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親幫親 愛無量

E-mail 列印
「師兄,我家需要幫忙!」隔天志工到現場勘查,老舊的土角厝廚房牆壁斑駁龜裂,屋頂紅磚瓦也部分坍塌,抬頭即見外面天空,每遇風雨,就有倒塌的危險,林家陞擔心的念頭就會不斷湧出:「廚房該不會又漏水了?還是又淹 水了?」一顆心懸著,總令他不安。

2020年慈濟在竹北的新竹縣政府舉辦社區歲未祝福活動,活動當天德勱師父、德澄師父除了為社區的會眾帶來祝福及送福慧紅包外,也特別接見了慈濟家人林家陞及曾清榮,並給予愛的關懷與祝福。

◎新竹撿到寶 活動文宣免煩惱

林家陞臉上總是帶著靦腆又誠懇笑容,曾是慈青的他,畢業後又回歸慈濟大家庭,將學設計的專長應用在志業。這幾年為新竹區活動海報帶來了活發的創意色彩,也製作塑膠泡泡站、新竹靜思堂空間設計、寶特瓶鯨魚裝置藝術等,而《慈濟月刊》上,也能見到他的插圖作品。

◎每當下雨擔心家裡淹水

去年六月家陞告訴邱俊良:「師兄,我家需要幫忙!」並傳了一張家裡廚房快崩塌的照片。隔天志工到現場勘查,老舊土角厝的廚房牆壁早已斑駁龜裂,屋頂紅磚瓦也部分坍塌,站在屋內抬頭就可以看見外面的天空,看起來再也禁不住任何風雨,隨時有倒塌的危險,平時若雨下太大,屋後水溝的水總會溢進屋內,造成家裡淹水,屋子其他地方也會滴滴答答的漏水。

家陞說:「我房間只能把書桌和床移到不會滴水的地方,小時候常常看見父親爬上屋頂修補漏水,一段時間後又會開始漏水,每次上班若雨下比較大,就會開始擔心,我家是不是又漏水、廚房有淹水嗎?各種擔心的念頭不斷出現,一顆心無法安住在工作。」

◎修補不只家還有愛

因為家陞住的房屋老舊破損嚴重,需要一段時間整修,志工協助他們全家搬到黃勉師姊提供的房子暫住,外包修繕公司發揮愛心,吸收了部份修繕的費用,四個月後家陞的家煥然一新,家陞也非常感恩慈濟,終於不再為下雨而感到心慌。

經過這次的修繕,家陞的家庭氣氛也開始有不一樣的轉變。因為某些因素,家陞的父親不愛說話,從小父親心情不好,會把氣發洩在家人身上,平常幾乎只有吃飯時間父親才會出現。長大後慢慢理解父親其實也有自己過不去的檻,對父親開始多了一分心疼。

家陞對父親總有一種害怕和距離感,藉由修繕的因緣,工程期間父親開始與慈濟人互動,也會到修繕的家幫忙整理,家陞說:「很開心自己房間的地板是父親做的。」他也感覺到父親漸漸打開心房,願意走出來長時間待在客廳,家陞和父親一起坐在客廳雖然沒有過多的互動,但不再像以前一樣會躲著父親,而最小的妹妹也因為看到志工修繕的付出,主動告訴哥哥,她也想來當志工。

也許是過去生的好因緣,家陞的新家有著全球慈濟人的祝福和愛,愛的能量也悄悄的在這個家轉動。相信家陞能如名字中的「陞」(前進、精進),充滿正能量,帶領著家人一步一步往更美善的方向前進。

◎佛法入心 重業輕受

原本簡單的牙疼,檢查後醫生卻宣判為惡性腫瘤。早在2003年總是煙、酒、檳榔不離身,口腔長了腫瘤,但當時沒有戒除這些惡習,在2011年檢查出咽喉癌,也切除三分之二的舌頭,除了面容改變,終身只能吃流質食物,面對化療期間的疼痛總是不停地愿懟:「為什麼是我!」當時擔憂的母親也為兒子發願茹素。

民國2012年已是慈濟人的哥哥曾木榮,帶著清榮一起來做環保、參加讀書會,清榮的個性也開始轉變。於2014年清榮也受證為慈誠,2018年擔任鳳罔協力隊長,每次勤務總會親自打電話聯絡,鳳罔協力在清榮帶動下,大家很強、有凝聚力,感情都非常好。

今年這次手術是因為癌症移轉到口腔,要將右邊整個牙床切除,取腿上的肉及骨和胸前的皮膚來整型。清榮敘述著要開刀狀況,臉上平靜的樣子,就像在陳述著別人的故事。他說:「現在業障現前,一切都是因緣果報,這世因果還掉就好。」反而安慰八十七歲的老母親,現在醫學發達,把病灶切除,整形後,很快就好了。

◎法親家人 扶持補位

家陞家修繕期間,清榮帶了二十多位志工到林家協助整理、搬家,清榮說:「大家都是法親緣,有困難本來就要互相幫忙。」現在隊長生病了,志業也已經請副隊長家陞協助暫代處理。

今天法親關懷,家陞帶著母親及兩個妹妹,清榮帶著母親、太太及哥哥(曾木榮),一起來接受精舍師父的祝福,師父用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告訴他們茹素的重要性,師父也祝福清榮開刀能順利,兩位法親的家人都能齋戒茹素,發願一起做慈濟、造福德。

圖左 :家陞(右一)帶著母親(右四)及兩個妹妹(右二、三)一起來接受精舍師父的祝福。[攝影者:林秀華]
圖右 :林家陞(右一)與蘇照月(左三)為會眾們介紹,彩色「泡泡站」是由回收的塑膠袋製成的,讓大家了解減塑的重要。[攝影者:徐兆明]

圖左 :曾清榮帶領鳳崗協力的志工們到家陞家幫忙整理及搬家。[攝影者:曾清榮]
圖右 :鳳崗協力的法親們在林家陞家舉辦聯誼。[攝影者:王芮雯]

圖左 :曾清榮(右)每星期四早上六點多,開著環保車穿梭在鄰里大街小巷載回收物,結束才回公司上班。[攝影者:王芮雯]
圖右 :精舍師父將結緣品送給清榮的家人,祝福清榮(右三)開刀能順利。[攝影者:徐兆明]

圖左 :家陞家的廚房,是老舊土角厝,牆壁早已斑駁龜裂,屋頂紅磚瓦也部分坍塌,站在屋內抬頭就可以見外面的天空。[攝影者:林家陞]
圖右 :新竹縣政府與慈濟合辦的「2020植感生活季」文宣,是家陞的作品,簡單又溫暖的色調,充滿了文青風。[攝影者:林家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