社區媽媽教室學習才藝。上次學了出門可以戴著遮陽的環保帽子,這 次再利用回收的垃圾袋製作玫瑰花,化無用為有用,真是太棒了!」

「做花足趣味,阮腳手『混鈍』(臺語:意不靈光),做不成花,謝碧華雖然做泥水工又種田,可是她雙手靈巧,做了好幾朵花給阮,足感謝啦!」今年七十一歲,是慈濟資深會員的 周秀阿嬤很開心又感激的說著。

六十二歲做早點生意,也是慈濟會員的蔡貴鑾女士,雖然是第一次參加這活動,但是她興趣濃厚,興奮地說:「能夠利用閒閒的夜晚學習手藝,是最好的活動,希望下次能再舉 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