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珍惜慈濟因緣 菩薩行善人間

珍惜慈濟因緣 菩薩行善人間

E-mail 列印
「佛心師志」別在胸前,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2020年11月15日新竹區授證典禮,人人上臺接受證嚴上人的祝福,即便每個人背後進慈濟的因緣不盡相同,但那刻,行善人間的腳步,開始真正邁開。

◎女兒 的因緣

「媽媽!為什麼都是我?」孩子對於老天爺的不公對待,說出的一句怨言,聽在母親葉美儀耳裡,猶如一根針扎進了心中,除了心痛,更是萬般不捨,不捨女兒為何要承受這樣的折磨。

童年本是快樂無憂,對於身為母親的美儀而言,卻是個奢求。女兒出生半個月就得了皮膚方面的病症,這一得竟長達六年。症狀發起時是癢,接著長泡、化膿、脫皮、結痂,結痂時最難受,很難入睡,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即使孩子從小就與這些共存,但有時受不了還是會哭鬧,大部分時間是平靜的,美儀當時能為她做的事,就是到處求醫、拜拜祈福,看是否能減輕她的痛苦。

皮膚的病症,最後配合醫生的治療才得以康復。心想,身體康復了,人生應該就順遂無憂。殊不知在小四時,又得了關節方面的病症,老天爺的考驗又來了,考驗著女兒,更考驗著媽媽葉美儀。

前一個痛尚在記憶中揮之不去,後一個痛接踵而來。當膝蓋與腳趾的關節疼痛發作時,女兒簡直無法行走,只要旁人一碰觸到她,就疼痛不堪,這樣的成長,伴隨著不是孩子該有的快樂,而是不該有的苦痛折磨。所幸到小六,狀況得到改善,但孩子仍得藉由運動與飲食來提升抵抗力,但當壓力大時,關節至今還是會腫痛。

一次升小六的暑假,慈濟營隊的洗禮,讓女兒決定要念花蓮慈濟中學國中部。就讀之後,慈中老師的好、懿德爸媽的愛,讓女兒感受甚深,多年下來,點點滴滴,讓美儀的內心充滿著感恩。走過病苦這段日子,女兒更堅強了,當時的醫生也稱讚著她很有勇氣能撐過。而慈中不像有的學校以念書為主,校園環境的寬廣,女兒盡情奔跑,加上茹素,如今高三的她,身體更健康了。

「女兒渡我入慈濟!」因為女兒的病痛,因為慈中的好,讓美儀決定參與培訓課程,受證為上人的弟子;期許自己受證後,走入醫療志業,以及讓慈中的好延續在自己身上,承擔懿德媽媽,陪伴更多慈中的孩子。

◎父母的因緣

「父親拿一百萬出來捐榮董!」克勤克儉還可以捐榮董,這要累積多久的錢才能捐?父母的一言一行,看在女兒賴慧芳眼裡,更讓她決定依著父母的腳步,走入慈濟菩薩道。

有五個兄弟姊妹的賴慧芳,萬萬沒想到,照顧父母、陪伴他們晚年的竟是自己。父母是資深慈濟人,皆高齡九十歲,慧芳兩年多來,總會載著他們去關懷長者、做環保、收功德款,每每回來,看到自己與父母還可以這樣行善人間,真得好幸福,因此自己要更孝順,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時光。

未曾聽父母提起,後來才知道父親捐一百萬圓滿榮董。慧芳的父母,非常節儉,早年種橘子,一早就得到山上處理作物,結束回來也捨不得在外面吃,就在家簡單吃;毛巾有時破了都還在用,內衣褲也是。他們能夠拿一百萬出來佈施,如此的身教,真的讓慧芳好感動,辛苦掙的錢,他們高興捐,慧芳就高興。

父親因脊椎受傷過,不能久站,也無法走遠,再加上兩老年事已高,所以山上的作物已荒廢四年之久。媽媽總說:「很可惜,當初那麼辛苦在做!」女兒慧芳的回來,就利用時間來再次開發、種植,媽媽看在眼裡,既心疼又開心,心疼的是怕女兒太辛苦。其實慧芳以前不會種菜,現在回來因父母的關係,會種菜了,自家吃的幾乎自己種,自給自足,生活平淡中,多了份知足與感恩。

「進慈濟了,不要因為某些人而不出來,既然要出來就認真做,做什麼像什麼。」父親的交待,慧芳謹記在心。「很感恩慈濟,比我們做子女還要貼心,進慈濟真的選擇對了!」法親的勤務接送與關懷總讓慧芳感動不已,期許自己受證後,也要當司機菩薩,載志工出勤務。

◎慈青的因緣

「2019年慈濟新竹區暑期青少年成長營,圓緣開始……」工作人員中,來了一位生面孔,承擔著營隊圓緣的司儀,口調清晰、有條不紊,那是林群傑來到新竹第一次參與的活動。即使以前承擔過營隊課務不少次,但司儀卻是頭一遭,緊張的心當下在心中悄悄蔓延。

學生時期的生活單純又平順,直到群傑進入職場,萬萬沒想到,竟面臨同事間的人我是非。當時剛好上人一直向弟子表示「來不及、來不及」,於是群傑便萌生了培訓的念頭,想用上人的法消除自己無明煩惱。

上人提及「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念」,讓群傑想起大學時受證慈青的初發心,因此培訓等於再次讓自己歸零、重新認識慈濟。因落實社區,看到老菩薩用生命做慈濟,讓群傑印象深刻,自許身為年輕人,要更加緊腳步,發揮良能,為人群付出。

「今年受證了,感覺就不一樣,多了一份責任在,就是要聽上人的話!」群傑猶如孩子般謹遵父母教誨。八年級生、二十六歲的林群傑,大學時期就加入了慈青社,大二時就接任社長,回想以前,只是覺得慈青是一個單純的志工團體,只要有時間、有空就來參加活動,如今受證成為上人的弟子,使命感油然而生,不只是要聽話,更要盡力,盡自己的能力服務社會。

新竹區慈青學長會的窗口,前一任已承擔五年,苦於無可傳承的人,企盼多年的窗口洪國峰,終於看到了一線希望。群傑雖來自臺中,但目前在新竹縣工作,受證在新竹,又是慈青出生,秉持著以前慈青時受的那種感動與關愛,想把這份精神傳承下去,也希望能幫助上人,接引年輕人進來,毅然決然地就接下了這學長會窗口,為慈濟菩薩大招生。

圖左 :葉美儀期許自己受證後,走入醫療志業,以及讓慈中的好延續在自己身上,承擔懿德媽媽,陪伴更多慈中的孩子。[攝影者:張淑慧]
圖右 :新竹市龍山國小慈濟大愛媽媽進班教學,美儀(灰衣站立者)協助講師一起進行。(照片葉美儀提供)[攝影者:徐兆明]

圖左 :慈中升高三的暑假,美儀的女兒(左)參與花蓮醫院志工的服務。(照片葉美儀提供)[攝影者:徐兆明]
圖右 :父母的一言一行,看在女兒賴慧芳(中)眼裡,讓她決定依著父母的腳步,走入慈濟菩薩道。[攝影者:徐兆明]

圖左 :慧芳(灰衣)與父母(右黑衣/左一)一起在關西環保站做環保。(照片賴慧芳提供)[攝影者:徐兆明]
圖右 :早期慧芳的父母(右二/左二)賣橘子,克勤克儉持家。[攝影者:徐兆明]

圖左 :慈青林群傑(右三)參與馬來西亞人文交流。(照片林群傑提供)[攝影者:徐兆明]
圖右 :群傑(灰衣)培訓期間,在新豐環保站做環保,看見慈濟人真正用生命在做慈濟。[攝影者:張谷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