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疫情下歲末祝福 環保茹素祈求平安

疫情下歲末祝福 環保茹素祈求平安

E-mail 列印
2020年慈濟新竹區社區歲末祝福,於12月26及27日在新竹靜思堂舉行,因應國外突然爆發變種新冠病毒疫情,政府訂立防疫新規範,原本規劃的蔬食推廣區全部暫停。志工們緊急更新布置並調整出入動線,以符合新規 範,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防疫滴水不漏 避免人員直接接觸

配合政府滴水不漏政策,志工將防疫區移進大廳並嚴謹規劃動線,消毒、量體溫、戴口罩都要嚴格落實,服裝也由藍天白雲換上旗袍展現人文之美。負責入口的志工楊雅婷表示:「正值疫情嚴重衝擊,人人自危,我們要向天虔誠懺悔向地說感恩,讀書會讓我了解如何縮小自己,包容跟善解要落實於身行,拉近彼此的距離。」

香積福緣組亦緊急作調整,用香積麵與大眾結緣,推廣蔬食護生。為了落實防疫,減少用餐與供餐人員直接接觸,設置取餐供餐窗口並備餐盒放置用長桌。大寮志工曾綉梁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對個人生活有變得稍微不方便,但從愛自己、愛他人的角度想,這是微不足道的。上人開示:『大哉教育益群生』,由個人做起,推己及人。」

◎戒慎面對防疫 虔誠結好緣

因為疫情,新竹人醫會以社會安全為首要考量,包括創世基金會等義診都已經暫緩,人醫會范文勝醫師表示:「未來規劃與訪視組結合,不論是尖石或後山都可以安排醫護一同前往關懷及看診,人醫會醫護人員都需穿戴隔離衣,保護自身也保護民眾。」另范醫師亦呼籲大家:「COVID-19的原宿主為動物,不吃不殺,它的怨恨心就不會那麼大,也能降低病毒的散播性,因此上人要求大家戒慎虔誠並茹素。歲末祝福不在意於人數的多寡,而是要更安全地面對防疫,這樣活動才能圓滿。」

每年歲末祝福都當接待的志工游心謙,原需泡茶、準備茶食跟會眾話家常,因應疫情緊急將食品打包好。心謙表示:「今年幫會眾準備靜思資糧福慧米、餅乾、茯苓膏等,還有上人祝福語,已裝好茶水的乾淨環保杯,讓會眾帶回家飲用較安全。」

◎環保減塑 一筷省水

大愛感恩科技以回收寶特瓶製作成環保織品或日常用品,職工曾琬芸表示:「這些都是透過環保志工和企業家的愛心接力,才能讓愛傳出去,希望會眾看的不是價格而是價值,把愛傳出去把福帶回家,迎接新的一年大家更平安更幸福。」

親子成長班將本月例行性活動安排在歲末祝福日,白慧真老師表示:「是為了讓孩子能見苦知福,明瞭慈濟大藏經,並透過環保分站遊戲,包括學習減塑我超讚、1筷省水及拯救海洋等三議題,希望能把環保概念植入孩子心中。」

親子班長大的孩子林盈璇,目前就讀清大教育系也是慈青,盈璇表示:「當志工與小朋友互動是一種學習,在環保分站遊戲中,印象最深刻的是1筷省水,教育孩子省水愛護地球。教育不僅是課內知識學習,還有生活中各種事物,歲末祝福活動,讓我了解設計教材及規劃課程的重要性。」

分站活動「拯救海洋」,二個大水盆裡有著許多塑膠垃圾,小孩子拿著吊繩努力要勾起水盤裡的塑膠物,擔任隊輔的慈少班學姊陳思瑀說:「我們正在做類似淨灘的活動,它教育我們不可把垃圾丟到海洋裡,那會傷害生態環境。」

◎反轉癌末絕境 發心勸素戒殺

四十歲時被診斷為癌症末期的志工王明永,輾轉至台大醫院三次化療後,醫生告知剩兩個月壽命。絕望下出院,轉求佛法找答案,經出家師父開示後開始茹素及誦藥師經,民國八十八年底回公司上班至今二十二年,懺悔、當志工、行善等是明永的日常生活。

明永表示:「今年初回花蓮精舍當護法,經顏博文執行長向 上人轉述個人經歷,上人交代『茹素多分享』,於是發願分享個人故事一百場,重點為勸素戒殺及行善,已在學校及機關團體分享七十四場,最近還有六場邀約。」

兩天四場的歲末祝福,志工與會眾們虔誠期待來年大家健康又平安。

圖左 :負責入口的志工楊雅婷(右一)表示:「正值疫情嚴重衝擊,人人自危,我們要向天虔誠懺悔向地說感恩。」[攝影者:卓麗貞]
圖右 :大寮志工曾綉梁(左)說明:「為了落實防疫,減少用餐與供餐人員直接接觸,設置取餐供餐窗口並備餐盒放置用長桌。」[攝影者:邱鏸斳]

圖左 :人醫會范文勝醫師表示:「未來規劃與訪視組結合,不論是尖石或後山都可以安排醫護一同前往關懷及看診。」[攝影者:詹憶明]
圖右 :每年歲末祝福都當接待志工的游心謙表示:「把已裝好茶水的乾淨環保杯,讓會眾帶回家飲用較安全。」[攝影者:卓麗貞]

圖左 :大愛感恩科技職工曾琬芸(左)表示:「希望會眾看的不是價格而是價值,把愛傳出去把福帶回家。」[攝影者:詹憶明]
圖右 :在親子班白慧真老師陪伴長大的孩子林盈璇表示:「環保分站遊戲中,印象最深刻的是1筷省水。」。[攝影者:陳小娟]

圖左 :四十歲時被診斷為癌症末期,志工王明永絕望下出院,轉求佛法找答案,至今已二十二年不懈怠。[攝影者:黎文正]
圖右 :上人交代「茹素多分享」,志工王明永於是發願分享個人故事一百場,重點為勸素戒殺及行善。[攝影者:王明永]