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大哉教育益群生 行善人間致祥和

大哉教育益群生 行善人間致祥和

E-mail 列印
年關將屆,近日來天氣驟寒陰雨,不過今天(12/26)一早陽光卻很善解人意的露了臉。新竹縣政府大禮堂裏,有上、下午兩場歲末祝福感恩會即將登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未減,志工們早早就來到這裡討論、彩排,細節一 點都不敢馬虎,口罩、酒精、量體温、梅花座,各種安全措施嚴陣以待。

今年的感恩會,除了和往年一樣有當年活動回顧、領福慧紅包、師父的祝福及祈禱之外,還有來自竹北關懷據點長者的手語表演、「安美計劃」的分享,以及「地方創生輔導計劃」的在地巿集,總共迎來了志工及會眾九百九十七人次參與盛會。

◎殷殷叮嚀四件事

因為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似乎顯得這場感恩會特別的身負重任,德勱師父帶來證嚴法師的殷殷叮嚀,勉勵大家發願,第一,多說好話,多結善緣;第二,多收看大愛電視臺,能知天下事;第三,每天投竹筒,行有餘力多造福;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茹素救地球」。

入口處的「竹筒回娘家」是每年活動的例行公事,一個人一個竹筒,乍看好像無足輕重,但聚沙成塔的力量不可小覷,今年結算的結果有六萬三仟八百伍拾伍元,是很貴重的心意呢!

住在竹義里、多年來都吃早齋的李素雲,近幾年都會和姊姊帶著媽媽一起來參加慈濟的歲末祝福,一進門就趕緊把兩個裝滿零錢的竹筒嘩啦啦的倒進聚寶水缸裏,然後追著問志工:「還有竹筒嗎?少一個,因為我媽媽沒有!」像這樣熱情單純的會眾,總能讓志工受到很大的鼓舞。

◎別人走不出 我們走進去

「安美計劃」即「安穩家園‧美善社區」,是慈濟與新竹縣政府簽了備忘錄之後,另一項具體落實的合作。志工們今年10月去家訪,11月到府施作,為居家長者及身障失能者的家裏安裝扶手、坐式馬桶、止滑墊或改善照明等,小小工程很難找到人願意承做,志工們很開心能為有需要的人解決這個頭痛的小事。

兩位師父聽取志工「安美計劃」的分享時,志工簡正雄對自己前一陣子腳不太聽話(腳痛),所以只能協助個案的拍照,沒辦法實際幫忙施作的事有些懊惱,但德勱師父反而關心起他行動不便、家裏的浴室是否有無障礙設施?師父的關心,讓正雄覺得窩心,也不自覺紅了眼眶,而師父的用心,正好向志工們展示關懷時應有的細心!

◎陪伴有成 温馨回饋

今年的布展不是展示慈濟志工的活動內容,而是呈現社區關懷據點的長者作品,排滿了一大桌,成果豐碩。裏頭有高齡八十多歲、瀕臨失智的老太太做的紙花吊飾;有嫁入農家種田五十年的客家媳婦畫的禪繞畫;還有中風五年、害羞卻勇敢的老太太剪的春聯……。

新國里是新竹區三年前成立的第一個長者社區關懷據點,志工陳逢春是開國元老,提到她陪伴三年的收獲:「一開始大家都很害羞,有些社區志工剛開始對慈濟的觀感不太好,但三年了,志工對我們不但改觀,現在大家就像家人,每次我們靜思堂有活動,一叫就是滿滿一整個遊覽車,去年靜思堂的浴佛,他們也來排圖騰喔!」

長者們除了展示自己的作品,也攬下了早上場的手語演繹〈因為你、因為我〉。六十歲的汪曾和江來自新港里,和已經往生的先生以前做米粉的生意,在據點成果展區,她拿著自己剪的春聯說:「我五年前中風,醫生說我是急性腦溢血,我左手不方便,就這樣、就壓著,用右手拿剪刀慢慢剪,要比人家多一倍的時間啦!」她今天也拄著拐杖,上臺演繹手語,堅強樂觀的她說:「左手是不太靈活,但是右手沒問題喔!」能陪伴他們,志工也覺得很榮幸!

戴曾梅也是來自新港里的長者,今天也帶了自己存的竹筒來捐款,手語演繹時就站在第一排,接著到了據點成果展區,她拿著自己的禪繞畫笑著說:「我嫁過來種田五十年,拿筆要比拿鋤頭困難多了!」她是閒不下來的客家媳婦,所以現在也還種菜,而每週到關懷據點參加活動也成了她很重要的日常!

◎吃素 開口造福

藍月霞及先生在慈濟志工趙玉葉之邀約下,今天一起來參加歲末祝福。月霞對於慈濟志工遍及全球每個角落幫助落後國家最為感動,她嘆息地說,倘若今日未目睹大藏經影片內容,她還不敢置信現今全球竟還有如此多落後國家需要大家幫助。

師父說吃素是開口造福,月霞信奉一貫道,目前是每日早上及初一、十五茹素。她說要推動家人茹素有一定難度,但自己則發願未來會盡量日日茹素。

之前來參加歲末祝福,但都未能久留的新竹縣議員蔡志環,今天終於克服萬難,全程參與。或許是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她自精舍師父手中拿到福慧紅包時,心中剎時莫名感動!她覺得慈濟真的是在全世界散播愛,政府做不到的,慈濟做了,大家不願做的,慈濟做了,她好感動,所以她會從自己佈施開始做起。看到今日的影片,地球因人類的口慾而深受威脅,她也自許以後能少吃葷就盡量不要吃葷。

◎大哉教育 有志一同

縣政府的外面、縣政五路上有一個「創生巿集」,杮染、在地米、桔醬、素米食、蜂蜜、酸柑茶、原住民音樂推廣、木酢、手工皂、有機蔬菜……好多攤位,幾乎都是年輕人。

這個「地方創生輔導計劃」是中央為了改善日益嚴重的偏鄉及中介城巿人口流失問題所實施的計劃,主要是輔導年輕人或企業回到偏鄉,包括增加就業機會、輔導創業、增加道路設備、安排將來孩子就學等一系列的建設,志工邱俊良表示:「這些年輕人重視生態、觀念環保,所以邀請他們一起來合辦巿集,透過這樣的一個接觸,讓善的力量引起共鳴。」小小一念善種子,期待能生大哉無量法!

圖左 :德勱師父(灰衣右)與德澄師父(灰衣左)在志工陪同下,參觀年輕人為主的地方創生巿集。[攝影者:黃雲姿]
圖右 :一直是竹北安美團隊一員的簡正雄(右四),正熱心地向會眾介紹關懷據點長者的作品。[攝影者:徐兆明]

圖左 :志工陳逢春(右)是陪伴關懷據點長者三年的開國元老,介紹起長者的作品如數家珍。[攝影者:徐兆明]
圖右 :戴曾梅是來自新港里的長者,手語演繹時就站在第一排,表演得好認真。[攝影者:張雅綺]

圖左 :感恩會結束後,藍月霞很讚歎慈濟志工遍及全球,幫助每個角落的落後國家,也很驚訝現今全球竟還有如此多落後國家需要幫助。[攝影者:黃子耘]
圖右 :李素雲(左)和姊姊一進門就趕緊把竹筒倒進聚寶水缸,然後向志工索要一個空的竹筒,因為:「媽媽也要存一個竹筒!」[攝影者:賴郁沁]

圖左 :五年前中風的汪曾和江,在據點成果展區拿著自己的作品說明:「我就用左手壓著,然後用右手拿剪刀慢慢的剪,要比人家多一倍的時間啦!」[攝影者:賴郁沁]
圖右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未減,縣政府門口設置了酒精,進門之後口罩、量體温、梅花座等各種安全措施也成了集會的必要設施了。[攝影者:陳出新]
圖左 :從志工手中接下結緣品的蔡志環(右),是首次全程參與歲末祝福,因為感動,決定以後要儘可能多吃素。[攝影者:陳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