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金剛經中求智慧 走入善門勤行道

金剛經中求智慧 走入善門勤行道

E-mail 列印
新竹北區志工林明雄於民國(以下同)34年出生在貧苦鄉下,五歲時父親中風,生活重擔由母親一個人獨自挑,母親常常在暗地裡哭泣,是明雄小時候最深刻的印象。上小學時,父親倒下無法工作,母親常常帶著明雄到處借貸 學費,為貼補家用,明雄有空就到溪裡捕捉螃蟹、魚、蝦等並拜託鄰居幫忙販售,現在想起,自覺殺生業較重。

讀書這件事難不倒明雄,只是明雄一直都沒有認真投入,初中畢業後,因哥哥已上班,家裡又有四分多農地,就承擔起農務工作,靠著農家間互助合作,家中經濟已明顯改善。秉持父母叮嚀「做人啦,做牛就拖,做人就磨」(台語),明雄一直保有農家子弟的刻苦耐勞精神,即使當兵退伍後到旭光公司上班,對上司的訓話都能忍耐著,並盡量完成所交待工作。

◎中年無明苦困擾 金剛經中求智慧

明雄38歲(72年)就已開始看金剛經,字都看得懂也會背,但意思不太了解,當時明雄已在旭光公司上班超過十五年,因在公司對人事升遷的不如意,感到人生非常灰暗,在42歲(76年)求診被認定是精神分裂,甚至想過要輕生,每天至少需吃四顆以上安眠藥。為尋求人生真理,明雄只好繼續研讀金剛經,兩年後某天突然間恍然大悟,哈哈大笑,心病不藥而癒,原來都是內心的「貪瞋癡」造成。

短短的金剛經裡面寫的是「無我」,也就是「沒有我」,可是我們凡夫把這個「我」看得蠻大的,每個人的「我」都很大,於是到處樹敵、結惡緣。明雄深刻體會佛教講的「因緣果報」,印順導師在《菩提樹月刊》曾寫著「修行,在人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修行的道場」,上人亦強調「付出無所求,化解惡緣為善緣」,若能確實做到,內心將一片清淨。

◎慈濟因緣不可思議 走入善門勤行道

明雄當精神分裂正嚴重時,因總要面對人跟事,就在觀世音菩薩前發願:「要是我的病能夠不藥而癒,不須吃藥就能睡覺,情願做善事,做到死為止。」剛好有因緣,遇到香山區志工吳淑慎招募慈濟會員,原本明雄信奉道教,對佛教還不太懂,就把添油香錢轉來捐助慈濟,就是這樣的因緣加入慈濟。走入慈濟, 49歲(83年)受證慈誠,隔年受證委員,明雄表示:「經典裡面領略出來的與上人講的大同小異,叫人一定要行善,行善是在人間,也就是發揮身體良能,利益人間,所以上人叫我們做,做就對了。」

明雄現在已七十六歲,罹肺腺癌,語重心長道出:「剩下的時間總不多吧!分分秒秒都很重要,只要能付出都盡量去做,做了以後就放下,過去的不再去計較,只要能夠活、能吃、能睡,還能走,就滿足了。」

◎發揮生命良能 做到最終一刻

加入慈濟二十多年的時間,明雄主要負責寫輓聯、助念及告別式,輕鬆道出:「看往生的人多了,體會到無常,有一天也會輪到自己,那輪到我們的時候,怎麽辦?活著要幹什麽?就是發揮良能,利益眾生。」明雄茹素已三十多年,二十多年來,聽經聞法、做環保、種菜廣結善緣等,過著忙碌卻充實的日常生活。

女兒林珍儀生病困苦期間,受法親們的協助與關懷,兩年前因病往生,走時沒帶走任何東西。兩年來整理女兒的金飾、存款及保險,並處理了父親留下的一塊土地,明雄與同修志工周婉華討論後,決定捐出做為國際賑災用,幫助世間更多的人。

世間本無常,明雄表示:「會好好珍惜剩下的每一分每一秒,發揮生命良能為眾生付出,生生世世跟隨上人做慈濟。」

圖左 :志工林明雄家中設立環保點,希望帶動社區的人重視環保。[攝影者:詹憶明]
圖右 :志工林明雄表示:「若是家家戶戶把環保做好就是修大行。」[攝影者:詹憶明]

圖左 :志工林明雄種菜收成供環保站志工食用,亦可推動素食及減輕環保站經濟壓力。[攝影者:詹憶明]
圖右 :志工林明雄與同修周婉華及兩女一男全家福。[攝影者:詹憶明]
圖左 :明雄(左一)與慈濟志工在福林環保站聽經聞法。[攝影者:詹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